脾乃氣血化生之源,脾有“六怕”,平時一定要注意

《黃帝內經》:“脾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

脾乃氣血化生之源,脾有“六怕”,平時一定要注意

後天是指的人出生之後的整個生命過程。

脾為後天之本,是指人在出生之後,所有的生命活動,有賴於後天脾胃攝入營養物質和提供能量。

中醫的脾與現代醫學的脾區別很大,中醫的脾不僅包括了整個消化系統,同時中醫的脾還有以下功能:

脾主運化,指的是脾除了吸收營養物質之外,還通過脾的轉輸營養五臟六腑。

脾還有充養腎精的作用,腎精是人體生長和發育生殖密切相關的物質,腎精得充實,有賴於後天之精的滋養,而後天之精源自於脾胃。

脾胃還是氣血化生之源,指的是運化的水谷精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為氣血營養全身。

脾乃氣血化生之源,脾有“六怕”,平時一定要注意

養護脾胃要注意這六點:

1、脾怕“冷”字

生冷的食物大都有一定的寒氣,

無論是食用冷飲還是生的蔬果,

都容易導致寒氣入體,

而寒氣很容易傷及脾胃,

因此,多食生冷容易導致脾虛。

2、脾怕“溼”字

脾主體內運化,如果身體受到溼邪侵擾,

很容易影響脾的正常功能。

長時間處在潮溼地區亦或是偏愛肥甘厚膩的食物,

容易使得溼邪侵犯脾胃,進而導致脾虛。

脾乃氣血化生之源,脾有“六怕”,平時一定要注意


3、脾怕“靜”字

這裡的靜不是指外界安靜,而是運動量少,

因運動量減少,人體所產生的水氣就不易被排出,

長期積累下,也容易出現脾溼而虛的情況。

4、脾怕“氣”字

都說脾氣,脾氣,一個情緒容易失控的人,

其情緒也容易影響到脾的功能。

此外,過度勞累和憂思過度也會導致脾虛的發生,

因此想要避免脾虛,對於以上行為,應該儘量避免。

脾乃氣血化生之源,脾有“六怕”,平時一定要注意


5、脾怕“過甜”

脾怕過甜,胃怕涼。

甜膩的食物容易在體內轉化為溼氣,

溼則傷脾,因此甜食要少吃。

6、脾怕“撐”字

吃得太飽會加重脾的負荷,

長期如此,容易導致脾虛。

應適當多運動,多吃素,少憂愁等,

這樣才能更好的養護脾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