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椅子讓一種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種精氣神的損失

一張椅子似乎和一種文明之間沒有太多的聯繫,中國唐朝以前的古人都有“跪坐”的習慣,由“跪坐”到“胡坐”,這中間多了一張椅子,但這張椅子讓從第一個朝代夏朝就開始的“跪坐”消亡了,消亡的“跪坐”也讓人們丟失了很多精氣神。

一張椅子讓一種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種精氣神的損失

先來看看什麼是“跪坐”。“跪坐”,古人也稱之為正坐,是人們居坐的一種方式。以兩個膝蓋落地,臀部坐在膝蓋的上面,上半身挺得很直,雙手規規矩矩的放在膝蓋上面,整個人氣質端莊目視前方。“跪坐”主要講究的是內心的思想和身體的狀態和諧的統一,通過這種坐姿來修身養性、提升自我的氣質,從而達到一種神形兼備的狀態。應該說這種坐姿最能體現這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體現人們精神狀態的最佳體現。

一張椅子讓一種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種精氣神的損失

“跪坐”是最能接地氣的表現,試想一下你跪坐在庭院中間,沏上一壺茶,你自然而然的就會感覺到大自然中的一切與你非常近,不自覺的就會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那種坐在椅子上高高在上的感覺。我們現在都是坐在凳子上面,兩隻腳垂直的放下來這種做法其實應該被稱作“胡坐”,是南北朝時代從西域傳過來的。到了唐朝社會,雖然還是以“正坐”為主,但是這種“胡坐”已經在社會上開始流行起來,到宋朝“胡坐”就完全替代了“正坐”。

一張椅子讓一種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種精氣神的損失

我國的古代原本是沒有椅子的,所有的人都是通過“跪坐”進行交談、吃飯、休息等等。有個成語叫促膝而談,也就是說兩個人都是“跪坐”在地上,談到高興之處膝蓋都碰到一起了。“跪坐”是比較恭謹、謙虛的一種坐姿,體現著人與人之間的起碼的尊重,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家庭成員之間利用“跪坐”的話,自然而然讓人與人之間就有一種禮儀的感覺。隨著“胡坐”的普及,椅子自然而然的也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人們也有原先的席地而坐轉變成垂足而坐。

一張椅子讓一種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種精氣神的損失

到唐朝後期正社會風氣日漸墮落,和當時流行的“胡坐”也有著很大的關係。原先傳統的文化被全部衝擊,嚴謹的治學、生活作風也被自由散漫的文化所代替,一張椅子也就改變了對於傳統的“正坐”文化,坐在凳子上翹起二郎腿或者是腳底板對著人的現象也是司空見慣了。

一張椅子讓一種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種精氣神的損失

“胡坐”的主導地位,讓上至皇家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坐到了椅子上面,起居生活的變化影響了建築、社會習俗、生活方式等等的變化,更重要的是也改變了原先嚴謹、謙恭的禮儀的精神氣質,促膝長談等生活習慣也都漸漸的消失了。但是這種的“正坐”文化流傳到了日本和韓國以後,到今天還是成為他們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習慣。

一張椅子讓一種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種精氣神的損失

“跪坐”文化的改變,也讓國人的精神氣質由謙虛、嚴謹、端正、平穩變成了歪斜不定。現代人採用跪姿方式的話,沒幾個人能堅持10分鐘,這種姿勢也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鍛鍊,無形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歷練。採用“跪坐”人的身體變化動作起伏很大,有一種大起大落的生活方式,也就讓人逐漸養成一種果敢、銳利和具有爆發力的性格。現代人都坐在高高的床上或凳子上,這種坐姿的落差沒有了,大起大落的感覺也是消失殆盡。

一張椅子讓一種文明消失?“跪坐”的消亡,是一種精氣神的損失

應該說古人的“跪坐”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精髓,沒了這種“跪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丟了一種精氣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