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英:寧讓生命透支 不讓使命欠賬

劉丹竹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

一邊是天山北麓的“戈壁明珠”石河子市,一邊是遼寧半島的“渤海明珠”大連市,他用一顆共產黨員的赤誠之心將原本千里之遙的兩地緊緊連在一起,用他擅長的科學技術助力企業升級發展,為邊疆發展建設貢獻力量,他就是遼寧第一批援疆幹部之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李世英。

2011年初,李世英響應中科院黨組援疆號召,義無反顧背起行囊,跟隨遼寧援疆大軍,從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出發,前往石河子市,擔任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此時的天業集團,正處於求新謀變的企業轉型關鍵期。傳統的產業鏈成為遏制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只有搶先調整產業結構,並進一步延長化工產業鏈,方能在競爭激烈的國內石化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面對企業發展需求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李世英首先把開展企業前沿項目的調研作為工作切入點,全力攻克企業技術難關。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帶領工人成功打通電石爐尾氣高濃度CO變換技術技術的全工藝流程。2012年,順利建成5萬噸乙二醇和3萬噸BDO生產線,生產出合格產品。2014年,天業集團又接連25萬噸乙二醇和20萬噸1-4丁二醇相繼順利投產,助力天業集團率先走出一條綠色升級發展之路。

2014年,李世英擔任了天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肩負了更大責任的他,為了尋求企業發展資源儲備地,開始了新一輪開拓征程。他成功推進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天業集團催化中心技術合作,簽訂了全面技術合作協議,合作設立“產業技術轉移中心”,建立“催化聯合研發中心”,研發新的合作項目。2018年,李世英主動擔任百萬噸乙醇及其下游系列產品開發的項目負責人,他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最新技術引入到天業集團,當年11月13日,天業集團與大連化物所成功簽訂120萬噸合成氣制乙醇項目一期6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專利技術實施許可合同,標誌著遼寧省的技術援疆工作落地生根,該項目落地後,將極大地提升新疆化工產業鏈的水平。2019年,他積極促成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新疆天業合作建立石河子遼疆工業研究院,這一舉措將推動兩地合作達到新的高度。

遼寧對口援疆人才的期限為一年半,援疆幹部換了一批又一批,李世英卻始終堅守不動,每每有返鄉機會,難以割捨的邊疆和魂牽夢繞的故鄉就成了心中難以抉擇的難題。從2011年到2020年,這名來自遼寧的援疆幹部連續5次申請援疆延期,像釘子一樣紮根在了新疆。

李世英常常說:“兵團人民的拼搏精神時時刻刻感染著我,那團結、拼搏、奉獻、創新的精神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兵團為什麼會取得今天的成就。這種精神、這種文化,使我熱愛上了這片土地,我要把對祖國的愛、對家庭的愛延伸到邊疆各族人民的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