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頭條,從國慶七十週年開始

我的頭條,從國慶七十週年開始

初識頭條,是在春節假期,看了很多房車旅遊的視頻 ,曾經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開著房車去旅遊。雖然目前看來,還只是停留在夢想階段,但是看別人的房車生活真實地展現在面前,竟然生出一種同遊的小確幸。

開始關注的領域有旅遊、三農、美食等方面。賬號有:8090房車環遊;一個人窮遊中國;布衣小童、西北小強、程序小妞、牛不啦、農村四哥、泥土的清香等等。尤其看到一些新賬號的粉絲一點點漲上來,覺得很喜歡這種短視頻,比抖音涵蓋內容更豐富。

漸漸地,很多賬號開始帶貨內心有些抗拒,尤其中秋以後,突然覺得很乏味。也為自己將大把時間浪費掉覺得內心有愧。就想做一些改變,恰好看到頭條上面,有人在發[慧眼識才]拉新活動,就嘗試著註冊,通過了身份認證等。

9月30日,在頭條發了第一篇文章,閱讀僅89,內心的沮喪不言而喻。10月1日晚上,又發了一篇關於張泉靈微博的內容,沒想到20:44發出,23:21閱讀量1874,臨睡前的0:01分,由於系統加推,幾十分鐘時間,閱讀量暴漲到9753,遠遠超出我的預期。

第二天早上九點達到5萬閱讀量,晚上漲到8.1萬,說實話看到第一次數據1874,我心裡覺得5000閱讀量就是一大關,沒想到竟然8.1萬封頂。因為,從十一當天的微博熱搜來看,張泉靈的微博並非搶眼的話題,沒料到頭條閱讀反響不俗。

假日期間,我又寫了李谷一、張藝謀兩篇與國慶有關的內容,也都得到系統推薦。因為對後臺不熟悉,雖然中間也出了一些小差錯,經常返工,但是最終都發布成功。自己也得出一個結論:頭條不管是身份審核,還是文章、視頻審核,都非常嚴格。

很多人都說頭條的紅利期已過,尤其目前短視頻大V已成規模化、批量化,對喜歡文字的人來說,頭條收益本身就受限,但是我還是義無反顧的入駐。原因無它,不想讓自己渾渾噩噩每天只看視頻度日,做點喜歡的事情,讓愛好有目標的縱深發展,總歸要比每天泡劇、看視頻浪費大量的空閒時間更有意義吧。

都說路是自己走出來的,頭條不存在冷門領域,也不會有永遠的熱門,優質化、專業化應該是頭條的方向。自己的頭條之路才剛剛開始,希望將來自己會無愧於心地說——我在頭條的努力沒有白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