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张勇?接棒20000亿的阿里?

为什么,是张勇?接棒20000亿的阿里?

张勇,男,1972年出生。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同时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董事,阿里巴巴合伙人创始成员。

2015年5月张勇兼任银泰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2015年9月兼任阿里体育集团董事长。

2017年1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发布全员公开信宣布多项组织结构调整。

2018年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发出公开信,宣布在2019年9月10日,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张勇接任。

如同专注于公益事业的李嘉诚和“痴迷”探险的王石一般,“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也交出了接力棒,成为了“马老师”,而接下接力棒的,是被马云称作“合伙人机制下人材梯队中的杰出商业领袖”——张勇。

不少网友在默默祝福"悔创阿里杰克马"终于卸下重担,遵循自己的内心去追寻自己的教师和公益梦的同时,也好奇发问,这位张勇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马云在众多“阿里人”中偏偏选定他来接棒?

马云在公开信中高度评价张勇:

“在担任CEO的3年多中,张勇以卓越的商业才华、坚定沉着的领导力、超级计算机一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带领阿里巴巴取得了长远发展,连续13个季度实现阿里巴巴业绩健康持续增长,已经证明自己是中国最出色的CEO;

他和他的团队已经赢得了客户、员工和股东们的信任和支持。我对阿里巴巴的年轻一代充满信心!

更因为他的战略格局和组织文化传承上的担当,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是马云与阿里巴巴合伙人群体现在最正确的决定。”马云说。

为什么,是张勇?接棒20000亿的阿里?

马云之所以对张勇和他的团队“充满信心”,源于张勇自加入阿里巴巴以来所一直展现的洞察世代变化的能力和长远的战略格局,与他给阿里巴巴所带来的关键性变革。

天猫是张勇首次创业的成果,

“双11”是他的创造

从2007年入职至今,张勇已经在阿里工作了11年之久,说来也算的是一个实打实的“老阿里人”。

张勇曾说,“本质上我是个不太安分的人,阿里让我找到了真我。”在2007年8月之前,张勇还没有“逍遥子”这个名字,财务出身的他曾在盛大网络任副总裁和首席财务官,再往前他从事的也都是与财务相关的工作。

为什么,是张勇?接棒20000亿的阿里?

2007年8月,机缘巧合下,张勇加入淘宝,张勇在加入淘宝网后,曾有一段时间兼任过淘宝的COO。2008年,出于对B2C电商发展前景的看好,淘宝推出了一个新项目——淘宝商城,也就是后来的天猫。

不过,这一项目的发展并未朝着计划中的“轨迹”发展,更是一度偏离赛道。项目负责人纷纷离职,团队人心涣散,没有“主心骨”的淘宝商城像是有个没人养的孩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009年3月,当时兼任淘宝的COO的张勇接手淘宝商城,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做起了业务。

为了打造淘宝商城这个品牌,张勇和团队挑中了11月11日这一天,举行了一场促销活动。

“双11”,一经推出即成为现象级商业盛事,伴随着当年5200万的成交额,人们开始认识了这个全新的B2C平台。这一凝聚和调动全球商业力量的标杆迄今难有后来者超越。

此外,为了淘宝更为长远稳定发展,他重新设计了淘宝的商业模式,随后力主举全集团之力“All in无线”,使手机淘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商平台。

为什么,是张勇?接棒20000亿的阿里?

在诸多方面,张勇改变了阿里巴巴

让“大象起舞”,没有长远的战略格局是做不到的。

在张勇的带领下,阿里巴巴早已超越了电子商务公司,蜕变为以大数据为驱动,以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为场景的数字经济体,服务于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和数千万的中小企业,深刻影响和塑造着未来商业。

从桌上的阿里巴巴,到变成移动的阿里巴巴,并成为了线下和线下相结合的阿里巴巴,张勇的格局远不止于此。

除了对阿里巴巴的创新外,张勇还主导投资了苏宁、银泰,打造新零售标杆盒马,入股高鑫零售,收购饿了么,和星巴克等一系列国际品牌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使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成为2017年以来的全球商业关键词和重要趋势。而众多阿里带给零售界的巨大变化,背后都有张勇的身影。

也许,对于阿里来说,如果马云是精神领袖,那张勇可能就是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从一开始被视做浓浓职业经理人气质的阿里高管,到如今阿里人口中的“在高速路上换引擎的人”,连马云后来都说:“说来惭愧,我以前经常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而逍遥子是CFO出身。”张勇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

“睡觉也得睁着眼,最怕的是独孤求败”

“你必须时刻醒着,睡觉也得睁着眼睛,你必须不断去学习、创新。最怕的是独孤求败,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可以被超越的,”张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这样描述阿里现在的状态。从电商、支付宝到云计算、物流......再到当今被谈及的“新零售”,阿里做得事情越来越多,抓住主线,懂得取舍就变得很重要。

“我们业务也算还不错,我们也不缺钱,听上去啥都能干,但是有什么事情不能干的,这是我们今天站在我这个层面考虑比较多的问题,什么事情不可为的。”张勇曾在湖畔大学授课中这样说道。

作为阿里巴巴经济体的建设者和驱动者,张勇对阿里巴巴使命的定义是,“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为什么,是张勇?接棒20000亿的阿里?

张勇曾提出:

“阿里巴巴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GMV达1万亿美元,远景目标是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1000万盈利小企业、创造1亿就业机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互联网产品迭代的基本特征,也是互联网巨头踏上捕捉下一个“十年”的征途。从张勇的过往经历来看,他所具备的洞察世代变化的能力与长远的战略格局,是否能带领阿里“化鲲为鹏”,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