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洋退赛:按自己的意愿活着,真爽

“自问自答实验室”栏目创立的初衷是:人终究会在成长过程中发现这个世界美好、丑陋、矛盾的一面,内心积压的“为什么”越来越多,外界对此回答不了,不妨试着独自去寻找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的方法,将注意力聚焦到自己身上。我想,答案会自然流露。

昨晚,我熬夜看完《脱口秀大会》最新一期,能进半决赛的都是我特别喜欢的脱口秀演员,尤其是思文和晓卉。我本以为七进三半决赛,博洋、思文、晓卉能凭实力进入决赛,但博洋在第一轮主题脱口秀结束后就表示无论最终票数多与少,他都不再继续参与后续的比拼。

#张博洋退赛#这个话题也因此上了微博热搜。

我记得前八期节目,博洋就上了三期,其中两期拿到“爆梗王”,三期加起来总票数轻松进入半决赛。别的脱口秀演员想尽一切办法在开放麦环节脱颖而出,拼尽全力争取获得三位领笑员拍灯加分,他却跟着内心的节奏走,只写自己觉得可以能的主题,写不出来或者不感兴趣的主题就放弃。

甚至在台上,博洋的动作表情亦呈现出一副“无所谓”、“松散”的态度,两次瘫坐在“爆梗王”宝座这个细节还被卡姆编进段子里,让人印象深刻。

晋级赛的时候大家都绷得很紧,唯独博洋相对轻松,半决赛的时候大家都开始放松心态去表达,博洋就更放飞自我,讲了一个跟主题关联度不高的段子,我听他更像是跟观众分享他无厘头的生活细节,最终引出他退赛的真实想法:

他说他按照主题真的写不出段子了,因为他的所有的创作都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这种状态导致他无法为了一个喜剧节目,而放弃生活本身的快乐。

作为同样跟文字打交道的我,看到博洋这番话,我觉得他的选择是对的。为什么只上了三期节目,分数普遍都很高,因为内容质量高,观众听出了诚意,而不是迎合。

我不是说其他脱口秀演员是在迎合,但大部分脱口秀演员对比赛成绩的重视超过了对自身内容质量输出的要求。能听出有些段子并不好笑,但他们写得绞尽脑汁。

我想,看《脱口秀大会》其实也是在剖修我们的生活。

我们都想成为建国、呼兰那样的精英人才,凭实力开挂。但看到建国能高频度输出高质量的内容,呼兰因为热爱脱口秀工作之余还挤时间凝练稿子观点,每天只睡几小时,状态持续在线。

大多数人除了佩服,剩下的只有“臣妾做不到”。既然复制不了别人的狠劲,也舍不得对自己狠,那就不要舒服地躺着,然后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既然大多数人达到建国和呼兰那样的高度,能保持对脱口秀的热爱,又能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实力没到位时,请自觉并勇敢地将自己放置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中。

上一季的“脱口秀大王”庞博和“脱口秀女王”思文在这一季比赛中发挥起起伏伏,这都像极了我们的生活。获得了观众的肯定,意味着基准线和期待值更高,创作要付出的时间和诚意更多,稍微松懈就得承受赤裸裸的垫底排名。哪怕只是学生时代拿到的一次满分、在大学社团竞选主席成功,或者工作两年升职加薪带团队,这都是我们人生过程中阶段性的小成功,是另一个阶段的起点,是时刻提醒我们不能松懈、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的信号。

越长大越觉得生活好像缺点意思,被迫活在父母、领导、同事的期待里,被贴上了一个“只要有你在我就很安心”的标签,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毁掉一个人的源头。

所以,我觉得博洋退赛是按自己的意愿活着的表现。

我太喜欢这种生活态度,因为作为同样活在别人期待中的我,前段时间的创作遇到了极大的瓶颈,虽然我得到了还不错的稿酬,但我的生活节奏被严重打乱,创作理念被深埋,只能用颓废的躯壳去接纳与我初衷相违背的想法。

我的身心发生了一次地震,原本的世界观坍塌,灾后重建的过程让我越来越明白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最害怕别人对我有期待,当我把过往案例发给客户时,他们就觉得稳了,进而希望我能扛起大旗,在刚孵化不久的新平台创作一篇10万+爆款文章,瞬间打响知名度。

当我在屏幕这端看着客户用文字表达滔滔不绝的喜悦,以及开始描绘打响平台知名度后的蓝图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好害怕,连你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给我就拔高了期待?如果我能在刚孵化不久的新平台就创作一篇10万+爆款文章,那我就建了一个新平台,天天给自己写10万+,还用得着去做项目吗?

不仅是客户,就连身边的家人、朋友,都似乎很喜欢拔高对我的期待值。我越来越不喜欢去社交,因为社交要简单地介绍自己,当我说“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主要是通过做内容获得稿费养活自己。”

这时候,总会引来很多好奇的疑问:

  • 那你文笔一定很好,是不是中文系毕业的呀?
  • 你的文章都发布在那些平台?推荐给我学习学习呗。
  • 像你们这些写过10万+的写手,收入是不是普遍很高?
  • 你的变现模式有哪些?只是写稿?
  • 有没有想过开工作室圈一波写手,你自己赚中间差价?

我非常厌烦这种问题,甚至觉得提问的人能不能给我一点私人空间?我随便回答,会迎来新一波的追问,我认真回答,又换来对方苦口婆心给的建议,很想反驳,但又觉得还是不要惹事,别人的建议听听就好,最终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下去。

可是,这种声音听多了,自己也会不自觉陷入他们的逻辑中,内心似乎变得没那么坚定。譬如:20岁的时候,我们坚持结婚一定要嫁给爱情,等不到最合适的就单身,不将就。

毕业几年后,身边的朋友陆续结婚生娃,好久不回家,回家就被父母和亲戚催着谈恋爱结婚,最可怕的是那些身边那些年纪差不多的单身或者热恋中的朋友会告诉你:

  • 找个差不多的对象就得了,不然就变成“老姑婆”。
  • 世界上哪有完美的对象,有些事情忍忍就过去了。
  • 到了30岁还没结婚,身边的人都会以为你有问题。
  • 身边的朋友都结婚了,自己还单身,突然觉得好孤单。

真正能理直气壮地“做自己”的人,少之又少。从小到大,我们听到的建议太多,以至于淹没了我们内心真正的声音。毕竟,给建议人也只是浪费点唇舌,他们像极了不负责任的商家,当你把他的建议听进去,后续发生的事情一概不负责,甚至坚持自己的建议是对的,只是你的做法出了问题,怪你没有按照他的思路走。

好,那我们选择性屏蔽身边亲朋好友的建议,甚至从原生家庭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活成独立的自我,那么问题又来了:你真的能对自己负责吗?你真的有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吗?

是跟随社会大多数人的步伐匍匐前进?还是跟从自己的内心,在诸多选择中匹配最适合自己的,哪怕在别人看来是不值得的道路?

博洋提出退赛,嘉宾都希望他再坚持坚持,毕竟,他离决赛就差一点带你,像极了我们对父母说“我跟他谈不下去了”,父母揪着我们的手臂说“再坚持一下,都要结婚了”。这种“以大局为重的牺牲小我”的热血场景,咋听感觉是我们不识大体,实际上不就是一种道德绑架吗?

很多人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愿活着,但又不得不向父母、职场、金钱、伴侣低头,他们觉得这是逼不得已,我却觉得这是人们想要的太多,太贪心了。想要自由、想要父母不加管制、想要舒服地赚钱、想坚持自我、想结婚的对象无条件理解自己。

这都是可以的。前提是要问自己:我有这个能力维持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吗?如果有,那你可以大胆地去追求更多,如果没有,那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人生很短,时间很贵,偶尔给生活按暂停键,给忙碌的自己放个假,想想自己真的需要拥有这么多吗?丢掉那些外在的华丽,直面内心的真实想法,有那么难吗?你连自己都不懂,又拿什么去探索这个复杂的世界呢?

希望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丢掉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