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如何用區塊鏈解鎖可持續的流量新玩法

摘要: 水大魚大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流量2.0”或將成為流量突圍的良方。 “后疫情”时代,如何用区块链解锁可持续的流量新玩法

文 | Nancy 編輯 | Tanya 出品 | PANews

“支付交易總額超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4800萬人”,不久前,新晉帶貨主播羅永浩在抖音首場直播帶貨秀上證明了自己作為“第一代網紅”的流量實力。

羅永浩“交個朋友”或成導火索,直播帶貨的“戰火”一觸即發。拼多多在4月緊急招募第一批MCN機構,抖音和快手爭搶頭部主播,淘寶直播則有點一旁觀火的架勢,畢竟自帶先發優勢,2019年淘寶直播的GMV(成交總額)已超過2000億元。

這場直播大戰背後,還是流量之爭。背靠微信巨大的流量導流,拼多多在流量上或稍有懈怠。抖音最早給淘寶直播導流,而今自立山頭,也被媒體曝出要逐漸屏蔽淘寶鏈接。

當然除了直播電商,還有社交電商,相信疫情以來,你的朋友圈一定也增加了幾位“微商”,不是被刷屏就是被拉入“xx內購群”。從白領到企業中層,疫情影響下,他們也被迫“下場拉客”幫平臺和品牌搶奪末端流量。

新鮮過後,用戶的關注度還能保持多久,老羅後期的直播關注直接腰斬,尤其是疫情之後,線上的流量將有新的變化。《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說:“是的,危機終將過去,我們大多數人會倖免於難——但是我們生活的世界將不再一樣。

“後疫情”時代,該怎樣解鎖一個可持續的流量新玩法?

“后疫情”时代,如何用区块链解锁可持续的流量新玩法

流量賽道,待上一層樓

流量巨頭、流量獨角獸、流量明星、流量變現、流量思維、流量擔當......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看到無處不在的概念都被打上了流量標籤,這個詞似乎已成為完美的核心指標,甚至在互聯網行業還有一個這樣的公式:用戶=流量=GMV。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帶來了網絡流量爆發式增長。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移動互聯網流量在去年同期增長129.1%的基礎上再增長39.3%。疫情影響下的經濟“寒冬”中,以李佳琦、羅永浩、薇婭為代表的私域流量已然成為當下品牌企業爭相搶奪的救命稻草。據近期發佈的《私域流量白皮書》數據顯示,部分在年前部署私域流量的企業,反而疫情期間業務增長了200%。

線上流量暴增,帶來了機遇,也暗藏了不少危機。

對於用戶而言,個人數據安全和隱私權早已在商業世界的流量面前淪為炮灰,例如在疫情期間走紅的在線會議工具Zoom,被爆出其App在安裝以及每次打開和關閉時,會向Facebook發送部分個人信息。遊戲公司任天堂在4月以來被黑客入侵,盜取了16萬賬戶信息。就連中國多家銀行用戶的賬戶信息都被洩露,在海外暗網售賣。

此外,用戶在平臺上是真金白銀的投入者,很少能享受到平臺從品牌方處獲得的收益。來了就是要真金白銀買家,怎是交朋友呢?

而不少商家為了獲取流量,還想出了“恐嚇式獲客“、”免費誘餌獲客“、“偽裝式獲客“等另類招數,真可謂防不勝防。例如清理軟件,一般的用戶看到“內存已滿”之類的消息時,會下意識地立馬下載,但實際上手機並沒有任何問題,可想而出其中的轉化率有多高。

但商家也是苦不堪言,高昂的推廣成本卻難以獲得真正的流量和轉化率,平臺方提供的數據真實性無法保證。例如,“深圳創業青年”的品牌主曾在其個人公號發表控訴文章稱,他在一位粉絲量高達380萬的網紅上做新媒體推廣投放,產品視頻點擊量為353萬,但看似圓滿背後他的店鋪卻訪客寥寥,交易量更是悲慘的0。

明知竭澤而漁,還在飲鴆止渴,私域流量爆火背後的數據造假、惡意挖掘用戶數據等問題仍未得到有效緩解,反而讓更多人費盡心思地挖掘下一處的流量紅海,但這終非長久之計。

一方面,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平臺流量的真實性也逐漸讓人生疑。如果模式合理,存在高質量的流量嗎?用戶隱私數據的保護與使用的關係如何把握?一些諸如“用戶數據的自我主權”、“流量高精準轉化”的概念值得去發展嗎?筆者發現,已有互聯網企業在探索。

例如一個名為MDUKEY的平臺,其創始團隊對下一代流量的理解表達為“交易自己的流量”,核心概念認為,用戶數據的定價權、交易權、甚至是交易收益都應該為用戶所有,這才符合新的互聯網市場運作邏輯,這才是下一代流量場景的雛形。

MDUKEY將新的流量場景設計為,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將隱私、安全性、透明度和個人權利轉變為數字身份,購買流量的品牌方與用戶之間呈現平等的“點對點交易”關係,並且不會受到平臺可能存在的惡意操控。MDUKEY推出了“流量 2.0(Traffic 2.0)”概念,不同於“流量 1.0” 完全由平臺方掌控流量環境的模式,“流量2.0”給出了很多新的內容,例如數據營銷“分佈式mapping”機制,就是一種讓用戶與品牌方之間深度互動並高度匹配的機制。

並且在“流量 2.0”的模式中,由於數據一直由用戶自己掌握,MDUKEY的平臺流量具備高真實性。甚至當私域流量也加入進來時,品牌方各給KOL和平臺提供50%的費用,KOL在自己所得的基礎上給平臺10%,平臺可將自己所得分給用戶。

“后疫情”时代,如何用区块链解锁可持续的流量新玩法

這樣的話,無論是平臺、KOL還是用戶都得到了收益,且品牌方也得到了真實的數據。在MduKey看來,讓每個人擁有自己的個人數據完整所有權、定價權、交易權是打造流量真實性的基礎和核心。

總體而言,MDUKEY作為意欲打造新的流量願景的底層技術,在保護用戶數據的前提下歸還每個人的數據完整權利和利益,讓真正的流量價值和收益迴歸每一個創造流量的個人。

“后疫情”时代,如何用区块链解锁可持续的流量新玩法

普通人也能一鍵使用的區塊鏈應用

要實現這樣的功能,在技術使用上,MDUKEY借鑑並結合了成熟的互聯網產品和開源區塊鏈技術。

在技術實現上,MDUKEY的整體底層框架與技術基礎來源於全球最早的區塊鏈團隊之一COSMOS。原因在於被稱為“區塊鏈互聯網”COSMOS網絡,是一個全新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有著更好的擴展性和交互性,很好的改善了區塊鏈互相孤立,各鏈之間無法互聯互通,每秒只能處理少量任務的困境。

在產品設計上MDUKEY沿用了市場和用戶容易接受的互聯網結合的產品邏輯,讓用戶在低緯度感知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優勢的情況下,能更好的使用產品保護個人數據和使用個人權利。

在現有市場的整體情況,區塊鏈技術功能的普及、產品的交互能力都不足以落地和支撐所謂的“公鏈”+“Dapp”+“Token 模型”的傳統邏輯。基於“流量 2.0”的理念,MDUKEY推出首個實現願景落地的應用——MOBOX。

MOBOX陌盒是一款用戶可以自主交易流量並拿到交易收益的平臺類產品,其核心功能是用戶自主的託管與交易mapping,同時建立了海量的中小企業體量的APP合作矩陣。用戶通過在平臺上傳個人數據,從而在平臺獲得數字身份,並將決定個人數據歷次的交易,最終獲得交易的收益。

陌盒可使個人數據在流動過程中的利益分配最大化,將數據收益權“歸還”至數據的法定擁有人。筆者將陌盒理解為一個“陌生的盒子”,在這個盒子中,有流量購買需求的品牌方與流量售賣需求的自主上傳數據的個人,形成一種交易關係,交易形成之後,品牌方得到了流量轉化的商業價值,個人拿到了授權高質量個人數據的收益。

除以上的創新之外,MOBOX陌盒在產品與技術的交互上也下了一番心思。絕大多數的區塊鏈應用落地很難打動用戶,其中比較現實一點的是,傳統的互聯網用戶根本無心踏過區塊鏈技術的門檻,不願去進行分佈式技術的操作。

在陌盒的產品端上,內部用戶個人無需使用或者支付任何MDU作為數據託管交互的介質,MOBOX將直接為用戶支付此費用和交互必要介質的動作給MduKey。MOBOX 陌盒同時擁有媲美歐洲個人資料訪問平臺DIGI.Me 的個人數據隱私保護和託管機制,完全實現用戶自主可控。

同樣,在MOBOX 產品邏輯中的品牌方(即數據交互端口),傳統互聯網行業也無需擔憂究竟是傳統公鏈的to B邏輯還是聯盟鏈的to B邏輯。MOBOX將此部分的技術與交互費用統一的處理,傳統互聯網行業的應用可以真正做到“一鍵”體驗區塊鏈技術,且真正的數據交互。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MOBOX可以說是一個很好進入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重要入口,能真正意義上理解產品本身和底層技術帶來的好處。

“后疫情”时代,如何用区块链解锁可持续的流量新玩法

五大保障機制:重現真正的價值投資

如果說,“流量為王”是互聯網的法則的話,那麼“Token經濟模型”可以類比互聯網經濟中的“流量模型”。原因在於互聯網和區塊鏈擁有一個共同特徵,它們都是一套複雜的體系,而非單一的技術要素,因此可能發展成一套新的經濟模型。

譬如大多數投資用戶一直所迷惑的一點是,一個項目明明有很大升值空間,但是網絡Token的單價卻時不時下滑,這便是項目在創建之初就不曾設計一個長期穩健的經濟模型的體現。MDUKEY設計了回購、銷燬、⻅證人獎勵、共識和價值投資機制五大價格保障機制,在項目逐漸打開市場的同時,這五套機制將有效保護投資人的利益,在二級市場中呈現出一個健康的Token經濟模型。

縱觀市場上絕大部分項目,由於缺乏較好的價格保障機制,引發Token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無法保障長期投資者利益,導致項目難以持續穩定發展。

首先是回購,在美股市場,股票回購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制度。過去十年,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中,大量的美股上市公司發債回購股票推高股價。從美股近十年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它們已成為美股十年牛市的重要推動力量。數據顯示,從2009年初到2019年底,美股標普500指數累計漲幅高達290%年化收益率14.6%,納斯達克指數累計漲幅約508%年化收益率更是高達19.8%。同樣,傳統二級市場法則也適用於數字貨幣二級市場。例如,火幣、幣安拿出部分收入或利潤用於回購平臺幣,造成通貨緊縮效應,刺激幣價升值。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是,MDUKEY選擇更大力度的回購機制,每累積 100 萬元人⺠幣的收益,將50%-100%支付給MDUKEY作為技術支持費用。MDUKEY將此全部收入用於二級市場回購MDU(有效期為18個月),預計回購總和在2億元人⺠幣以上。

其次是銷燬,在數字貨幣二級市場,OKEx和火幣選擇銷燬平臺幣來維持幣價,並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正如本節開頭所提出的,項目在創建之初就不曾設計一個長期穩健的經濟模型,Token經濟模型主要體現在流通量與價格漲跌上。項目順利發展、項目市值上升、二級市場隨之出現拋售現象,因此Token的流通量會增加,MDUKEY引入了銷燬機制。當每 1000 位用戶數據託管時,MDUKEY將主動銷燬未流通token總量的0.1%,每三個月銷燬總量不超過5%(有效期為18個月,每6個月為一次銷燬節點)。

第三層獎勵機制可以參照DPoS,在DPoS共識機制中,採用了見證人激勵的共識算法,當用戶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投票”操作,選擇“見證人”(指他們信任的其他用戶來作為交易驗證者),並且投票靠前的見證人將會獲得驗證交易的權利,擁有了驗證交易的權利即可獲得出塊獎勵。在MDUKEY中,持倉前100 的 MDU 投資人可作為見證人享受獎勵,此激勵機制將在陌盒產生收益的第一個月實施。

在數字貨幣市場中,有一種作惡的成本很低,收益卻很高的行為叫砸盤套現。通常項目方改變白皮書約定,向交易所轉入巨量代幣後甩手走人,任由項目自生自滅。為了減少投資者擔憂,MDUKEY引入了共識機制,每個月只向交易所提供不超過200萬個Token(約1%),但僅當有足夠Token來自於流通市場用於Staking時,方可進行(有效期6個月)。

當然最重要的是價值投資。現金分紅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也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一種重要方式,它有利於促進投資者由“短期投機”轉向“長期價值投資”。為此,MDUKEY也設計了價值投資機制,MOBOX陌盒上市後MDU持倉排名前100的投資人可以置換等價值的上市公司股份。

MDUKEY希望通過這五大價格保障機制來重新建立市場對優質項目的信心,讓行業內重現真正的“價值投資”,而不是“價格投機”。據MDUKEY預測,在此價格保障機制的正常運作及整體市場無大幅度波動的前提下,未來18個月MDU的預計價值升值在10倍以上。如若整體市場向好,MDU預計升值在20-140 倍之間。若市場整體向下,則預計升值在 3-10 倍之間。

未來,MOBOX會著重關注純技術的延伸和迭代,特別是在個人數據託管、交互層面、去中心化的數據報價中心(防止差異化定價)和去中心的數據交易協議等。同時,還將和更多類似幣安公鏈、火幣公鏈或者OK公鏈等主流公鏈達成合作,讓MOBOX 上多維度的用戶可通過BNB、OKB、HT 等更好的體驗產品,且MOBOX也能結合給各條公鏈代入真實的流量。

水大魚大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但MDUKEY的“流量2.0”或將成為流量突圍的良方。

作者:PANews;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凡“得得號”文章,原創性和內容的真實性由投稿人保證,如果稿件因抄襲、作假等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由投稿人本人負責得得號平臺發佈文章,如有侵權、違規及其他不當言論內容,請廣大讀者監督,一經證實,平臺會立即下線。如遇文章內容問題,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