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暴脾氣、輸不起...小妮子的“逆商”培養手記

妮子六歲,新得一稱號——小河豚。

河豚被戳一下,瞬間爆炸成一個刺兒球,這反應用來形容妮子太貼切不過了。


玻璃心、暴脾氣、輸不起...小妮子的“逆商”培養手記


玩得正嗨被叫吃飯,立馬不高興地皺眉嘟嘴掛下臉來;一起玩飛行棋,眼看著落後一截就要輸的當頭,能氣得甩手就走叫也不應聲;最頻繁發作的要數做作業了,珠心算速度跟不上了要跟自己生氣,剛學的英文單詞被提問不記得就氣急敗壞地跳腳;硬筆書法擦寫好幾次還寫不好,能馬上哭出來。

嘿!這暴脾氣。

還真有點像我。

玻璃心、暴脾氣、輸不起...小妮子的“逆商”培養手記


說是脾氣壞,毋寧說是自尊心強、抗挫折能力差、玻璃敏感心。有時候,還有些自我要求過高的求全責備。

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人類心理發展的普遍共性。能順利度過這一階段的兒童會發展出健全的人格,不能走出這一階段則會一直帶有這種性格印記。

這個時候,總要感嘆,做父母可真難吶。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思想和自主意識,以鼓勵和讚美為主,孩子難免過於自我,且抗挫折能力弱;如果讓孩子過多暴露在打壓和權威的環境中,孩子又容易過於乖順而不能充分發展自我。

中間這個“度”,實在太難拿捏了。

玻璃心、暴脾氣、輸不起...小妮子的“逆商”培養手記

曾經讀到過一篇文章,說擁有一對善解人意的父母和一個完美無缺的幸福童年對於孩子而言,或許並非幸事。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被過度關愛的環境中,一旦進入真實社會,會非常難以適應。

這太讓我感同身受了。以“愛和自由”為基調的西方育兒理論的薰陶下,再加上妮子爸爸的心理學背景,小妮子從小就得到超乎同齡孩子的關注、理解和愛護。她的情緒常常能被我們很好地“看見”與接納。這種接納因為並不容易而顯得彌足珍貴,因為只有內心真正強大的父母,才能夠成為孩子的情緒容器,很好地理解和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並予以正確的引導,給足孩子安全感和同理心。

但不得不承認,被足夠“看見”的孩子,很容易走入另一個誤區,那就是“我的所有情緒都是正當的,都是應當被理解和接納的”,尤其是當孩子逐漸長大,這種任性往往便引導她走向一個負面情緒氾濫的歧途。

當父母的極限受到挑戰,也難免會有失控的場面。因為孩子的失控太容易引起我們內心的投射了。當妮子因為做作業不順利而發脾氣的時候,我也會有一股無名之火在內心湧起。

因為無能引發的憤怒,是每個人都不願面對的。


玻璃心、暴脾氣、輸不起...小妮子的“逆商”培養手記


如果此刻來一番大道理,準能引發一場聲勢浩大的血案。那些孩子早已聽膩的說辭,並不能讓她此刻的怒火消解一些。反而,她只是眼淚汪汪地走過來,想要尋求一個溫柔的擁抱。

當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怒火中燒的時刻,孩子們只想要證明自己仍然是值得被愛的。對無條件的愛的索取,是人類永恆的追索和共性。


玻璃心、暴脾氣、輸不起...小妮子的“逆商”培養手記


不能放任,還是得敲打敲打才好。對於不合理的情緒,一味地順應和接納,只會讓孩子沉浸甚至享受在負面情緒中走不出,而且往往也會超出父母的心理負荷。

曾經,小妮子喜歡舞蹈,報名了少年宮的舞蹈課。老師太嚴厲,練基本功會要求做到標準,劈叉劈不下去老師會輕輕用腳幫忙壓,妮子疼得眼淚在眼眶打轉,跟我們說不想再學要放棄;

後來喜歡數學,報名了珠心算,學到後來跟不上計算的速度,妮子會急得淚眼汪汪,一聽到珠心算又佈置了新的APP作業就會焦慮,巴巴地求著我們不要再學了;

現在又喜歡寫字,報名了硬筆書法,一開始簡單的筆畫和漢字寫得得心應手,每天都會得到老師的表揚和滿額的小星星,後來難度加大很費力也寫不好,於是跟自己生悶氣,每天都問我學到什麼時候結束。


硬筆書法網課還有10天,妮子一大早就做好倒計時錶,過來找我幫忙寫“我就自由了”幾個字,-_-||▼


玻璃心、暴脾氣、輸不起...小妮子的“逆商”培養手記


到底怎麼辦?

我們商量著,還是不能停,至少不能在感覺很難的時候放棄。人生最初這一段對於挫折的體驗,真的很重要。

硬著頭皮迎難而上克服了,是成功和挑戰的經驗;放棄了,是失敗和懦弱的感受。這個過程,我們還是要全然地走一遭,結果,不必苛求。

於是我們在家裡增加了練習舞蹈基本功的時間,每天十五分鐘按照老師的指導在家練習基本動作,後來上課有了很大的進步,橫叉豎叉都能劈下去了,再後來因為和上英語課的時間衝突,我們才放棄了這門舞蹈課;

珠心算依然還在繼續,不得不說父母心態很重要,千萬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項和別人孩子的強項相比。我們找來簡單的練習給小妮子樹立信心,APP報題速度太快妮子怕來不及,爸爸就拿著計算器在旁邊同步計算給妮子兜底。有時候我就放手讓妮子自己珠算和心算,自己掌握速度和對答案,讓壓迫感減輕,持之以恆的練習讓妮子的計算速度和準確率都有了提升;

而硬筆書法也並沒有放棄,我找來一個微博上的小視頻給妮子看,是一個二年級的小朋友用漂亮的正楷寫作文的畫面,並且告訴她,只要你堅持練習,有一天也能寫出這麼好看的作文!她很興奮和喜悅,明顯被激勵了。在引導方法上,我不再在她寫字的時候盯著一筆一劃指導,而是放手讓她自己書寫完畢後再提出修改建議,整個練字活動顯然順暢了很多。


玻璃心、暴脾氣、輸不起...小妮子的“逆商”培養手記

後來,“心平氣和”和“先苦後甜”八字箴言儼然成為了她的口頭禪。每次做作業不順利的時刻,她就會深呼吸提醒自己調整情緒,而以前最害怕的珠心算,現在卻可以坦然面對了。


直到有一天,我們一早醒來推開她的房門,發現小妮子正襟危坐在學習桌前的樣子,她興奮地告訴我們,自己一大早起床就已經把今日份的珠心算和硬筆書法練習全都做完了,並且要求我們檢查。且數日來,她都堅持早起,洗漱完畢後,主動完成日常練習,在我們起床之前就已經把自己的學習計劃悉數完成。

有時候我們走出臥室,發現她一個人在清晨的陽光裡安靜閱讀,那一刻,實在太美好了。


玻璃心、暴脾氣、輸不起...小妮子的“逆商”培養手記

老母親偷拍到的美麗畫面▲

這世上到底有沒有快樂學習這回事呢?到底有沒有一件從開始到結束都全無難度毫無挑戰的事呢?又到底有沒有哪一個小孩面對困難能夠欣然挑戰默然承受獨自克服呢?

我想恐怕鳳毛麟角吧。沒有一帆風順的成長,一段段充滿眼淚、氣得跳腳的經歷,和一個個差強人意、並不完美的結果,或許才是人生的真相。

過程比結果重要,這句話真的被我們說得爛俗了。但育養孩子的路上,有誰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分量和深意呢。有誰能不眼巴巴盯著結果只注重一路的努力和打磨?


想起《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一文中的一段話:

童年的任務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內積累。一個人內在力量強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來才有可能處理好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在人生事物中獲得主動權——這才是培養競爭力的正常順序和邏輯。

而真正可以發掘兒童內在潛力,幫孩子擁有未來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是呵護孩子的好奇心、發展孩子的自由意志、幫孩子建立獨立人格、讓孩子學會感知愛與幸福……


親愛的小妮子,願你的玻璃心,在一點點的迎難而上中,鍛造成一顆金子般強大且堅韌的心吧。


作者:阿幸,自由撰稿人。公眾號:阿幸生活家,全網同名,專注自由職業媽媽的個人成長&生活美學。歡迎關注我,每個全職媽媽都是天生的生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