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3漲價了?並沒有!30.355萬的邏輯很簡單

引言 | 因為補貼少了

關於特斯拉的誤讀很多,最近又有一個。

事情是這樣的。4月23日,四部委發佈了《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有一條:新能源汽車要想享受補貼,售價必須在30萬元以下。

大家一看,咦,這不是為Model 3量身定做的嗎?

因為Model 3的後驅標準續航版(以下簡稱標續版),當時價格是29.905萬元,正好卡在30萬之內。一時間,坊間和業內開始議論:新政是不是為了照顧特斯拉這個洋女婿?這對國產電動車會不會是災難?

一、Model 3到底有沒有“上調”定價?

Model 3漲價了?並沒有!30.355萬的邏輯很簡單

但第二天,特斯拉官網突然變價格了。Model 3的標續版由之前的29.905萬,變成了30.355萬。看上去,一夜之間漲了4500元!

於是,坊間就更困惑了:為啥特斯拉主動跨過30萬元的“紅線”,放棄補貼?這是對產品力的自信,還是另有“陽謀”?

李想公開表示:這是助攻特斯拉,對國內品牌是滅頂之災。

何小鵬持相反態度:福神降臨,對P7無影響,對行業是好事。

威馬高管:特斯拉逆勢漲價一舉多得,一方面讓本土企業有安全感,不讓老車主受刺激;另一方面,這是緩兵之計,待深度本土化後一步到位的降。

某媒體大佬:特斯拉將價格上調,讓人看不懂。其實我們不必勞心費神,馬一龍肯定不會像我們一樣去解讀政策,這種“逆操作”背後或有想不到的招。

這四種意見,基本涵蓋了業內的主要觀點。都有道理,可惜都不準確。

因為特斯拉並沒有對Model 3「上調售價」,它的入門版官方指導價仍然是323,800元。只不過按2020新政,補貼由24,750降到了現在的20,250,實際交付價看上去“漲了”4500元,其實它什麼也沒做。

換句話說,特斯拉只是跟隨國家政策,做了順勢調整,目前它還沒有做出任何「主動政策」。這也符合慣例,特斯拉每季第一個月都要穩下價格,到季末才會狂降。Elon Musk不是神,就一商人。

Model 3漲價了?並沒有!30.355萬的邏輯很簡單

車聚君覺得,新政頒佈是一個大事。但從對Model 3的各種解讀來看,似乎大多數人都沒有弄清其中的基本邏輯。

二、新政有沒有特別“照顧”特斯拉?

為了說清楚,我們先來看一下四部委86號通知的完整信息:

▎新能源補貼延長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補貼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2020年,保持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技術指標不作調整,適度提高新能源汽車整車能耗、純電動車續駛里程的門檻。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

誤讀一:30萬紅線是為了照顧特斯拉Model 3。

不對。根據新政第三條,30萬元及以下的價格是「補貼前售價」,即官方指導價。Model 3標續版的官方指導價最近一直是323,800元,不符合“照顧”範疇。

大家之所以有錯覺,是因為特斯拉一直宣傳的是「補貼後售價」29,905元。

所以,新政並沒有照顧特斯拉。相反,新政很大程度上照顧了國內企業。比如第三條明確說了,換電模式不受30萬的限制。這明顯是為蔚來量身定做的,因為它們家的電動車價格都在30萬以上,又是唯一一家換電企業。

另外,從其它一些細節看出,新政其實還在暗中幫助比亞迪等國內品牌。下文會有詳細介紹。

Model 3漲價了?並沒有!30.355萬的邏輯很簡單

誤讀二:Model 3漲價是另有深義的。

不對。因為它沒漲,只是補貼少了。之前已有分析,不再贅述。但想必大家又會問,那這個新的「補貼後價格」多了4500元,怎麼來的?

已知,電動車補貼=按續航里程計算的補貼 x 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 x 車輛能耗調整係數。

如果按2019政策,Model 3的補貼為:25,000x0.9x1.1=24,750元;

如果按2020新政,Model 3的補貼為:22,500x0.9x1.0=20,250元。

那麼,官方指導價323,800減去新政下的補貼20,250,即為官網上的補貼後售價:303,550元。

簡單說,特斯拉市場部在4月23日看到新政公佈了,於是重新計算了一下2020年補貼,經批准後通知IT部在官網上做了補貼後售價的更改。

多簡單一個事兒。

三、Model 3的補貼是怎麼算出來的?

不過,中國新能源補貼的計算方法,確實不簡單。

為了方便起見,車聚君把2019年政策、2020新政放在一個表格裡,進行對比。其中,加粗的字體,是2020新政內容。

Model 3漲價了?並沒有!30.355萬的邏輯很簡單

從上表看出,續航里程的門檻從250km,提高到了300km。超過了400km就一視同仁了,避免了無序的“唯續航”混戰。

補貼金額統一降了10%,如400km以上的電動車從2.5萬,降到了2.25萬。這成了Model 3們重新計算補貼的一個大前提。

一個小花絮是,插電混動(含增程)的下降幅度不止於10%,從1萬降到了0.85萬,退坡率為15%。讓本來補貼就少的插電混動,雪上加霜。

怪不得,李想對新政公開表示了不滿。

因為理想ONE的指導價為32.8萬,超過了30萬的紅線。如果他忍痛將指導價降到29.8萬,但補貼只有8500塊。犧牲3萬利潤換回8500,確實不划算。加上最近剛免費更新了早期座椅,對初創企業來說確實是負擔。

如此一來,Model 3如果降2.4萬,還能拿2萬補貼,不算虧。蔚來因為換電壓根不受30萬限制,照樣有2萬多補貼。這樣一比,換誰都生氣。

但有啥辦法?當初走增程路線是自己選的,創業本身有賭博的成分。

Model 3漲價了?並沒有!30.355萬的邏輯很簡單

但是,電池能量密度沒有變化,這是新政第二條明確提出的。估計,這是給了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一個面子。

眾所周知,刀片電池仍是磷酸鐵鋰電池的一種,而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一直不如三元鋰電高。比如比亞迪漢的能量密度只有140Wh/kg,卡著2019年政策的邊兒。如果2020新政再提高哪怕一丁點兒,漢的補貼係數就直降一檔了。

如今,漢和Model 3同享0.9的係數,算是暗渡陳倉了吧。

Model 3漲價了?並沒有!30.355萬的邏輯很簡單

嗯,最難算的能耗調整係數來了。挺心疼政策制定者,不知道小數點後好幾位,再加一個沒有規律的常數,是咋算的。

反正一句話:2020新政對能耗要求更嚴格了。

一定程度上,直接殺了Model 3一個下馬威,把它從2019年的係數1.1,拉回到1.0,補貼一下少了2000塊。我們來看下怎麼算的?

Model 3標續版的整備質量(m)為1614kg,那麼它適用的電耗門檻值(B)=0.0044m+9.24 =16.3416,它的實際能耗(Y)為12.5kWh/100km,那麼它優於門檻值的比率為23.5%。

這個比率對應的能耗補貼係數為1,而按2019年標準為1.1。

所以,說新政是為特斯拉量身定做,有點冤枉政策制定者了。人家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盡力阻擋特斯拉了。市場表現,還是得看新勢力寶寶們的真實力了。

這樣,Model 3的三個關鍵數據出來了:續航里程補貼2.25萬,能量密度係數為0.9,能耗係數為1.0,三個數值一相乘結果為:2.025萬。

Model 3漲價了?並沒有!30.355萬的邏輯很簡單

呶,其實也沒什麼花頭。政策做了該做的事,特斯拉也做了該做的事,都沒有出格,也沒什麼特殊之處。

真正誤讀的,是多數新勢力,以及一(duo)些(shu)媒體工作者。

車聚小結

關於對這次特斯拉所謂“漲價事件”的解讀,讓車聚君想起一個老笑話。一位蘇聯領導人寫了一個指示,但其中有個詞似乎讀不通。於是一幫文人開始揣摩是不是有什麼“微言大義”,並總結出了各種妙筆生花的解釋。

最後,這事傳到老大那裡,他輕蔑的一笑:XX,一個筆誤而已。

回到Model 3的價格。人家本來就說的很明白:年初國產化率只有30%,年中達到70%,年底達到100%。這是挑明瞭要大降價的節奏,不管有沒有30萬紅線的新政。

因此,車聚君推測,特斯拉短期內很可能會把Model 3標續版的指導價下調2.4萬至29.98萬。中期內(比如7月22日過渡期結束前),會把後驅長續版的指導價從36.655萬,下調6.7萬也進入30萬以內。那樣的話,標續版也會降價至27萬左右,減去2萬補貼,裸車價會來到25萬左右。

這樣看,李想們的擔心也不是多餘的。只是求求特斯拉了,不要再用50元的零頭作標價了,對文字工作者來說太不友好了。

綜上,這次Model 3的所謂“漲價”,只是“大降價”的前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