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與被宅


宅與被宅

今年的春節假期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籠罩著,大家都響應國家的號召,居家自我隔離,不給社會添亂。按道理說,這對於宅人們應該是個福音,但這六天來,網上也好,實際情況也好,似乎並不是這樣。

宅人不想宅了。以往的宅男宅女們,對於春節是有些牴觸的,他們討厭走親訪友、迎來送往,他們只喜歡呆在自己的空間裡,通過網絡連接一切,如果可以,他們可以宅在家裡度過整個假期。但現在,讓他們討厭的事情沒有了,可是很多人卻宅不住了,至少從心理層面上是宅不住了。是不是他們成心添亂?不是,這種大是大非面前,多數人還是靠譜的。那為什麼給了最適合他們宅在家裡的理由和環境,反而心裡憋不住了呢?

其實大多數宅男宅女並不是完全的不與外界接觸,而是心理上對選擇的要求和對被控制的牴觸造成的。人的本性都是對自由無限嚮往的,自由的其中一項便是選擇的權利,人們要求自己可以選擇喜歡的東西或者活動,而且不希望有人干涉。而人的社會屬性又會對人的選擇自由進行控制,任何人從本質上都會有牴觸。宅,其實就是這種牴觸的表現。

宅與被宅

有些人不喜歡走親訪友中被問三問四比來比去,有些人不喜歡陪家裡的客人端坐尬談,有些人不喜歡自己的私人空間被侵入但偏偏熊孩子們無孔不入等等等等,他們自然地會選擇封閉自己,也就是宅在自己的空間裡,恰好網絡時代給了他們宅下去的基礎。所以說,大多數人選擇的宅,是對自己不喜歡的活動的牴觸的表現。

可是這次不同了,他們是被迫宅在家裡,外面有一雙無形的手將大門緊閉,沒得選擇,只有呆在家裡。這是被控制的宅,不是他們自我選擇的宅,所以從最初的一兩天高呼可以光明正大的宅在家裡,到現在對外面的世界的嚮往,這種反差也就可以理解了。

宅與被宅

最近網上傳過一個段子,說最安全的一撥人,就是在監獄裡待著的服刑人員。調侃無疑,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之前有不少調侃的說法是服刑人員是國家養的最徹底的一批人,吃住用度全部免費,可是真的跟自由比起來,這些又算什麼?區區幾天的選擇自由被限,已經讓很多人受不了了,更可況徹底的自由被限呢?至少現在還可以選擇在家裡幹什麼!

宅與被宅

說到底,選擇的自由對於人來說太重要了。無論現在說的財務自由還是什麼人際關係自由,都屬於這個範疇。但是這個自由其實是一種範圍的擴大,而不是無邊界的,比如財務情況決定了你買衣服的時候所能選擇的品牌、旅遊時候能選乘的交通工具能選住的酒店等級。既然如此重要,一些人出現越該宅的時候反而越想出去的心理狀態也就容易理解了。只不過,放在心裡就好,還是得好好響應國家號召,不出去添亂才是。真要是沒事做,多想想怎麼才能進一步擴大自己的選擇範圍,讓自己選擇的權利更大一些,只有選擇權利大了,受控制的可能才會變小。或許,待到春暖花開,人們紛紛走上街頭,你會贏得更大選擇空間。


宅與被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