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這位在英國脫歐事宜膠著不下時接過燙手山芋的新晉首相,剛剛上任沒多久就經歷了多重考驗,這次更是差點兒把自己的小命搭進去。前幾年還是個美國公民的他,不知經此一役又作何感想呢?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鮑里斯·約翰遜1964年出生於美國紐約上東區,他的父親是一名在歐洲委員會和世界銀行任職的保守黨成員,母親是一名畫家。他的弟弟喬·約翰遜(Jo Johnson),曾任英國交通大臣以及商業、能源與產業戰略部商務大臣。2019年9月5日,喬·約翰遜宣佈辭職,他表示自己“近期在家庭忠誠和國家利益的抉擇中,已被撕裂,這已成為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弟弟為了支持哥哥的政治生涯而犧牲自己選擇辭職,足可見鮑里斯在家中的重要程度。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鮑里斯小時候患有非常嚴重的聽力障礙,幾乎聽不見,而擁有土耳其血統也令他在小夥伴中間備受排擠。這個在父親“狼性教育”和母親“要擁有平和優雅的藝術風度”兩種截然相反的教育態度中成長起來的小孩,幼時便許下了成為“世界之王”的心願。


為了支持父親的事業,鮑里斯的童年都在搬家中度過。在忍受了32次輾轉於歐美兩大洲間的搬家之後,14歲那年,鮑里斯的母親選擇了離婚。


結束了候鳥生活的鮑里斯隨母親回到了英國,並就讀於英國著名貴族學校伊頓公學(這所著名的學校相信各位並不陌生,鮑里斯伊頓學長拜倫的故事點擊這裡查看:)。隨後又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古希臘文學,還加入了臭名昭著的布靈頓俱樂部,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也曾是這個俱樂部的成員。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學生時代的鮑里斯(前排右一) 圖源:dailymail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大學時期的鮑里斯就展現出了對寫作的興趣,他還曾和同學一起擔任過牛津大學的諷刺雜誌《支流》的編輯。


畢業後,鮑里斯在《泰晤士報》做起了實習記者,然而在他實習期間,因為將自己編造的一段話謊稱是其教父歷史學家柯林•盧卡斯(colin Lucas)所說,並作為權威參考資料引用,被主編髮現後解僱。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被解僱後的鮑里斯先後在《每日電訊報》、廣播節目《報章摘要》等媒體任職,並逐漸成為了小有名氣的職業專欄作家。與此同時,他也受到了來自同行的嚴厲批評:“作為記者,完全不負責任地虛構故事”。


1997年,鮑里斯開始擔任《旁觀者》雜誌主編,或許是口無遮攔早已成為其鮮明的個人特徵,由於允許作家發表種族歧視和反猶太言論,他和該雜誌都廣受詬病。


2001年,鮑里斯當選國會議員,於此同時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朋友、選民和國民》,講述他參加競選活動的經歷。2003年出版專欄合集《借給我你的耳朵》。2004年出版首部小說《72個處女:錯誤的喜劇》,記錄保守黨的黨內生活。


同年11月,總是為保守黨站臺(鮑里斯在雜誌中撰文稱,人們為在伊拉克遭綁架殺害的利物浦工程師Ken Bigley表露了“不成比例”的悲傷)的鮑里斯終於惹怒了老闆,被以“與女同事長期保持不正當關係”的藉口解除主編職務。


就在此時,曾與鮑里斯同為布靈頓俱樂部成員的卡梅倫成為保守黨領袖,並任命鮑里斯為保守黨“影子內閣”教育大臣。在這期間鮑里斯也沒有停筆,先後出版了專欄作品集《我有沒有給你意見》《強迫式父母的危險:一個警示的故事》《羅馬的夢想》《羅馬之後》等暢銷書。


2008年5月,44歲的鮑里斯·約翰遜成功當選英國倫敦市市長,政治生涯邁上了新臺階。2011年,為了迎接倫敦奧運會,鮑里斯寫下了《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的倫敦生活指南》,向讀者展示他眼中的倫敦。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2013年10月15日,時任倫敦市長的鮑里斯·約翰遜體驗北京地鐵一號線,從西單站乘坐至公主墳站


2014年,身為丘吉爾鐵粉的鮑里斯為了紀念丘吉爾逝世50週年,撰寫並出版了《丘吉爾精神:一個人如何改變歷史》,該書一經出版便長居亞馬遜暢銷榜,成為了人們爭相閱讀的高分作品。


2016年,鮑里斯即將卸任倫敦市長,並計劃撰寫新書《莎士比亞:天才之謎》,亞馬遜更是迫不及待地預先放出了圖書封面。可惜的是,這次這位高產作家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迅速交稿。很快,鮑里斯就擔任起了英國外交大臣,並在三年後毫無意外地當選了英國保守黨領導人和英國首相。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亞馬遜放出的《莎士比亞:天才之謎》封面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想看遲遲無法出版的首相《莎士比亞:天才之謎》可能要再等等

但是!!!

阿研為你安排了《莎士比亞全集》!


鮑里斯:成為首相前,他也想寫莎士比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