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與雲南,哪個省更會吃菌子?

嵇志浩


作為在兩個省生活過的我,自覺回答此問題,應該是比較合適。雖說我在雲南生活時間短,又都處在幼童時期(8歲以前),在貴州貴陽生活時間長(9歲至今),但對菌子而言,因時景不同而留在腦神經稍上的記憶都十分清晰。讓我擺擺我的打上個性印記的觀點——雲南人,其實是我個人的見識,吃菌子,因菌子種類多,做法也多,會做,會吃,花樣多;貴州人,也是我個人的看法,吃菌子(自己上山裡撿的菌子)單調,除了先在菌子裡放大蒜瓣煮透,主要是檢測是否有毒,接著用青辣角或幹辣角燴來吃,近來也跟雲南學,吃菌子(栽培的人工菌,放心)火鍋。

雲南的雞樅菌油,還有滇池裡的龕拉(音)魚,百姓家的臢茄子特別讓我念念不忘。


森林28919


是的就是雲南人吃野生菌第一,人們常說日本人拼死吃河豚,而云南人拼死吃野生菌。一點也不假,雲南年年在野生菌上丟命的不少,而最有毒性的應該是見手青(牛肝菌同類),另外還混進一些不知名的雜菌也是造成有毒之一。加工環接也很重要,我雖然是廣東人,但我能有一手的滇菜手藝,得力我師傅沈叢老先生師傳,其中野生菌菜系也是主要滇菜的重中之重,常規人家只用沸水操菌,然而云南高原的沸水大都還到90℃,所以沒用,必須得在300℃的高溫油溫操菌30秒鐘起鍋濾油,方能解毒,在正式加工炒制。筆者我公佈今天改進用微波爐進加工野生菌,微波爐不受高原海拔影響,一般能達到300℃的高溫很理想,由於微波爐功率大小不同,於事時間也有所區別,一般將見手青均勻切成相同薄片,放進微波爐加熱10一20分鐘,以快要煮幹最合適,在取出來,在進行按你喜好口味炒出美味無毒的野生菌了。


飛哥132305207


作為一半貴州人一半雲南(36歲為分界)的我,應該有點發言權。

首先,品牌效應。

要論“吃”這一事,貴州本不輸雲南,話說“黔菜”不管選材和做工,都是很講究的。但要論及野生菌,雲南不僅佔了很大的名氣,還是國際市場的主要貨源地,這個貴州真的沒法比。

其次,種類比較。

這個就是高下立判的根源了。貴州和雲南都是山地省,但云南還佔了“高寒山地(怒江)”和“熱帶雨林(西雙版納)”兩個貴州不具備的氣候帶。而且雲南野生菌“雞樅的鮮、青頭菌的美(抱歉,詞彙量貧乏)、見手青和乾巴菌的香”,這個貴州很難做到,印象中貴州各種菌子混在一起吃比較多(雲南話叫“雜菌”)。

記得有個朋友是做菌子生意的,他說即使在雲南,菌子也是有區別的,以豬拱菌(高大上的名字叫“松露”)為例,以昆—楚—大高速為線,國際市場只認以北的。

第三,群體感情。

這個話題很抽象,但云南人對菌子的深厚感情卻是不爭的事實。

每年菌子上市,雲南人冒著看“小人人”的風險(吃頭道菌子確實有風險),義無反顧地嚐鮮,這種近乎於信仰的生活方式,貴州人沒有。

第四想說的是,貴州有很多特產(“盤州火腿”憑藉一個代言人,生生地搶了“宣威火腿”、“雲龍火腿”、“老窩火腿”的風頭,也沒見雲南人說啥啊!)守著自己的特色做好,比到處搶穩妥得多。

最後,講一個故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夜郎國”之爭,雲、貴、川都有機會,結果貴州因為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爭到了。但現在呢?

除了幾個景區沾點光之外,“夜郎”之名也只剩“自大”之實了!

其實雲南也是,搶了個“香格里拉”粘在手上,硬是把一手好牌打成了“宰客”的名聲,也是醉了!!!


半目蕭瑟半目天


我不知道提問題的人是什麼心態!什麼都要扯上貴州,首先雲貴川是一家,有什麼好比的,其次,雲南的菌類數量和種類都比我們貴州要多,更何況吃法和做法!我們比不上人家就比不上人家,我不知道提問題的是不是貴州人,如果是,你不如關心關心生產問題經濟問題,整天和人家比這個比那個!你怎麼不和人家比窮啊?自己什麼樣子不知道嗎?這不是給貴州招黑讓人家看不起我們反感我們嗎?如果提問題的人不是貴州人,我真的懷疑你的目的是什麼?想搞地域黑地域分裂?說大點是想破壞我們的民族感情嗎?再說大點我懷疑你企圖用這種方式來分裂我們的祖國!


玲子86396697


雲南美味野生菌應該是冠絕全國,其中普遍食用的有雞樅菌,乾巴菌,青頭菌,牛肝菌,松茸,見手青,虎掌菌,雞油菌等十多種。美味野生菌可以煮雞,可炒,可做成鹹菜,煮雞與土雞油香味結合,嫩滑可口,香味特殊誘人。乾巴菌與青椒、蒜片爆炒,為野生菌中口味一絕。

野生菌是雲南大山賦予雲南人民最美味的山珍,最好的禮物,歡迎全國人民來品嚐!



路人丁95103766


雖然我是貴州人,但吃野生菌方面,貴州真不能和雲南比。雲南不僅是國內的野生菌食用王國,而且還是野生植物食用王國,就全國來說,廣東人愛吃野生動物,而野生植物則是雲南人的最愛。“所謂雲南十八怪,三個蚊子一盤菜。”只要沒有毒,雲南人什麼野味都能吃,相對來說貴州的野味就要吃得少些。我在雲南工作的二十多年,各種菌類、各種山毛野菜都吃過,蜂蛹、竹筒蟲、蟬、酸螞蟻、飛螞蟻、白蜘蛛也吃過,其它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蟲子也吃過,也就不想吃老鼠肉。就西南片的雲貴川而言:川菜的名氣最大,食者最多;而云南則是野味遍地,無毒皆食;貴州的小吃相對雲、川則是又多又好吃!


坦舒欣然


毋庸置疑絕對是雲南人,我是地道雲南人從小吃到大,小時候還經常去山上撿菌兒。我老公一個地道貴州人,還是跟我談戀愛了才從此走上一條吃菌子的不歸路,談戀愛那會兒我去學車,他打電話給我問我想吃啥他下廚,我說牛肝菌,屁顛屁顛跑去買,等我練完車回去一看,他還奮力的和一堆乾巴菌在戰鬥,那頓飯等到天黑才吃上。這個事充分說明他連牛肝菌和乾巴菌都分不清楚!老公老家是山裡的,但是他說他們漫山遍野的菌子就是不敢吃,只有一種叫松菌的敢撿回家吃。


琴聲飛舞76448726


如果不是引戰題,我覺得雲南吃菌是第一,畢竟貴州出菌子的種類數量都比不上雲南,雲南大部分地方都出野生菌,每年還有大量菌出口,雞樅菌,乾巴菌,青頭菌,黃牛肝等等,好多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沒吃過,每年雲南都有吃菌中毒的新聞,但是從來沒有停止過吃菌的步伐,到處都有菌火鍋店。撿菌子還有很多講究,陰坡陽坡,面南面北,哪些樹下面的不能吃,種種彙集產生一種菌文化,其他省是遠遠比不上的。


Kkkkkkkk111


肯定是他們雲南!我這裡(貴州六盤水)一家人幾弟兄全吃鬧死了!現四鄉八里的宣傳都是教育大家毋食用野生菌!所以這邊幾乎談菌色變!去到雲南菜市場轉一圈菌子多得你認都認不完,各種吃法更是層出不窮⋯⋯就是沒有見過小人!雲南話有首歌就是歌唱菌子的!不說了,整碗香菇湯先!



靑烏影像


貴州盛產中草藥種類繁多,菌種同樣最繁雜,如同貴州的地貌樣複雜,貴州人在加工野生菌時,要時刻逐一的辨別品種,如同辨認中草藥樣以免出錯;雲南中草藥與菌種較少於貴州,雲南盛產中藥三七和野生菌,產量比貴州大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