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英國將正式進入脫歐過渡期,英鎊卻跌到了8.93

眼看英國將正式進入脫歐過渡期,英鎊卻跌到了8.93

這是2019年9月3日在英國倫敦拍攝的一個貨幣兌換牌。(圖片來源:新華社)

【歐洲時報網】2020年首個月,英國還是有點“坎坷”——

梅根和哈里從加拿大回來就宣佈要“脫離王室”,女王竟然還表示“尊重理解”並“支持”他倆;英國大部分地區的天氣也不是很美好,大風(風速高達121mph)颳得大家生無可戀...

更重要的是,英國將於1月31日起正式從法律上脫歐,開始進入脫歐過渡期。

本週,英鎊都跌下了9,兌人民幣最低達8.933,兌美元也曾跌破1.3達1.296......鮑里斯也是忙得焦頭爛額:一邊拒絕和美國一起禁止華為,一遍掐滅蘇格蘭想獨立的小火苗,還時不時和國會的議員們打打嘴炮(誤)。

不過,英鎊下跌這也不能怪鮑里斯和脫歐。這和英國11月的經濟數據低迷(GDP環比下降0.3%,遠低於預期)以及央行行長卡尼的暗示降息有關——如果英國經濟再次出現下滑,英國央行將採取相關降息措施,以刺激經濟控制風險(但英鎊不可避免會下滑)。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另一位成員Silvana Tenreyro還表示:“如果未來脫歐貿易協議的不確定性 或全球經濟增長疲軟繼續影響英國經濟發展,那麼我傾向投票贊成降息。”

1月31日英國將從法律上正式脫歐,接下來的英國會如何呢?

今天圈哥整合多家外媒和《歐洲時報英國版》的專題內容,將對以下幾點內容展開描述:

英國能否如期脫歐?

脫歐後,英鎊可能還會跌?

中英2020年的合作之路

中英5G 技術&教育

英國如期脫歐仍然存疑?

不久前,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曾放話稱:英國將於2020年1月31日前脫歐、過渡期不超過2020年底,並在今年內將與歐盟磋商自由貿易協議。不過,對於這個說法,各方都存有質疑之聲。主要質疑的地方在於:留給脫歐談判時間太少了。

綜合北京環球網、BBC、美聯社報道,就目前英國安排來看,英國於1月31日正式脫歐之後,英歐關係隨後進入過渡期,並就脫歐後全面貿易關係展開談判,過渡期定於2020年12月31日結束。

輿論認為,鮑里斯推動議會以法律形式禁止延長脫歐過渡期,一方面是向投票支持保守黨和支持脫歐的選民展現他的脫歐決心,另一方面是為打消外界對他可能轉向“軟脫歐”立場的猜測。脫歐過渡期不再延長,意味著英國和歐盟必須在11個月內完成脫歐後貿易關係談判。然而,歐盟近年來與其他經濟體達成自貿協定的談判過程基本不少於3年。

比如歐盟和日本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從2013年開始談判,2019年才開始實施,時間跨度長達6年;而2013年,歐盟與美國開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但3年也沒談攏,還談失敗了。更何況英國光脫歐協議就搗鼓了3年...

英國前駐歐盟大使伊萬·羅傑斯說,英國與歐盟的自貿協議談判可能會長達10年,而在此之前, 英國都將被巨大的不確定性籠罩。歐盟脫歐談判首席代表巴尼耶曾多次警告說,不可能在11個月內與英方達成全面的自由貿易協議。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也說:“我非常擔心我們的時間有多少”,“在我看來,雙方都應該認真考慮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談判是否可行。”

英國希望通過談判實現“收回自主權” 和“利益最大化”兩大目標。但歐盟方面堅持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英國如想繼續保留其在歐盟服務貿易市場上的優勢地位,就必須遵守歐盟相關法律規則和標準。

鑑於英歐談判內容紛繁複雜,且雙方在核心問題上分歧嚴重。全球知名律師事務所歐華脫歐項目總監保羅·哈迪表示:“如果雙方都有足夠政治意願,達成一份免配額、免關稅的貨物貿易協議將是最好結果。”

若英歐雙方未能如期達成自由貿易協議,英國仍將“無序” 脫歐,雙方將退回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進行貿易,這對互為重要貿易伙伴的英國和歐盟將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對於剛剛贏得大選勝利的保守黨來說,完成脫歐只是第一步,更嚴峻的挑戰還在後面。在過渡期內,鮑里斯政府必將與歐盟及英國國內強硬“疑歐派”、溫和“疑歐派” 與“留歐派”展開新一輪角力。

脫歐後,英鎊可能還會跌?

歐盟是英國最大貿易伙伴,2018年英歐貿易佔英國貿易總量的49%。從歷史來看,自貿協議談判通常可能耗時5到10年。分析人士認為,鮑里斯拒絕延長過渡期,是希望英國徹底與脫歐“做個了斷”。歐盟原本期待英國將過渡期延長兩年,為談判留出充足時間,但英國拒絕延長脫歐過渡期,讓歐盟對協議的期望值有所降低。

一旦雙方無法達成自貿協議,歐盟可能損失英國一國的市場準入,而英國面臨的則是失去所有歐盟成員以及包括歐盟成員和冰島、挪威、列支敦士登的歐洲經濟區的市場準入。也就像歐盟委員會新任主席馮·德萊恩說的,2020年底若無法達成貿易協議,英國受到的影響要比歐盟大。

對於服務業來說,過渡期結束後仍將面臨類似“無協議脫歐”境地,而英國對歐盟的服務貿易順差意味著英國對這一領域比歐盟更為關切——英鎊可能會持續下跌。

除了脫歐不確定性重現,投資者還關注英國經濟的基本面。

就像前面提到的,最近公佈的英國GDP等英國經濟數據表明,英國經濟正在放緩,如果經濟低迷繼續或進一步加深,將為降息創造條件,並可能對英鎊施加一些額外的壓力。

不過,英鎊的下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場濃厚的看空(又稱看跌)情緒。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2020年無協議脫歐風險或將使英鎊大幅承壓。如果英國和歐盟的談判進展緩慢,無貿易協議情況下的脫歐風險越來越大, 這可能給英鎊帶來巨大的下行潛力,還會對歐元造成拖累。財經網站Fxstreet分析師 Haresh Menghani 也指出,硬(無貿易協議)脫歐期限可能導致英鎊繼續下跌。Menghani表示,考慮到有待解決的問題的規模,歐盟官員在一年內批准貿易協定的可能性非常小。

英鎊最新一輪下跌也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脫歐完不成的情緒,這也說明未來11個月內,脫歐將繼續在英鎊走勢中起關鍵作用。

這麼看脫歐大劇不僅沒完,還得繼續握緊錢包。

希望不要天天如過山車般刺激......

英國的下一個合作伙伴

2020年,也許是中英之間深化發展的一年。英國在離開歐洲共同市場之後,必然要找到足以代替、甚至是更大的合作伙伴。無論是英國脫歐,還是中國和美國的貿易爭端,無疑都在推動中國和英國走得更近一點。同時,在5G建設上,英國和中國都想走在前列,二者取長補短,或能帶來更大利益。近年來,中英經貿關係處於“黃金時代”。

英國不僅在G7國家中率先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同意向亞投行項目準備特別基金注資5000萬美元,還支持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成立了英國“一帶一路”專家理事會。

據中新社報道,目前,中國是英國在歐盟外第二大貿易伙伴,英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伙伴、第一大直接投資目的國和第二大引資來源地。

據中方統計,2018年中英雙邊貿易額達804.4億美元,同比增長1.8%。如今,落戶英國的中資企業已經超過500家。

鮑里斯此前對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也態度積極。2013年他曾以倫敦市長的身份到訪中國,稱中國經濟發展迅猛給倫敦帶來“巨大商機”,希望倫敦作為歐洲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能進一步鞏固。

根據上海《新民晚報》報道,如今,英國確定脫歐後,關於中英關係將更加密切、英國將更依賴中國的說法不絕於耳。

有專家認為,由於離開歐盟共同市場,英國必然需要找到足以替代、甚至體量更大的合作伙伴——中國就是不二人選。英國還希望在金融服務方面與中國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有經濟學家呼籲,“隨著英國進一步對華接近,人民幣國際化據點自然不會是紐約,而是倫敦。倫敦與上海以及香港聯動,可以飛躍式提升英中金融合作”。

日本《產經新聞》記者河崎真澄認為,隨著“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的快速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和貿易等在倫敦將採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在人民幣債券發行方面,倫敦金融城可能會成為比肩香港的大型離岸市場。

對於中國來說,英國“單飛”似乎也有好處。畢竟沒有歐盟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英國在與中國打交道的時候態度將會更靈活,很多合作也可以更加深入。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也在《每日郵報》發表署名文章稱:“脫歐背景下的英國致力於打造‘全球化英國’,繼續秉持開放包容的外資政策有利於英國實現長期繁榮與發展。”

最近兩年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也進一步鼓勵了對中英關係樂觀的態度。

耶魯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認為,“如果特朗普堅持推動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最終將尋找其他盟友,而英國可能從這場混 亂中受益。”

機會更多:5G和教育交流

2019年,全球多國陸續開通5G服務,英國也在這方面走在前列,英國安全機構已對華為“開綠燈”,英國將允許華為參與當地5G網絡建設,提供“非核心”部件,例如5G手機網絡的天線等。消息人士稱,英國有信心在安全問題與 經濟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此外,近年來,英國也在積極推動與中國的教育交流。

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自2014年執行至今,如今已步入了第七年頭。2019年,英國教師更是率隊赴中國考察,走進中國中小學數學課堂。

綜合北京《解放日報》、人民網報道,2019-2020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是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最大規模的教師交流項目。

英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安德魯·麥卡利指出,該項目給英國的學生及學校帶來了真正的改變,“7歲兒童數學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部分 學校7歲學生的數學水平已接近期望值。

近日,英國已嘗試在中小學中推廣上海的數學教學方法,預計到2023年,將輻射近1.1萬所英格蘭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