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資產“重配”開始

點擊訂閱“中商汽車”,一站關注行業深度。

歡迎在文後進行評論


重組、託管 | 中國汽車資產“重配”開始


本文共1940字,閱讀全文約需4.5分鐘。


現金為王,在重資產的汽車行業意味著“改弦易轍”,甚至改頭換面。


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與湖南省委省政府、長沙市委市政府在長沙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進行吉利品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


同一日,中國一汽與豐田汽車官宣重組管理體系:天津一汽豐田上升為一汽豐田系企業的統括企業,其他一汽豐田系的整車及發動機製造企業將作為其全資子公司歸入旗下。


國內汽車資產的重新分配,才剛剛開始。


1一豐系股權重組

重組、託管 | 中國汽車資產“重配”開始

4月27日官宣之後,一汽豐田終於補上了歷史的“缺課”。


天津一豐“升級”成為一汽豐田系企業的統括企業,不僅意味著同為生產單位的四川一豐、長春豐越、天津一豐發動機、一豐長春發動機,以及一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從過去的平行單位,改為向天津一豐彙報。


更重要的是上述企業都成為天津一豐100%的控股企業。一汽豐田銷售公司目前雖未在資本上改變,但具體業務方面將向天津一豐彙報。


相比兄弟企業,此前一豐體系的股權結構相當複雜。

重組、託管 | 中國汽車資產“重配”開始

重組、託管 | 中國汽車資產“重配”開始

一汽與豐田50:50分別組建了天津一豐、四川一豐,以及天津和長春的兩家發動機公司。四家企業為平級單位。而四川一豐100%控股著同為生產基地的長春豐越;一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由天津一豐和四川一豐按照80:20的比例持股;一豐銷售公司則由一汽、豐田、天津一豐、四川一豐四家持股,一汽控股。


相比而言,廣豐體系就清晰許多。

重組、託管 | 中國汽車資產“重配”開始

2004年,廣汽、豐田50:50成立的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直接擁有廣豐整車所有的生產職能,同時100%控股廣豐銷售有限公司。“體外”只有一家廣豐發動機公司由豐田控股,廣汽持股30%。


更清晰的股權結構,將帶來統一化的管理和資源配置,加快決策速度,以適應當下中國迅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原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剛就曾向媒體表示:“過去我們是產銷分離、分灶吃飯,但目標是一樣的。現在我們要把它整合,因為之前溝通的成本太高,運行的效率太低,跟不上快速、多變的國家政策導向,跟不上快速、多變的市場需求。所以問題導向下,我們覺得必須要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正是一汽集團動作調整的關鍵期。


4月24日,一汽解放宣告重組上市成功;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從一汽轎車上市公司中置出,作為一汽股份非上市的全資子公司,成為奔騰品牌的運營主體;合資板塊中,一汽大眾正按照其“2025戰略“全力上攻,一汽豐田則即將迎來20週年。


豐田汽車中國本部長上田達郎表示:“

承蒙中國政府、合作伙伴中國一汽、以及中國消費者的支持與幫助,明年與一汽豐田的合資事業將迎來20週年,為讓一汽豐田能夠持續性發展,經過與中國一汽協商,決定進行此次重組”。


2吉利托管獵豹

重組、託管 | 中國汽車資產“重配”開始

民營車企“託管“省屬國資車企,則是市場化的配置方式


此次吉利將託管的獵豹長沙工廠是一座“新工廠“,項目總投資51.3億元,總佔地面積約1200畝,計劃分兩期實施,一期總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形成年產15萬輛整車生產能力,於2017年年底一期建成投產。值得注意的是該工廠,是以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產品的新建項目。


相比國際品牌退出中國後,資產、員工、債務“齊拋“的處置方式,獵豹在託管到吉利手上時,並不算孤立無緣


去年獵豹汽車進行了一系列的瘦身自救行動。在生產方面,長豐汽車旗下永州、荊門、長沙和滁州四個工廠中,荊門工廠移交政府、滁州工廠進行出讓,永州工廠計劃於3月恢復生產,長沙工廠則由吉利托管。


資金方面,在大幅降薪的同時,前期已向國資委、長沙市、永州市籌措10億元,後續規模可擴大到50億元;實施債轉股;土地性質工轉商;長沙市、永州市制訂不少於3年的稅收返還支持政策(2020-2022)


基於此,吉利的託管顯然不是為了紓困,而是謀求發展。


按照計劃,託管後吉利將對長沙基地現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導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技術、授權使用吉利品牌和商標、在獵豹產品目錄上擴展吉利商標和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告、進行技術和質量管理、組織進行生產經營等整套解決方案。


在長沙工廠生產,對吉利來說並非另起爐灶。


吉利最早在長沙落戶的車企之一。吉利汽車湘潭製造基地自2005年簽約落戶,包括遠景、繽越等主力車型在此生產。2019年產銷量突破23萬輛,累計產銷整車過百萬輛。在此過程中,“長株潭”汽車產業已形成了包括整車、零部件、汽車職業教育在內的聚集效應,也正成為吉利接手長沙工廠的基礎所在。


當然對吉利來說也並非全無壓力。


財報顯示,2019年吉利和幾何品牌產能規劃為210萬輛(雙班),集中生產遠景系列、賓越和賓越PHEV的湘潭廠房年產能為24萬輛。在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整體現有產能能否得到充分利用,仍是挑戰。


但與此同時,新能源車型在吉利的戰略地位愈發重要。2019年,吉利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的貢獻銷量11.3萬輛,同比增長69%;其在2020年目標中提到,在實現141萬輛的銷量目標的同時,“

將大幅提升新能源及電氣化車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