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史新說:大禹治水,還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舊史新說:大禹治水,還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許多感人的事蹟,最出名的莫過於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孑都沒有功夫撫摸一下!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這是大禹專心治水,從而忽略了與家人的團聚,然而,今天我們再次回顧這段歷史時侯,卻發現另有隱情。

[舊史新說:大禹治水,還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一、大禹的父親鯀因治水不利被殺。

據《史記》記載,禹的父親叫鯀,鯀是顓頊的兒子,顓頊是昌義的兒子,昌義是黃帝的兒子,可見鯀是根正苗紅,又是黃帝之後。當時堯對鯀和禹都是非常信任的,而堯把治水的任務交給了鯀,更是表現出堯對鯀的偏愛和偏重,這樣就引起了舜的嫉妒,於是舜除了給鯀的治水製造障礙之外,還不斷在堯面前說鯀的一些壞話。因為治水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不斷從失敗中總結經驗。但是由於舜的讒言,堯和天下人對鯀的治水能力產生了懷疑,後來舜一步步騙取堯的信任,奪取了政權,便迫不及待的以″治水不力"為由,殺了自己的政治對手,結果不明真相的天下人還認為殺得對。

當時舜的統治並不穩定,部落裡有很多人反對舜的″謀反"行為,其中最強烈的就是大禹的父親鯀。歷史記載說:堯命令當時最好的水利專家治理河道,鯀主要採取“以堵為主″的治水措施,他老人家治了九年,只知道遇水就堵,結果洪水更加氾濫。最後舜借堯之 權將他賜死,再命令其子禹繼續治理洪水,為什麼堯當政不治鯀的罪,而舜剛上臺後就馬上要了他的命呢?還是因為權力,因為以大禹的父親鯀為代表的夏部落是堅決支持堯的,舜害怕他們的實力,藉口就是治水不利,掃除了執政路上的大患。

[舊史新說:大禹治水,還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二、禹忍辱負重重建江山大業。

禹的父親死後,舜派禹接著治理洪水,為什麼舜要派仇人的兒子繼續來治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整個中國,只有大禹的治水技術最好,而且禹代表的夏部落,實力很強,舜很忌憚他們。處死禹的父親,那是因為有名正言順的理由,一一治水不利,而大禹沒有罪,現在處置,顯然會遭到夏部落的反抗,到時侯也就不好收場,找機會,慢慢來!

大禹承受喪父之痛,選擇了隱忍,同時吸取父親的兩點教訓:一是在治水技術上改堵為疏,重在疏通河道,而不是像父親那樣,只知道圍堵;二是不像父親那樣與舜公開作對,更不窺視舜的權利,把殺父之仇深深埋在心底,不敢有絲毫的流露。呂氏春秋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為司空。步不相過,竊氣不通,心中帝心。也就是說大禹當時敢怒不敢言,只有老老實實,小心翼翼地侍奉著舜,以贏取舜對他的信任,緩解舜對他的戒備和敵視;走路的時候緊緊跟在舜的後面,不敢逾越半步,大氣都不敢出,千方百計讓舜高興。《史記》中也說:禹傷先人父鯀功不成受株,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看來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不是不想入,而是不敢入。他只能用兢兢業業工作來掩飾自己,一來可以治理洪水。二來可以保住自已和家人的性命。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經過13年的努力之後,大禹終於將困撓中國多年的水患徹底根除,得到了全天下的擁戴。治水成功後,大禹的影響力己經超過了舜,而此時的舜也慢慢發現,自己被禹架空了,昨天的故事又在重演,當年舜架空了堯,把堯和他的兒子殺死,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又不惜把大禹的父親害死,13年後,大禹用同樣手段對付了舜,他把舜發配到了偏遠的湖南,而舜最終也死在了那個蠻荒之地。

[舊史新說:大禹治水,還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三、神人大禹留人間

因為治理洪水的功績,世人便把大禹敬為神人,將他與天地齊名,所謂天大、地大、禹大!當時人們甚至把整個中國叫"禹城",意思為大禹治理過的地方,從而把治理江河、戰勝洪災的所有美好願望,都寄託在大禹身上。″開九州、通九道、破九澤、度九山",大禹幾乎成為無所不能的天神,大禹治水,也便演變成為中國最成功的一次造神運動,大禹就這樣,一步步被人推上了神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