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重重?家校共育如何走出合作误区

矛盾重重?家校共育如何走出合作误区

突然的疫情,让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最近各地”神兽“陆续回归校园,对于家长而言是一次短暂的”解脱“。

“疫情太破坏亲子关系了,一个好好的幸福家庭,让个小孩子搅得鸡犬不宁。“不少父母都在社交平台表示。伴随疫情的持续,孩子,家长和学校之间累积的矛盾爆发,各种问题接踵而来。

矛盾重重?家校共育如何走出合作误区

究其原因,还是一些 家长长期缺席孩子的教育 ,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责任,把学校当成“托儿所“,长期将自己置身教育系统之外。


这是相当一部分中国家长传统认知上的弊端,认为自己只要保证孩子的 衣食住行 ,其他方面就放任孩子 野蛮生长


自己平常只关注成绩单即可,有些家长甚至连家长会都不能按时参加。


矛盾重重?家校共育如何走出合作误区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 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

马忠虎也在《家校合作》一书中谈到:“ 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 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因此,家校共同参与至关重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增强家长的责任感,提高家长对教育的参与度。不仅能很大程度上缓解亲子关系,还能缓解家校之间的矛盾。

但是,家庭与学校携手教育,可能会因为两者之间的

教育理念,教育观点,教育方式和教育责任划分 等问题,而产生新的冲突。

诚然,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冲突并不代表着“战争”,我们只要追本溯源发现家校共育矛盾的原因,找到新的方式来解决家校矛盾,弥补教育领域中对家校冲突研究的不足,推动家校冲突理论的构建。


家校共育矛盾产生原因


原因一:长辈参与信息无法正确传递


现在,大多80,90后已经初为父母,但是这届00后和10后有一个很普遍的特点,那就是长期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参与度非常少。


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意见,都是通过爷爷或外公来转述给老师。

这导致沟通偏差,互相不信任。


原因二:家庭内部存在教育理念偏差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和父母长辈之间的教育方式存在分歧,家庭内部存在分歧,这让老师沟通十分困难,前段时间热播的《安家》就讨论过隔代带娃的矛盾。


矛盾重重?家校共育如何走出合作误区


最可怕的是,有时候爷爷奶奶还会拦住父母的教育权,让父母丧失对孩子教育的主导权。这也为家校矛盾埋下隐患


原因三: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对于有些观念比较落后的家长,尤其是贫困偏远地区的家长来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孩子的“老师”这一角色。


他们普遍认为让孩子健康成长,就完成义务。缺乏对自我的角色认知。


这一现象甚至还普遍存在,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受教育程度就不高的家长来说尤为突出,“樊胜美”们的明天仍然令人担忧。


矛盾重重?家校共育如何走出合作误区


原因四:对自我角色缺乏认识


对待教育有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沟通一般是 老师为主导地位


一般都是老师主动找家长沟通孩子当前的一些问题。很少有家长会主动就最近孩子的状态和表现与老师进行沟通。


但是只要孩子一出现成绩方面的变化,就开始推诿责任与学校。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或者学生,都需要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用对了方法,或许在建立和谐的家校共育模式时能事半功倍。

家校共育矛盾的解决办法


办法一:增加学校互动模式


学校要意识到:“在处理教导学生之外,还需要对家长进行教育”。


可以将目前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让家长重视学生未来规划和个性教育的重要性,而不是只是通过成绩来考核学生和学校。

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 曾表示:“三流的家长看成绩、二流的家长看成长、一流的家长看自己”,他号召家长从自身出发,对自己进行教育,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理解教育,而不是一味的去要求孩子。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也是摸索前进,因此自我教育尤其重要。就像《小欢喜》中告诉我们的:“孩子把最美好的一部分给了你,其实你是更大的收获者“。

矛盾重重?家校共育如何走出合作误区

办法二:老师家长平等互助相互信任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老师和家长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都是为了同一目的(教育孩子成才,给与其更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虽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不一样的内容和功能,但两者之间必须 相互支撑,互补互助,在互动合作中共建共享,减轻双方压力

其中,信任是教育共同生存的基础,老师除了展现自己对知识的专业度,对信息的及时公开也能增加与家长的互信。

学校方面,可适当增加学校相关决策和教师行为的透明度,邀请家长定期来参观学校和学生学习情况,营造出公开,公平,相互尊重的家校氛围。

疫情期间,成都石室中学就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线上学习相关防疫措施,组织家长和老师一起安抚学生的焦躁情绪,与家长共同探讨疫情期间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何让孩子拒绝网络与手机的诱惑,丰富居家学习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


办法三:开展有效沟通


家校合作中,沟通必不可少,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观念陈旧,会带来很多无效沟通。

学校在和家长沟通时,一定要形成“发现问题——通知——解决问题——家长反馈”的闭环。


可以利用好QQ,微信,钉钉等沟通工具。让老师与家长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

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反馈给对方,找到原因,双方协作解决这个问题。这当中家长可以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

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在线家长座谈会,在线微信群解惑,运用高科技,高效快速的解决相关问题。这种形式的沟通,很容易建立双方的信任度,能给学生带来更高效优质的学习环境。


可以看到,近期受到疫情影响,多地都采用“线上+线下”的上课方式,学校与家庭一起共育学生的考验已经到来,相信在家长定位清晰的基础下,将很快建立家校互信,建立家校良好沟通机制。


未来在中国,“家校共育”将迎来真正的良好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