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神祕”的大內帶刀侍衛

歷史中“神秘”的大內帶刀侍衛

個非常神秘的群體,大內帶刀侍衛

說神秘其實也不神秘,因為在很多影視作品裡面能看到大內侍衛,但是這群神秘人可不是普通人,有的朋友肯定會認為侍衛不就是一普通的保安或者僕人嗎?給皇帝當看家護院的,會這樣認為其實也很正常,但是清朝的大內侍衛那是相當的特別,非常出人意料之外,當然可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當大內侍衛。

  • 第一點看出身:得有世代相傳的爵位,這可比官二代什麼的牛叉多了,打你祖爺爺起就世代“根正苗紅”代代效忠皇上,而且祖上必須得立過大功的爵位,爵位可比官位要重得多,繼承爵位的一般都是家裡的長子,最早的時候好像按照滿族的傳統是幼子(小兒子)繼承爵位,後來清朝慢慢的改成了長子繼承爵位,反正不管是長子還是幼子必須得承襲爵位的人才有資格當選,不管你是官幾代都沒用。
  • 第二點看民族: 必須是滿人或者是蒙古人才行,漢人也沒資格進入,不過後來雍正皇帝那時候開始也允許有一部分漢人進入,在清朝的武舉中如果能得到武進士,哪怕你是漢人也有資格成為漢侍衛,但是最早的時候漢人是沒資格當大內侍衛的。第一個標準:政治身份得過硬,所以最早的時候清代宮廷的侍衛大多都是從宗室子弟和滿蒙王公貴族的子弟中選拔,而且清朝那時候奉行的是八旗制度,其中有上三旗之稱八期裡面身份最高的,上三旗,就是鑲黃旗 正黃旗 正白旗這是由皇帝親自統領的被稱為上三旗,所以在選拔訓練過程中上三旗的旗人有優先權。
歷史中“神秘”的大內帶刀侍衛

大內侍衛操練圖

當然侍衛裡面也分等級的,分別從最高到最低的是:頭等侍衛(正三品),二等侍衛(正四品),三等侍衛(正五品),藍翎侍衛(正六品),如果放在現代軍隊系統裡面分別是:少將,上校,中校,少校,把少將放在地方上應該算省長級別的。

在清朝的時候知府只是從四品,比二等侍衛身份還低,一個知縣七品比藍翎侍衛身份還低,所有侍衛都是從五六品開始的,當侍衛到了30歲左右都會給放外任出宮出做官,如果頭等侍衛出來當官,按照大清會典都得是正二品的副都統,如果是放到外省那還能再升一級,就算以三等侍衛身份出來最低也是正四品的高級軍官,而且這些侍衛雖然在名義上只是大內侍衛,但是肩負責任重大,享受待遇很高,除了本身按照品級所得的俸祿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補貼恩賞,比這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整天都跟皇帝打交道,很有機會得到皇帝的賞識。

歷史中“神秘”的大內帶刀侍衛

和珅劇照

清朝有很多大官都是從侍衛出身的,比如索額圖 納蘭明珠 隆科多 肅順還有我們最熟悉也是最有名的大貪官和珅 ,所以對於八旗子弟而言如果能夠被選進皇宮當侍衛就等於踏上了一條前途無限的康莊大道了。拿和珅來舉例子,和珅在乾隆34年進宮當侍衛,三年之後升為三等侍衛,然後在乾隆40年就升級到乾清門侍衛 御前侍衛,第二年正月和珅就不當侍衛了,出任 戶部右侍郎 基本上就是現在的財政部副部長,這一年他又當了軍機大臣兼總管內務府大臣,然後十一月就已經是一品大員總管上三旗官兵事務。到了乾隆44年,和珅已經兼任十一項職務真正是權傾一世,這就是和珅從當侍衛為起點開啟了官運亨通之路。

侍衛們除了把門之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名為《晚清侍衛追憶錄》的書裡面就記載當時社會必須要遵守的紀律,比如:要識得文武百官,並完全背誦清朝的品級口訣,彰顯身份的口訣侍衛們要通宵達旦地背,如果搞錯得罪了朝廷中的貴人,別說工作可能小命都保不住。還有一些侍衛自己約定俗成的規矩,為了升職加薪圖個吉利,他們就經常往衣服上撒一些童子尿,意思就是取童子拜觀音之意想著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吉大利官運亨通。有一點很少人知道,侍衛上班前要先吃糖,桂花糖或者是槐花味的糖,讓嘴裡香氣撲鼻就算口臭也燻不到皇帝。

歷史中“神秘”的大內帶刀侍衛

有些朋友應該知道慈禧太后每頓飯要吃108道菜,看上去揮霍無度自己肯定吃不了,其實慈禧太后也就是吃了幾種菜,然後剩下的所有飯菜有兩個去處,一是賞給皇宮大臣,二就是宮廷侍衛。最後說說侍衛整天得給皇帝站崗放哨,在冬天還好,那麼夏天的時候有些人扛不住就得中暑,後來侍衛就想出了個把冰塊裝到豬尿泡裡揣進懷裡降暑降溫,這些表面風光的侍衛背地裡也有那麼多心酸事,讓人感嘆真是幹什麼都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