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农耕”,寻乡愁,话发展!

《焦作日报》市民观察团走进焦作市示范区文昌街道姚郭庄村


近年来,焦作市示范区文昌街道姚郭庄村发挥区位优势,在留住乡愁印记上做文章。先后投资120余万元实施了文昌街道民俗特色村街(姚郭庄)改造项目。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该民俗特色村街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前来玩赏,现已成为周边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在四城联创、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该村多次被市、区列入特色亮点村进行观摩,并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森林乡村、全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全市民主法治村等。4月1日上午,本报组织由市政协委员、大学教授、文化名人、热心市民代表等20余人组成“市民观察团”,走进姚郭庄村,品味该村浓浓的乡愁,共话美丽乡村建设。

倾听发展脚步

看“农耕”,寻乡愁,话发展!


乡村治理是大势所趋,发展农耕文化,留住乡愁印记是乡村治理的一部分。” 当日9时30分,文昌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文成向“市民观察团”介绍,姚郭庄村位于文昌街道西部,北依大沙河,南邻南洋路。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着力加强基层治理,着力整治人居环境,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谋划产业振兴。该村投资120万元积极打造民俗村街(姚郭庄)项目,建成了农耕文化墙,发展中原农耕文化,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欣赏。同时,依托姚郭庄乡贤文化馆,利用空闲老宅,打造村史馆及老年日照中心,修缮百年老屋;利用老物件、家训、家谱、革命先烈等材料和事迹,建设村史馆,帮群众留住乡愁。

“在留住乡愁的同时,姚郭庄村把‘抓党建促集体发展’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村‘两委’干部先后两次到济源花石村进行实地考察,邀请花石村支部书记现场指导,村集体投资70万元引进了‘嬉雪场’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筹建,即将投入运行。”该街道办事处主任何建军接着告诉大家,该村还结合示范区灵位渠水系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建设灵位渠水系休闲旅游带,以观光农业、葡萄采摘、民俗特色街区、休闲垂钓、农耕体验为主要内容田园综合体,努力打造一流的农业生态康养度假示范区,争创焦作市全域旅游新亮点。

感触浓浓乡愁

看“农耕”,寻乡愁,话发展!

随后,“市民观察团”一行来到姚郭庄村主街道,一面面文化墙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石碾、石磨、石磙、犁、耙、架子车、镰刀、钩、陶坛、缸、瓮、木门、木窗等镶嵌在青砖砌成的墙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徜徉在农耕文化墙前,“老”味很浓。鲜花、绿植、流水与一件件老物件和谐搭配,一个个小廊亭,既能休息,又能观赏旧时光……整条街都让人到感觉到整洁亲切,处处透着乡愁。记者看到,在每一个老物件的旁边都固定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一扫便能看到更为详尽的介绍。“看到这一件件老物件,就是读一本本农耕的历史,像回到了孩提时代的故乡。”人群中有“市民观察团”成员感叹道。

10时30分,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市民观察团”来到位于村委会对面的传统院落改造现场。据介绍,这里是一座百年老宅,最左边的老房子有百余年历史,准备改建成村史馆;中间是原来的祠堂,已经拆除,准备建成一半房子一半钢化玻璃的结构,做文化中心;最右边的房子有几十年历史,准备改造成幸福院,以后可以做餐饮中心。

走在村里的大街上,除了主街道的“老”味儿外,给人最的感觉干净靓丽。随行的该村党支部书记赵学强介绍,为让村庄整洁靓丽,姚郭庄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按照“五清五化”标准,高标准整治,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善。通过“人居环境农户积分兑换”“街长制”等制度的实行,借助“乡村大喇叭”广播广泛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在“四城联创”工作中,该村取得了全市城中村第五名的好成绩。市城中村(城郊村)治理提升现场观摩会在该村召开,受到全市关注,“街长制”已经在全市城中村推广。目前,姚村污水管网已经铺设完毕,污水直接流入城市主管网,实现了污水、雨水分离,成为全区率先实行整村污水管网改造村之一。全村保洁及生活垃圾清运已实现市场化运作。此外,该村还进行了外墙保温、气代煤改造,全村都用上了天然气,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共话诗和远方


看“农耕”,寻乡愁,话发展!

如何留住乡愁,怎样更好地发展?最后,“市民观察团”一行就此话题在该村村委会会议室进行了座谈。

“以保护为目的,将老物件镶嵌在文化墙上,让老人看着舒服,让孩子接受教育,让年轻人留下来拍照……” 姚郭庄村主街道设计师吴全真、吴中佩父子首先介绍了文化墙设计的理念:“集功能和美学于一体,考虑乡村美化与城市美化的区别,考虑人文关怀,突出展览价值、艺术值和实用价值,把文化墙建设成乡村文化的博物馆、展览场。”

“市民观察团成员”程峰说:“相信很多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今天来到姚郭庄村,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姚郭庄的做法响应了号召,传承了传统文化,增强了人们爱家、爱国的情怀。”他同时建议姚郭庄村扩大文化纵深,把主街道的文化氛围延伸到整个村,同时深度挖掘该村的炎帝文化,提升村里的文化品位,并在将来的乡村建设细节中突出“老”味儿。

“看到姚郭庄农耕文化保护工作提升了村里的文化底蕴,村里在这方面的创新走在了前面,这些好办法和好模式宣传、操作性都很强。希望下一步要加强与摄影家、作家等文化界的交流和联系,动员村里的文化人往深处挖掘村里的历史、文化。”“市民观察团成员”董世坤说。

“姚郭庄的文化建设打破了很多地方美丽乡村整齐划一的局面,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市民观察团”成员宋宝塘说:“不少地方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追求规模化和上档次,没有品位,没有做到从绿化到文化的提升,但从姚郭庄的文化墙上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市民观察团”成员许小平建议:“虽然村里每条街都用青砖、石头铺设不太现实,但可以考虑主要街道采用这些方法,以保证整个村里的文化氛围。同时,针对文化墙上老物件不能操作的情问况,希望在条件成熟时再搞一个实景,吸引年轻人现场体验,感受农耕文化。”

“市民观察团”成员许小平、邱大军、梁乃清等人则建议,在深挖乡村文化、留住乡愁的同时,在开发旅游全产业链方面多动脑筋,进一步留住人,带动经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