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軍閥中政治生命最長的

閻錫山,字百川,1883年10月8日生於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一個地主家。他6歲喪母,9歲入私塾,14歲輟學,1902年,閻錫山投考武備學堂,隔年被保送赴日留學,留學期間,他受到革命思想感染,加入了同盟會的軍事組織"鐵血丈夫團"。

晉綏軍是民國時期主要活動在山西、綏遠以及華北地區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以閻錫山為首。

果要論民國軍閥中誰的政治生命最長,閻錫山肯定是個有力的競爭者。他自辛亥革命爆發,便已開始活躍在民國政壇,歷經數次政權更迭,卻始終能牢牢把控山西省的政權,直至敗退臺灣,稱得上民國軍閥中的不倒翁。


他是軍閥中政治生命最長的


911年11月5日,閻錫山與吳祿貞在娘子關會晤,決策推翻清廷大計,決定組成燕晉聯軍。

其時,他們就已有共識:“山西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堡壘,將來中國萬一對外有事的話,海疆是靠不住的,山西要負很大的責任,所以山西這個堡壘,要好好佈置”


他是軍閥中政治生命最長的

之後,閻錫山在山西無不受北洋軍閥強大的勢力脅迫,並欲圖奪取之。民國時期對山西的國民教育,基層的政權建設,以及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制定了宏偉計劃。

與此同時,閻錫山提出了“民德、民智、民財”的三大施政綱領。閻錫山大抓了山西的各項建設,工業、農業、農田水利建設都有長足發展,尤其是軍事工業的兵工生產,成績更為突出。

有了這些比較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樣才有了抵擋北洋軍閥各派系的武裝進攻和北伐的成功。


他是軍閥中政治生命最長的

錫山精打細算,謹慎投機,如做生意一般,經營自己的地盤和軍隊,使得他能夠在波雲詭譎的民國政壇始終佔據一席之地。他對於山西省的建設和反抗日本侵略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這一點不容抹殺。但其反共擁蔣的倒行逆施,讓這個政壇不倒翁最終倒掉了。

他是軍閥中政治生命最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