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作者/嚴 俊 李昊澤

整理/白小心

圖片/源於網絡


今天,關於朱廣權和李佳琪直播的推送很多,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朱廣權不去做主播一類的問題。


但為什麼,你沒問,他為什麼不做“網紅”呢?

昨天簡單的和大家聊了一下啥是“網紅”,對於網紅每個人的認識和觀點不一樣,不過思想的多元正是文化精彩的源泉,也歡迎大家多多分享自己的觀點。


“網紅”本身不評判褒貶,存在即合理。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很多人肯定覺得,一個東西,一個人,一個餐廳,一個事件,我知道ta的時候,ta已經是“網紅”了。


但有沒有人想過,“網紅”是如何形成的?或者,是什麼樣的心理讓“網紅”機構有機可趁?我們是怎麼成為了粉絲,又怎麼為ta掏腰包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我們是“網紅”的造物者。

而我們創造ta的根源來自於我們的群體心理。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在特定條件下,一些聚集成群的人會表現出某些新的特點,我們的感情和思想會全部轉向同一方向,我們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群體心理。


網絡的交互性和匿名性等特質,使它作為傳播媒介可以更深層地滿足我們這些網友群體一些特定的心理需求。


互聯網營造的特殊傳播環境對網民群體心理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下面將結合互聯網的傳播特質,從“網紅”群體和受眾群體兩個方面,分享“網紅”現象中的群體心理機制。


今天的分享。

選擇了兩個角度:滿足和狂歡


01.

“網紅”不過是工具人

只是被我們使用,取得滿足而已。


“人們接觸媒介是為了滿足某種特定的需求,這類需求是特定社會和心理起源的反映,其來源指向的大眾傳播媒介或其他來源的不同媒體。進行接觸或參加活動後,由接觸造成需要的滿足及其產生的其他後果,大多是無意獲得的結果。”


我們會根據自己的慾望需求選擇傳播媒介,在使用的過程中獲得滿足。


“網紅”群體都具有強烈的表現慾望和心理訴求,“網紅”作為網絡大舞臺上的表演者在這場虛擬世界的狂歡中得到了不同程度和方面的滿足。


1.1 自我表現心理


中國網民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比起傳統的一代有很強烈的自我表現慾望。


“網紅”群體最顯著的群體心理機制就是自我表現心理。網絡上跨時空的互交使“網紅”在編碼的過程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動權,這使其可以向他人展現出現實中無法呈現的更加理想化的自己。


根據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提出的“前臺”“後臺”理論,在顯示器熒幕的後面,“網紅”可以對自己的形象進行塑造與管理,向他人呈現自己所希望的樣子,隱藏那些不希望向別人展示的部分,將一個理想化的自己通過網絡媒介傳播給廣大網絡受眾。


“網紅”通過這種傳播行為使自我表現的心理訴求在網絡世界中獲得滿足。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舉個例子。

你朋友圈裡為什麼那麼多人打卡網紅餐廳?

為什麼買東西很喜歡買某書推薦?

某某主播推薦的為什麼可以標稱商品標籤?


1.2 情感釋放心理


人類是具有社會性的情感動物,自身帶有尋找記錄生活的方法與釋放情緒的心理訴求。


從早期的日記到如今的微博、推特、朋友圈等,個人情感的釋放在社交媒介日益盛行的推動下被擴大。


“網紅”就是突破現實社會的條件限制,通過網絡平臺公開自我情感並釋放到最大化,從而推動傳播主體的自我交流以及對於“網紅”來說很重要的與受眾的人際交流。


“網紅”這種“自曝式”的行為可以說更偏向於“本我”狀態的個體在虛擬世界中尋求情感釋放心理的滿足。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舉個例子。

為什麼有人喜歡看韓美娟?聶小倩?

為什麼那麼多人轉發郭老師?

為什麼那麼多人去看挑戰類開箱類的UP主?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雲養貓?雲養狗?


1.3 利益追求心理


“網紅”追求的利益包括精神利益和物質利益。


“網紅”追求的精神利益就是要在這種“人造自然環境”中得到身份的認可。在物質利益方面,“網紅”近年來在經濟領域表現出的潛力不容小覷。


“網紅”經濟從狹義上理解就是“網紅”向龐大的受眾群體進行定向營銷,將受眾轉化為購買力。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除了“網紅3.0”代表Papi醬在2016年獲得1200萬元融資外,“網紅”快速獲取暴利的例子屢見不鮮。再舉點例子,往大了說,李佳琪一場直播一套房,往小了說,不帶貨的郭語老師,一場直播也是幾乎是你一個月的工資甚至更多。


同時,很多人也會發朋友圈說:今天參加了幾個億的項目。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想成為網紅的原因,可以割韭菜,賺快錢。


反過來,通過“網紅”你買到了折扣,也是一種利益追求,所以今天的爆款你買了麼?


02.

“網紅”是場Party

我們戴上假面,狂歡其中。


狂歡理論最初由蘇聯著名思想家巴赫金提出,國內許多學者發現網絡狂歡與狂歡理論具有緊密的關聯,網絡傳播的自由性、交互性與虛擬性都與狂歡節的全民性、儀式性和平等性相契合。


有學者將“網絡狂歡”界定為網絡空間中出現的一股不分等級、全民參與、自由度高、快樂至上的狂歡化浪潮。而龐大的受眾群體就將這種狂歡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


2.1 從眾心理


“網紅”現象中受眾群體的狂歡行為有很明顯的從眾痕跡。


網絡信息的泛濫帶來了受眾的意識迷失和不安,自身素質的限制和不甘落伍的心理使受眾容易因為從眾心理而選擇相信他人的思想觀點並迅速傳播開來。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產生從眾心理的重要原因是認為他人的行為往往可以給自己提供需要的信息,而選擇從眾是因為相信他人的判斷比自己更準確。


在網絡中持有相同觀點的網民群體凝聚力很強,其中的一些意見領導者可以輕易地控制輿論的導向,再通過一系列的人際傳播後獲得更大的事態宣傳效果,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


例如,之前講過的,網紅奶茶的排隊,你是真覺得好喝,值得排幾個小時麼?


2.2 情緒宣洩心理


現在的社會正處於一個轉型的階段,人們承受著來自就業、生活等多方面的壓力,有著強烈的尋求情緒釋放出口的慾望。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情緒得到了空前的釋放,且情緒一旦在網絡上找到合適的宣洩出口,就會迅速傳染給其他受眾。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在“網紅”現象中,受眾可以在評論區肆意宣洩情緒,再經頗具共識的由頭聚集成群體,擴大情緒宣洩的影響力。


不管是批評,還是稱讚,“網紅”由這些評論搭成的階梯走上人氣高峰。


有句話叫,黑紅也是紅。

寶媽看媽媽主播是不是,更有吸引力?因為,你們的情緒可能更能共情。


2.3 獵奇心理


受眾對一些“網紅”事件的熱烈追捧其實是出於自身的心理訴求,主要原因是獵奇與窺私心理。


人們在物質世界裡得到的極大滿足帶來了精神世界的不滿足,現代人對未知的東西都充滿了極大的好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人們便會對未知的他人生活產生一種好奇和窺私的慾望。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有些人甚至以八卦或窺視他人隱私的方式去緩解自身的壓力。


所謂有需求才會有市場,“網紅”就是利用了受眾這種好奇心理來製造熱點話題,並樂於把他們相對誇張的一面展示出來,或是製造怪異的關注點來滿足受眾群體窺私和獵奇的慾望,來達到自己擴大宣傳的目的。


2.4 草根文化情結


“網紅”現象作為一種傳播現象,它的發展與特定的文化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繫。


在提倡個性化的21世紀,草根文化有了逐漸成為大眾熱捧文化的趨勢,這在傳媒領域尤為明顯,很多影視媒體都選擇去迎合大眾文化。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網紅”就是普通受眾選出的草根偶像,其之所以會湧上浪尖正是普通受眾推浪的結果。


這種主流文化與草根文化的衝突、主流文化與受眾價值觀的矛盾反而刺激出受眾的訴求欲,渴望去表達“草根”身份的價值觀念。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看到這裡,你能回想你是怎樣開始關注一個“網紅”麼?

有類似的心理活動麼?

留言、評論歡迎大家多多分享。

關於“網紅”的心理機制,今天也是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多多的分享自己的想法。

明天我們聊聊“網紅有害”,如果感興趣,記得關注我。


本期主要參考文獻

[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葉虎,《巴赫金狂歡理論視域下的網絡傳播》

[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以]卡茨·布拉姆勒、格里維奇:《個人對大眾傳播的使用》

龐弘,《人的解放與人的拘禁——對“網絡狂歡”現象的馬克思主義解讀》


“李佳琪&朱廣權”只是工具人丨我們是“網紅”造物者

— END —


這裡是

Now Accept Myself

現在起

認定自己,懂得自己,悅納自己

愛你,麼麼噠~~


獲取更多精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