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技戰“疫”記:為“火神山”“雷神山”安裝“智慧大腦”

武漢火神山醫院10天建成,塊頭更大的雷神山醫院也迅速完成交付,“中國速度”驚豔世界!除了網友們“雲監工”上看得見的硬件設施外,這兩家醫院的軟件系統也相當“硬核”。

特別報道《硬核科技戰“疫”記》今天推出第二篇,記者帶你一睹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安裝智慧“大腦”的湖南“青年突擊隊”的風采。

硬核科技戰“疫”記:為“火神山”“雷神山”安裝“智慧大腦”


硬核科技戰“疫”記:為“火神山”“雷神山”安裝“智慧大腦”
  • 東華醫為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地區主管胡偉,在火神山醫院現場維護系統運行

作為武漢收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最多的兩家醫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共有2500張床位,開設了感染控制、放射診斷等多個功能科室及病區,每家醫院的信息管理系統都包含數十個子模塊。

像這樣複雜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一般建設週期為3個月,短短10天就要完工,在全球沒有先例!

接到這項緊急任務的東華醫為科技有限公司,打破常規,僅用6小時就組建起了一支300人的“青年突擊隊”,前方60人負責現場安裝測試,後方240人提供遠程支援。

其中,公司湖南地區所在機構先後派出了9名“80後”、“90後”軟件工程師,他們克服各種困難奔赴武漢。

東華醫為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地區主管胡偉告訴記者: “同事張鵬是在他的妻子要臨盆的時候投入到這個項目建設的,2月12號,他們的崽也出生了。張鵬發朋友圈說,雖然沒有看到你的出生很遺憾,但是對你的愛不會少一丁點。我覺得這是一個偉大的男人,他的妻子也是一個偉大的母親。”

硬核科技戰“疫”記:為“火神山”“雷神山”安裝“智慧大腦”

1995年出生的朱志威,是湖南派往武漢團隊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年紀輕輕的他,曾經為多家三甲醫院搭建信息管理系統。他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將兩家醫院各30臺檢驗儀器與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相互連接。

由於儀器分別來自不同廠家,信息傳輸方式各不相同,為了確保系統精準檢測,朱志威得想辦法讓這些儀器相互兼容,迅速識別蘊含病人信息的條碼,並“讀懂”醫囑。那段時間,為了趕工期,他常常在電腦前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

他笑著說,除了口罩,黑眼圈也是他當時的工作“標配”:“條碼是唯一的,只代表特定病人的標本,如果條碼出錯的話,獲取的結果會不準確,導致醫生判斷出現誤差。寫一種儀器的接口代碼大概需要4小時,寫完之後還要拿去儀器上測試,要反覆修改。”

硬核科技戰“疫”記:為“火神山”“雷神山”安裝“智慧大腦”
  • 雖然是湖南團隊中年齡最小的一個,“95後”的朱志威(左一)在解決技術難題上也是個“扛把子”

挽救新冠肺炎患者生命,分秒必爭!湖南這支“青年突擊隊”除了搭建基礎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還需不斷創新,優化系統,提高效率。為此,他們蒐集了大量新冠肺炎診斷和治療數據,為一線的醫生開發出了一套能隨時查閱的“新冠肺炎知識圖譜”。

東華醫為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地區主管胡偉介紹:“我們都是主動去找事情做。我現在登錄的就是我們給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研發的系統,在‘診斷錄入’裡面,我們做了一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知識圖譜。這裡有一些病情的表述、流行病學的特點,包括怎麼做檢查、診斷的依據是什麼,一般的藥物,還有一些現在流行的比較好的治療方案,寫得比較好的文獻都會放在這裡。醫生可以直接瀏覽,方便醫生了解病情,加速診療。”

同時,依託“青年突擊隊”開發的手持移動護士站,護士在病房裡就可以完成病人生命體徵、醫囑執行情況等信息的錄入,不僅節省了時間,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護士們的工作強度,穿著防護服的護士再也不必在病房和護士站之間來回奔跑。

硬核科技戰“疫”記:為“火神山”“雷神山”安裝“智慧大腦”


硬核科技戰“疫”記:為“火神山”“雷神山”安裝“智慧大腦”
  • “新冠肺炎知識圖譜”、“手持移動護士站”等最新診斷系統和設備,亮相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武漢雷神山醫院護理部幹事李奕:“我們不用再專門回到護士辦公室去處理醫囑,可以隨時在這個手持的護士“掌中寶”上,快速地檢查、核對相關的信息,騰出更多時間為病患在床頭服務。”

經過這群年輕人的日夜酣戰,火神山、雷神山兩家醫院的醫療信息管理系統如期部署完成,目前已平穩運行超過兩個月。已有超過3000名新冠肺炎患者,在兩家醫院醫護人員的高效診治、精心護理下康復出院。

東華醫為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地區主管胡偉說:“人生難得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此時不付出何時付出?我們都覺得是一個非常有意義、我們今後可以給我們的子女去講的事情,讓我們一生都會銘記的事情。”

記者:程錦

硬核科技戰“疫”記:為“火神山”“雷神山”安裝“智慧大腦”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湖南電臺“馬欄山新聞”頭條號↓↓↓

硬核科技戰“疫”記:為“火神山”“雷神山”安裝“智慧大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