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媞:一针一线,穿越千年而来

背靠着马鞍池公园的一池湖水,温州工艺美术大师楼格外安静。

上午9点,穿着一件淡色开襟旗袍的林媞,正与一众刺绣姐妹们一起,手指在工棚架上上下翻飞。远远望去,整个工作室俨然一道美丽而温婉的风景。

林媞正在绣的绸缎上,是一只展翅欲飞的白天鹅,刚刚绣上了几片羽毛。“从2018年开始,绣这只白天鹅,耗时半年多了。一共绣两幅,一幅展翅,一幅收毛,各有千秋。”

林媞说,刺绣是需要安静的,慢工才能出细活。

人物 | 林媞:一针一线,穿越千年而来

异样风采

瓯绣的前世今生

千百年来,瓯绣主要存在于民间。上世纪50年代温州成立了瓯绣厂,主要生产装饰品和生活用品,如枕头、被套等,大量产品销往国外。70年代,瓯绣厂和冶金厂一起被称为温州“大庆式”企业。

林媞的母亲以前在瓯绣厂上班,林媞16岁那年入厂学刺绣。寒暑更替,算起来,林媞从事瓯绣已有40多年了。

“当时在企业单位里当学徒,白天要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很多人都回去休息了,我还会留下来学习绘画和刺绣知识,”林媞说,学习瓯绣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所以她除了掌握刺绣技能以外,还很注重美术知识的学习。当时教刺绣的是张仲纲先生,教绘画的则是张国民先生。张国民即后来的温州瓯绣艺术研究所所长。

林媞很庆幸当年花了大力气去学基本功,虽苦,但值得。

“那个时候晚上都要绣到半夜12点,很有滋味,也不知道累,经常忘了时间。”林媞说,当年在瓯绣厂工作很自豪,会刺绣的人被称为“大家闺秀”,每个月收入也不低,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若要较全面地掌握瓯绣手艺,一般需要三四年。林媞16岁进入瓯绣厂,20岁出师,前后4年时间。出师那年,她到苍南桥墩收徒授艺,教出了六七十名徒弟。因加工产品需要,当时她所传授的只是瓯绣基本功,所以只用了半年时间。

从苍南回到温州后,林媞开始创作艺术性比较强的瓯绣作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她的手艺和艺术修养有了很大提高。当时有一幅她参与创作的瓯绣作品《十二金钗》,在香港展览时反响很好,那幅作品4米长、1米高,卖出了30万美元的高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瓯绣一度衰落。林媞也被迫改行做生意。放下手中的绣花针,心里其实很舍不得,一直惦记着自己从事了十几年的刺绣手艺。

直到2001年,温州成立了瓯绣艺术研究所,通过参展、宣传、研究、创作和销售渠道的重新拓展,瓯绣重新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政府也很重视瓯绣的保护和发展,给研究所拨了不少经费。

《雄鹰奋发》,炯炯有神

瓯绣工艺风格独具,一直以来广受喜爱,曾有大量产品销往东南亚的风光时期。瓯绣在人物方面的工艺尤其独到,大多是一些民俗中的人物,如财神爷、八仙和三星(福禄寿)等。苏绣也很著名,但瓯绣的人物工艺,就更有独到之处。这除了与做瓯绣设计的画家有关,也跟瓯绣的针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人物 | 林媞:一针一线,穿越千年而来

夏日小景

林媞说:我在十七八岁掌握了基本针法后,先从绣最简单的图案开始。比如《八骏马》作品,就先从绣草地开始,慢慢地才绣枕套上的一些图案。

“凡事都有个过程,当你熟悉了针法的运用以后,才能达到传神的地步。”瓯绣常用到的针法有平针、斜针、层层咬和稀针等,刚开始学的时候手经常被刺破,针拿手上运用不灵活,蛮吃力的。熟练掌握了瓯绣基本功后,自然而然就会开始强调作品的艺术性。

瓯绣是在画作的基础上,运用刺绣工艺创作而成。其中一幅90厘米长、70厘米宽的代表作《雄鹰奋发》,林媞花费了40多个工时创作而成。

林媞说,创作一件瓯绣作品的基本步骤:在刺绣之前,先由画家画出画稿;再将画稿放下面,绸缎放上面,一起安置在花棚(刺绣的一种工具)上,底下照灯光,临摹下来;然后按层次来刺绣,先绣松树,再绣老鹰。

“你看,松树干和叶子看上去好像只有一种颜色,但实际用了20种颜色!丰富的用色,其实都是为了使松树更有层次感。”为了便于理解,林媞拿出一根线,用长指甲轻轻分出1/8根线,挑给记者看。的确,1/8线看上去已经很细很细,需要凑近了才看清。

在这件作品中,老鹰的爪子、嘴巴、眼睛和羽毛比较难,当然,最不容易的还是绣“眼神”,所以往往是在一天中的清晨,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刻来绣这一部位。所谓形神兼备,有“形”还得有“神”,作品里的人物眼睛是否传神,往往很能反映出刺绣者的水平。

在中国画论里有“意到笔不到”的说法,瓯绣的虚针法也有相似的道理,称之为“意到针不到则活,针到意不到则死”。这就要求具有较高的刺绣水平和个人素养才能达到这一种艺术效果。

学艺,也授艺

1988年和1999年,林媞两次代表瓯绣艺术界参加世界博览会。2001年,作品《锦羽迎春》参展杭州西湖博览会,获得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这是目前瓯绣从艺者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人物 | 林媞:一针一线,穿越千年而来

锦羽迎春

从2002年到2006年,林媞先后又有《双鹤凌云》、《春风舞蝶》、《群鹰翔集图》、《御风行》、《金鸡报平安》等作品荣获多种大奖,她本人也在2006年被评为省工艺美术大师。

对于这些成就和荣誉,林媞很珍惜:“我只是一个刺绣手艺人。其实还有许多瓯绣工作者的作品比我的要好。我希望,瓯绣从艺者能继续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也希望这门宝贵的艺术能重新迎来一个春天。”

现在,尽管腰部有劳损,但林媞每天还在坚持刺绣,“现在温州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比以前更好了,山美水美,我就有了新的设想,拍一些温州本土的照片,比如天鹅,来刺绣。因为摄影题材不同,技法也不同。”

除了每天刺绣,林媞还着力于培养新一代学生的技能。

“从掌握瓯绣技艺到授艺给学徒们,是我更加灵活掌握瓯绣技艺的一个阶段,对学艺和授艺的吐纳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创作瓯绣作品简单说要强调三个要素:一是技术,二是艺术,三是要为人们所接受。在授艺时要强调的依然是这三句话,只是‘要为人们所接受’的意思和前者不同。前者是作品风格,后者是你要传授给徒弟的瓯绣知识。为了让徒弟们更快更容易地掌握瓯绣知识,我花了不少时间,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明白易懂。”

“我从二十几岁就开始带学生。这么多年,学生对刺绣的爱好是有的,但传承很成问题,”林媞说,绣精品是要花很多功夫的,学生一般在学了一段时间后,看到坚持很难,又赚不到钱,绝大多数就都转行或者放弃了。

专心刺绣,呼唤文创

现在政府鼓励企业做好衍生产品,比如说把瓯绣做成工艺品、装饰画、花瓶、抱枕、旗袍等等。

“瓯绣还是要做精品,但手工价格很高,之前有厂家来谈合作,但是没谈下来。”林媞说,瓯绣传承面临的问题很严峻,最好有一个企业,品牌合作,大团队,来支撑办展、宣传等一条龙的品牌销售渠道。

“这些年我们的创作题材从传统花鸟、人物,逐步向本土风光发展,推出温州本土特色伴手礼。”说话间,林媞拿出了研究所大师们创作的江心屿、雁荡山和楠溪江风光主题的瓯绣工艺屏风摆件,色彩绚丽,针法细致而又紧密地展现瓯越山水。

人物 | 林媞:一针一线,穿越千年而来

观音坐思图

“瓯绣从刺绣到展示到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形态,要是能够完整地在温州恢复、形成,那本身就可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林媞认为,瓯绣不应该局限于景区伴手礼,可以通过绣坊的打造,让这项非遗技艺更加鲜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在林媞看来,瓯绣想效仿苏绣崛起,必须先解决第一步传承问题。

“雁荡山屏风的双面绣,没有十年功夫是绣不出来的,市场售价2000多,刨去成本,能够自给自足都很困难。”林媞说,瓯绣是个“大器晚成”的手艺活,要具备国画、油画、水彩画等多方面的积累,学三五年只学到皮毛,大多数年轻人很难坚持。

与出师慢相对应的,是挣钱难。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这门手艺后继无人的问题。林媞说,学习瓯绣手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精就更不容易。

专心来做这个艺术是很吃力的,你想想,哪件作品不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所以需要耐心,要有真正热爱这门艺术的人来学才行。如今研究所里共有十几名大师,维持运营基本靠出售作品所得,无法给徒弟开工资。留在这里的学生只剩下三名,大多依靠家里支持。她们又能坚持多久呢?

林媞以她的一幅《枝头春闹》为例,解释说,这幅作品的底稿为温州著名画家叶玉昶绘制,两只火红的绶带鸟站在桃花枝头,纤毫毕露。为了让绶带鸟更加逼真,林媞将红色丝线分成32丝,层层绣入。

这样的作品需要花费三四个月、每天6小时不停歇地绣,无论是工艺水准还是时间成本,都注定了大师之作的价值不菲。然而随着市场的萧条,不少优秀的作品只能堆积在研究所内,等待收藏家的光临。

“瓯绣传承,需要创新,需要走进生活。”林媞说,她希望瓯绣不仅仅成为游客市民驻足欣赏的藏品,而是最大限度地出现在生活中,成为抬眼可见、伸手可及的日用之道。

人物 | 林媞:一针一线,穿越千年而来

林媞工作照

近几年,以故宫为首的非遗文创东风盛行,这些热销的服饰、瓷器、书画、首饰、零钱包、雨伞、箱包、领带等,背后都有着强大的文创团队的支持。

“只要给我们设计图,我可以保证,瓯绣能做得更精致更好。”林媞说,瓯绣完全可以做出花样来,但目前需要有专业人才,负责从创意形成到产品设计,寻找现代生活需求和瓯绣技艺的契合点。让瓯绣真正拓宽产业链,走进寻常百姓家。 



【大师简介】

林媞,女,1959年出生,浙江温州市人。第三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首届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瓯绣传承人,中国刺绣艺术家,浙江省细纱刺绣十大名师,温州市第七、第八技术拨尖人才,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瓯绣研究所所长。

2001年,作品《锦羽迎春》获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瓯绣作品《海韵》获杭州西湖博览会和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业品博览会银奖;2007年,《国色天香》获 首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金奖;2008年,作品《蕉阴诗韵》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