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秦九論——觀看電視劇《大秦帝國》有感


前陣子連續看完了《大秦帝國》電視劇,心裡有不少波浪。取題“強秦九論”,改為“觀秦九論”,略談心想。

1.秦代,對大多數國人來講是個謎,這一次從頭兒開始,通過電視連續劇這個媒介來試著解謎了----這很能提起大家的興味。秦朝既是輝煌之時,亦是中國之始。

觀秦九論——觀看電視劇《大秦帝國》有感

2.在下乃是秦人,對這些歷史自然更有興趣,似乎比大明、清朝感覺還要親切。陳倉、郿縣、櫟陽、咸陽都是現在陝西省內的地名,至今仍然在用。(陳倉是02年時把原來的寶雞縣更名為陳倉區,劃入寶雞市區;著名的太白山、太白酒都在陝西眉縣;櫟陽在西安閻良,渭河以北,離兵馬俑不遠,咸陽就不必說了。)

3.劇中氛圍緊張,劇情跌宕,扣人心絃。特別是一開始就展現了當年那種周室衰微、諸侯紛爭的場面,刀光劍影比武俠更現實。亂世的模樣一清二楚,在這種背景下,秦人的堅韌、勇猛、好勝、團結更加突顯,讓人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關中歲月。

4.兩個亮點:一是整體的畫面、色調渲染出了秦國的遙遠、奮爭,秦人的執著、不屈;“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意會了)

5.人物形象突出,個性明顯。秦孝公大義、忠直、寬厚,商鞅大智、功業心強、剛正不阿,讓人望而羨之。

6.秦人的勇武、剛正、團結,在今天來看很有特性,或許有些東西我們正在缺失。一個國家必須散發一種正幹、向上、公義的氣息,這樣才會有希望。

7.衛鞅一人之身,換來了變法的成功,秦國的富強,華夏的統一以及其個人事業的輝煌,是此劇最大的深意所在。我們為受刑的衛鞅遺憾,又為他高興。古往今來,有多少國家曾試圖改革變法強大,又有多少最終破產失敗,商鞅變法,千古一奇。我們今天的國情可以說和晚清的變法改良結果有很大關係,對照近鄰日本,一切都就看清楚了,讓人深思。……此書有六部,可以說看到第一部最後一集,後面基本上就不用看了,因為大秦的謎底大致輪廓已然微現了。

8.任何作品都不可能潔白無暇,此亦同。如眾人老是異口同聲,有些情節處理的不是很自然、協調。估計大多數觀眾也都看出來了。

9.一個民族靠文化生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只能依靠先進的持續改進的制度發展。觀完審視現實,改革40年,解放70年,今後中國怎麼發展,或許這部歷史劇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祖先的先行考量。

特別是土生土長的秦人,更為秦地今日的落後、閉塞、陳固而赧顏,但願 秦時明月漢時關,秦國再度出新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