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視頻上的“較真”,僅僅是想要“蹭熱點”嗎?

如果說2019年是中國內容產業集體“視頻化”的一年,那麼到了2020年這種“集體視頻化”已經從趨勢發展到大環境,內容產業的玩家們在完成了視頻技能的基本鋪設後,開始更加深入地探索“視頻+原有內容積累”的可能性。


比如知乎。4月1日愚人節,知乎放出了一塊叫做“B乎”的頁面,引導用戶們進入一個以視頻內容為主的“知乎B面”。


微博在視頻上的“較真”,僅僅是想要“蹭熱點”嗎?


雖然愚人節之後已經在知乎的產品內找不到“B乎”的入口,從名字上看上去也很像是在“玩梗”,但考慮到“值乎”等許多後來真實存在的產品,都有過這麼一回“愚人節玩梗”的經歷,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知乎的確在正經地考慮這樣一個更純粹的視頻項目。


同樣大動作的還有B站。3月23日,B站宣佈AV 號升級為“BV 號”,由隨機生成的字符串代替站內視頻原有的固定數字編號,視頻編號容納量擴充到了8位數。


微博在視頻上的“較真”,僅僅是想要“蹭熱點”嗎?


結合新年以來羅翔老師等現象級網紅的出現,以及“大咖計劃”等大的內容孵化項目,B站內容版圖擴張的決心可見一斑。


而相比起知乎和B站的大刀闊斧,微博則更能體現新環境複雜性。


一方面,與此前歷次的熱點發展,在本次疫情期間(包括近段時間來一系列的各種美股熱點)中微博仍然扮演著“主舞臺”的角色。從新聞的曝出,到輿論的參與,再到輿論關注升溫下事件的發展趨勢,微博仍然有著充分的定義作用。但另一方面,發揮這層定義作用的載體已經逐漸從“圖文”擴大到了“視頻”。


比如在瑞幸事件中爆紅的視頻《瑞幸咖啡是如何暴打資本主義的》,在微博的播放量達到了4400萬+,單條微博的互動量45萬+,為半佛仙人帶來了帶來將近100萬的漲粉。還有疫情期間的網紅“蜘蛛猴麵包”、“協和醫院Do先生”,短期內完成了超過300萬增粉的快速成長。


微博在視頻上的“較真”,僅僅是想要“蹭熱點”嗎?


當然嚴格來說能夠進入這樣的發展節奏並不意外。從之前視頻社區的進場,再到今年的視頻星計劃,許多細節都在直觀地表現著微博做視頻的決心。但問題是,對於微博這樣媒體屬性更強、內容載體本就豐富的平臺來說,向視頻內容傾斜到底能給平臺帶來多大的提升?


尤其是定位垂直領域的發展策略後,視頻能夠為微博的潛力兌現添上那把急需的火嗎?


作者 / 指北BB組 盧其諳


集體視頻化,還是視頻專業化?


史裡芬火了。


雖然微博認證是“微博vlog博主 知名搞笑幽默博主”,但看過他的視頻後非要為其內容歸類的話,或許“旅遊+測評/探店+搞笑”三個方向的疊加,才能大致概括史裡芬內容的精髓。


微博在視頻上的“較真”,僅僅是想要“蹭熱點”嗎?

(微博簡介可以充分說明他的內容複製程度)


和一般的旅遊博主、測評博主不同的是,史裡芬的目的地主要在河北省或其他非一線城市,測評的東西呢一般人也買不起,主要是當地帶有奇幻色彩的景點和建築。


“選品”本身就帶有濃烈創作者色彩——平時無人問津的冷門景點,通過他一定的知識背景輸出和幽默的視頻化語言,這些帶有中西文化“融合”色彩的建築,“霍格沃茲河北分校”,“河北耶路撒冷”,“長沙萬家麗”不僅成為了他的創作標籤,也成為了網絡熱議的話題。


通過觀察、呈現城市之間發展差異的史裡芬,收穫了大量的關注,僅在微博一個平臺的粉絲量就達到百萬級,單條視頻的播放量也在500萬以上。用比較流行的行業媒體話術來形容,史裡芬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現象級視頻博主”了。


但另一方面,史裡芬的內容其實並不符合人們曾經篤定的“視頻內容傳播規律”。


在此之前,在包括微博在內的大部分視頻內容生態裡,生活方式、美妝、專業評測等內容佔據了平臺主要的瀏覽量。以此人們形成的一個固定認知是:這些門檻較低的泛娛化內容對於創作者來說操作難度小、投入成本更小、更適合量產,再加上受眾面積廣數量大,流量回報最理想的選擇。


平心而論,這樣的理論並沒有錯。大量的低門檻視頻內容,為微博的視頻垂直化進程鋪設了一定的流量基礎。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像史裡芬一樣通過“破圈題材+優質內容”獲得關注的專業創作者越來越多,某種程度上也是依託於這種“密集流量模式”完成了對視頻受眾的必要教育過程,才有機會以更復雜的視頻語言來完成傳播。


但問題在於流量更大的意義是資源,並不是目的


想要形成一個良性的內容生態內循環——有優質的內容產生、有良好的受眾互動、有建設性的氛圍推動——需要內容平臺在完成了流量的初始積累後,繼續思考內容上的可能性,來完成“流量”到“受眾”再到“生態參與者”的身份轉變。


因此很大程度上,集體視頻化的背後,是一次平臺對視頻作為內容載體的再次思考:視頻內容的意義如果不止於流量,那麼它們與圖文內容相比最大價值到底在哪裡呢?


另一方面,其實“視頻”本身也需要思考這個問題。


互聯網產品及內容形式的迭代,始終和線下設備的升級發展分不開。2010年,微博誕生之初,大多數用戶只能靠PC網頁端發送文字,但隨著智能機的普及,微博用圖片+140字短消息的內容生態,成功佔據即時消息發佈和互動市場。


而視頻內容從PGC過渡到UGC,背後的邏輯也是一樣。智能機佔據移動設備主流市場後,結合社交媒體流行的趨勢,廠商在不斷優化產品功能的過程中,將手機攝像頭的質量列為了最重要的賣點,先是在像素上不斷做文章,再不斷添加只有專業攝影設備才具備的各種功能;最新的趨勢是一部手機多攝像頭,為消費者提供更廣闊的創作空間。


設備質量上去了,拍攝成本也就相應下降,再加上短視頻產品的火熱,配合曾經高門檻的視頻後期技術,逐漸簡單化、親民化。在這種大背景下,不少視頻紅人一炮而紅、越來越多的MCN機構入場,也給了更多創作者希望,紛紛投入視頻內容創作的熱潮中。


這也直接導致了在視頻內容創作的前期,市場呈現出一種全民Vlog、全民UP主的無序競爭狀態,低門檻的內容一窩蜂上線,但精品的卻屈指可數。雖然優質視頻不多,但還是讓一大批網友養成了線上消費UGC視頻的習慣,這也為目前視頻專業化趨勢打下了一定的受眾基礎。


而視頻內容在經歷了最初的爆發式增長後,在面對大量同質化的內容時,受眾難免會逐漸產生審美疲勞,對於專業優質內容的需求也逐漸清晰明確。


於是在2018年前後,行業實際上是有過一次自我進化的,一批專業視頻內容也應運而生,UGC模式又開始逐漸往UPGC進行過渡,即在技術全民下沉之後擁有了PGC對等的技能儲備,又保留了UGC式相對自由、草根的創作思路。


嚴格來說這次自我進化充滿著“自救”意味。正如指北BB組在《人民需要新的短視頻平臺》一文中講到的那樣:一旦行業資源大量被“針對於算法”的低質內容所攫取,而平臺基於競爭壓力在短時間內又不得不向流量妥協,那麼必然會出現兩個趨勢


一個是行業逐漸失活、劣幣驅逐良幣,產出內容逐漸僵化;另一個是不斷消耗市場的體驗感與耐心,從而被錯位地定義了存在的價值,壓縮的整個行業的潛力。


總之在一輪行業各方參與者的集體思考後,目前畢竟統一的認知是:


相較於文字+圖片這種較為平面、偏向於“記錄”的方式,視頻在剪輯、畫面設計、後期特效上有更大的創作空間,更利於專業內容的“具象化展現”,並基於這種“具象化”更適合幫助專業性的內容“傳播”。


比如靠講5G傳輸技術一戰成名的大學生博主何同學,就是一個在視頻語言上讓受眾驚喜不斷的創作者,他的出圈視頻,利用了多種拍攝手法和後期技術,更形象具體的傳遞了專業內容,讓不同受眾能夠消化和接受。


專業視頻博主:微博最需要的柴火


再來具體聊聊微博的視頻野望。


正如上文所說,如果我們將“微博垂直化”這個戰略理解為“微博希望其平臺上的內容不僅僅為流量服務,而是在領域內有所建樹,獲得足以出圈的影響力,成為形成更加良性的內容生態”,那麼這個野望實際上是與“視頻專業化”的本質訴求是契合的。


因此對於微博來說,更直觀的問題其實是如何找到這些有能力生產專業化視頻的博主,或者為博主們搭建一個合理的成長渠道。


當然我們已經能夠從很多跡象上,看到微博這個趨勢的出現。並且這個趨勢在2020年年初完成了一次加速。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武漢封城,全國上下閉門不出減少人口流動。來自武漢視頻博主“蜘蛛猴麵包”在微博上連續更新了系列視頻《武漢日記》,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吸引了全國網友的關注。城市志願者、醫護人員、感染者、在武漢的外國人等等都是他鏡頭下的素材,而他的視頻,除了成為疫情期間網友們瞭解武漢現狀的窗口,也為本來專注旅行視頻製作的他,成功漲粉300萬以上。


微博在視頻上的“較真”,僅僅是想要“蹭熱點”嗎?

(他的內容甚至得到了央視的認可)


只是遇上疫情這種重大公共事件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更多視頻內容創作者,則懂得審時度勢,結合自身優勢,搭配熱點事件,迅速產出優質內容,用內行視角幫助外行網友們剖析事件根本,成功出圈。


比如,三月份鬧得沸沸揚揚的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指控,不少視頻博主也針對此事迅速給廣大網友奉上了專業的視頻解析。博主“半佛仙人正在裝”基於一直以來對瑞幸的瞭解和關注,詳細梳理了關於瑞幸被指控前因後果,製作發佈了《瑞辛咖啡是如何暴打資本主義的?》視頻,為看熱鬧的網友們上了一堂淺顯易懂的財經課,收效反饋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這條視頻,為這位原本粉絲量20萬左右的財經領域博主帶來了4400萬+的播放量,45萬+互動量還有將近100萬的漲粉。要知道,這條視頻發佈之前,博主過往的財經作品播放量都沒有過百萬,互動量也非常一般。


同樣搭上瑞幸這個熱點的博主還有”Qubit哈哈哈“,粉絲量只有2萬+,但單條視頻的播放量達到176萬;”real厲害財經“,粉絲量3萬+,單條視頻播放量達到81萬……


實際上,微博很早就開始著力打造視頻業務,2017年上線的微博故事功能為用戶開闢了短視頻社交通道,2018年底上線了視頻社區功能,PC網頁端和移動端都設立了專門分區。三年的經營扶持,自帶流量和資源的微博在視頻內容上構建的規模已經初見雛形。


面對用戶視頻消費行為的迅猛增長,微博結合平臺特徵明確了業務定位,首先繼續鞏固自己在圖文時期積累下來的媒體、IP、熱點等流量型視頻領域的優勢。


同時,擴大對垂直作者的流量和資源扶持,以重點增強在PGC視頻上的競爭力。2019年第四季度,微博完善視頻社區內容體系,向用戶提供差異化內容及服務,12月微博上消費垂直PGC內容的日均活躍用戶規模環比提升近30%,視頻消費時長環比提升40%。


而2020年初的疫情+瑞幸兩個大事件催生出的專業內容,不僅指出了未來視頻內容的大趨勢,更是為蓄勢待發的視頻業務再添一把火。


結語


在PGC業務風頭重新蓋過UGC業務時,機遇和挑戰也隨之而來,作為創作者,一定要延續圖文時代的運營方式,一刻不放鬆:在已有的成績上,繼續堅持保持好自己內容方向上的垂直性,風格要鮮明,產出要穩定,避免隨波逐流。同時在考慮平臺互動調性的基礎上,內容加強對熱點事件的鏈接,才能真正站穩腳跟。


而作為平臺,要做的比創作者更多。拿微博來舉例,扶持+整合資源,將是微博未來視頻業務的重點。


扶持作者,是各個平臺的都在採用的方式。針對新作者,微博出臺了視頻星計劃,目的是引進在其他平臺已經有一定粉絲流量基礎的創作者,並提供廣告分成、自制版權保護、專屬漲粉包、流量曝光包等權益支持,還有專項的優質視頻激勵金,吸引創作者豐富平臺品類內容。


與此同時,針對現有的垂直作者,平臺依然給到一定流量和資源包的扶持,保證PGC視頻上的影響力。


而整合資源,則是微博相較於其他平臺的先天優勢。


首先,熱點事件中用戶對視頻內容的消費行為日益增長,而相比於B站等純視頻網站,成立10年的微博在圖文時代積累下來的,不僅有顯著的社交媒體優勢,還有作為熱點即時內容發佈和討論第一平臺的流量保證。這些資源的疊加,能夠為優質的垂直視頻創作者的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而在PGC領域中,讓優質創作者得到快速成長,是幫助平臺實現垂直化的關鍵。


其次,微博在圖文時代內累積下來的不僅有大量用戶,還牢牢把握住了一大批媒體、節目IP、熱點資源,這部分高流量視頻創作者,需要繼續鞏固加強,完善社區體系,保證平臺的基礎流量正常運轉。


在視頻的業務上,微博平臺擁有更大的用戶市場和更強的資源支撐,能夠支持創作+傳播+發酵一條龍的流程,在自身垂直化視頻發展上,也有更多的可能性。微博要做的,就是利用視頻這個突破口,將現有的平臺優勢和資源結合,多方聯動,在已有的基礎上,對PGC和UGC視頻業務的開展做全方位的支持,讓微博能夠迅速破局,在垂直領域站穩腳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