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鄒韜奮為人民服務的新聞理念

鄒韜奮是我國著名記者、出版家、社會活動家,他的一生可以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描述。鄒韜奮1926年接任《生活》週刊,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八年的新聞出版工作生涯,這一生他都在為人民服務。

鄒韜奮去世後,毛澤東寫下向他表示哀悼的題詞:“熱愛人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鄒韜奮先生的精神,這就是他之所以感動人的地方”這句話是對鄒韜奮的新聞生涯的最好詮釋。鄒韜奮在主編《生活》週刊的時候,非常重視人民群眾的反映,專門設立了“讀者信箱”專欄,以期及時的於讀者進行溝通,以便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社會現實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鄒韜奮的為人民服務的新聞理念,不僅只是理念,是真真切切把理念踐行到行動中去的,他把每一次處理讀者來信當做是一次為人民服務的機會。雖然信中的問題很多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鄒韜奮都不會覺得繁瑣,這種竭盡全力為群眾解決困難的理念,是貫穿了他的整個新聞刊物出版生涯。不言勞苦,竭盡全力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

鄒韜奮還在《生活》週刊創辦“書報代辦部”,用來完成讀者們的種種希望,為讀者排憂解難。這個創舉讓《生活》週刊的讀者感受到了全心全意的服務。此外,鄒韜奮也很注意照顧廣大社會群體的利益,把辦報的利潤用在發展刊物和減輕讀者負擔上,把自己個人的利益放在後面。鄒韜奮為人民服務的新聞理念是立足於人民大眾,保護人民的利益,辦的是人民所需要的刊物。在鄒韜奮的新聞生涯中,給我的最強烈的感受就是他時時刻刻地把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現在一些新聞媒體受到利益的薰染,利用職務之便報道很多虛假新聞,把為人民服務置於腦後,這讓讀者寒心,也是跟鄒韜奮的理念完全相違背。

記者這個身份是基於大眾的需求出現的,大眾需要了解社會,需要解決問題,所以記者是要去為人民大眾服務的。鄒韜奮為人民鞠躬盡瘁,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我在沒有了解和學習鄒韜奮的新聞理念之前,對記者為人民服務這個認識還不太深,以前會覺得記者就是做好自己的採寫本職工作就已經很好了,但現在覺得這還是遠遠不夠的。記者需要貼近群眾,有使命感,為群眾解決問題。新聞刊物在社會上是存在一定的影響力,普通人民大眾在社會上為自己解決困難的力量有限且薄弱,這個時候就需要記者的出現,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排憂解難。每個記者都該學習“韜奮精神”,我認為從事新聞工作者,要努力向鄒韜奮為人民服務的新聞理念學習,真誠的為人民服務,樹立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其新聞該有作用,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不讓讀者寒心。

簡論鄒韜奮為人民服務的新聞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