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寒假終將結束,面對後疫情時期的校園生活,你淡定嗎?

這個五一長假過後,全國大部分學校將陸續開學。隨之,號稱史上休學時間最長的鼠年寒假也行將結束。從大學到幼兒園,萬千學子將重返校園,開始正常的學習生活。

那麼,問題來啦。就在本月25日,廣州一名持湖北“綠碼”返校的15歲女學生,在學校組織的返校前大排查中,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此前,黑龍江、深圳都有類似報道。這幾則消息公開後,網上輿情還算平穩。畢竟,疫情經過較長時間傳播和防控,人們的關注度已然下降。但也有不少人、尤其是學生家長們也不無憂慮,擔心即將開始的校園集體生活,孩子們的學習環境託不託底?防疫工作是否存在隱患?


史上最長寒假終將結束,面對後疫情時期的校園生活,你淡定嗎?

大家心存擔憂實屬正常,過分憂慮大可不必。目前,國內防疫形勢整體向好,持續向好。當下防疫工作的重點已經轉移到防止境外輸入和擴散上。國際權威機構對中國的防疫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世衛組織在一份專題報告中稱,中國的疫情情況已經由“遏制階段”轉入“緩疫階段”,“中國經驗”正在成為世界大多數國家學習和借鑑的藍本。我們欣喜地看到,除個別地區外,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疫情發病清零。國內權威的防疫專家也對下一步病情發展作出樂觀預測,建議逐步恢復生產和正常生活秩序。後疫情時代,消極等待不是最好選擇,復工、復產、復學是大勢所趨。

疫情是最大的敵人,也是最好的老師。這次全民抗疫,對國家的應急響應機制、應急響應能力、應急響應手段都是很難得的檢驗、鍛鍊和提升。全國民眾也在這次大考中不斷學習,不斷成熟,全社會破除和改變了許多生活陋習,催生並養成了許多好的風尚。衛生醫療部門更是得到空前的鍛鍊,隊伍建設和能力建設大力加強。


史上最長寒假終將結束,面對後疫情時期的校園生活,你淡定嗎?

圖片選自網絡

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都已做好充分準備。從前期復學的一些地方和學校看,普遍開展了學生健康情況大排查,全部安排核酸檢測,建立學生健康檔案,每日進行體溫篩查,錯峰組織開學放學,嚴格按防疫要求組織分餐就餐,合理安排教學活動,包括學生住校住宿等問題,都引起各級高度關注和研究解決。

當然,最有效的手段還是從自身防護抓起。無論每個學生、每個家庭還是整個社會都是一個個細胞,都要有狼來了,狼還沒有走的憂患意識;都要從個體抓起做起,堅持好的衛生習慣,常戴口罩、勤洗手,常換衣服、講衛生;要堅持好的交往習慣,少扎堆,不打鬧,少聚餐,少聚會;要堅持好的生活習慣,每天早晨開窗通風30分鐘以上,勤消毒殺毒等等。

最關鍵是還是要保持防控機制常態運行。有預案、有運行、有監管、有監督。

當然,我們最期待的還是新冠肺炎疫苗能早日研發成功和投入運用,相信病魔終將做法,美好生活燦爛依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