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三引领” 为蓉欧枢纽建设提供“原动力”

“一核心三引领” 为蓉欧枢纽建设提供“原动力”

青白江区举办“思维火花”党建沙龙,培养高素质人才


今年前两个月,中欧班列(成都)开行269列、同比增长89.4%,平均每周往返班列数量达到30列,综合运营指标继续领跑全国。这样的数据,让青白江区建设蓉欧枢纽的信心更足。

近年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坚持党建与经济相融互促,通过“一核心三引领”助力蓉欧枢纽建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铁路港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做强领导核心

班列开行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双第一”


记者从自贸区获悉,截至目前,通过“一核心三引领”,系统化顶层设计、融入式引领服务、聚焦式引领革新、滴灌式引领聚智,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80余个,已连接境外26个城市、境内15个城市,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班列开行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双第一”。

连续三年数据领跑全国的背后,是系统化顶层设计,做强领导核心的成效。自贸区聚焦主导产业构建党建格局,同步把党组织建在行业上、建在链条中、建在楼宇里,逐步构建“功能区党工委-功能区综合党委-产业社区二级综合党委-基层党组织”四级管理体系。把自贸区党建纳入“一带一路”党建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打造“一线一环”示范带和“一心一廊N点”示范布局。成立自贸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党工委(管委会)+平台公司”推进机制。


发力“三个引领”

确保自贸区实验创新经得起考验


与做强领导核心相辅相成的是自贸区探索的三个引领。“三个引领是具体工作落实的实践,也是对我们模式探索的论证。”青白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三个引领具体有哪些成效呢?该负责人向记者做了详细的介绍。

首先是融入式引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该负责人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自贸区坚持党员就是生产力,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标杆区·党员在行动”“营商环境面对面”“党建一刻钟”等“嵌入式”组织活动,带领或参与技术革新攻坚78项。搭建“蓉欧驿·商峰荟”“阳光问责问廉坝坝会”政企交流平台,建立“企业问政-问题办理-企业评价-归档结案”闭合模式,精准解决企业发展问题152个。谋划出台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1+10+N”的政策服务体系,印制“惠企政策一本通”。深入推进“五个一”审批改革,“5+1”天和“8+1”小时延时预约服务以及政务自助服务成为工作新常态。

此外,自贸区聚焦式引领革新,提升开放能级。理顺自贸区与属地镇街的协同互补、行业部门与自贸区的协调配合、自贸区与平台公司的合作共生“三对关系”,构建权责一致、事权匹配的运行机制。建立“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干部选聘机制,试行“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薪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精准化、差异化干部评价体系。构建起以10条骨干道路、10个社区邻里中心、7个产业邻里中心、陆港绿道、公园式小游园、6个国家馆等开敞空间串联的产业社区架构,逐步形成产城相融的“15分钟生活圈”。

除此之外,还探索滴灌式引领聚智,增强发展动力。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自贸区共绘制主导产业“人才需求地图”,布点“人才引进工作站”6个。创新实施“自贸区人才计划”,构建多层次的产业人才培育体系,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全面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新经济人才成长工程”等7项培育工程,推动青白江区20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平台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签订以自贸区为核心的大港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实施“国际化专业化人才培养”“大港区人才招聘会”等项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