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古桑街道:调优农业结构,打造“四季农业”样板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眼下,广袤的农耕大地悄然复苏,正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古桑街道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坚持规划先行、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规模种植、休闲农业、绿色农业,引导和服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调优种植结构、调高供给结构,打造样板式“四季农业”,由点扩面,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百亩油菜春色满园

“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油菜不打农药,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另外,种植油菜成本较低,回报率高,还不影响夏季稻的种植。”盱眙县古桑街道白虎村种植大户范广金说。范广金是丰茂稻麦种植家庭农场总经理,也是盱眙县人大代表,他今年种了百亩油菜。范广金坦言,在种植之初,他也不是没有顾虑,但很快就找到了收购渠道,这极大地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如今,范广金的油菜田不仅是古桑街道特色农业产业的一个缩影,开花时节更是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赏拍照,成为“高效+”“观光+”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典范。

江苏盱眙古桑街道:调优农业结构,打造“四季农业”样板

瓜桃满园夏果累累

“我种植黄桃有4年多了,从一开始的小规模试种到现在的360多亩,多亏了古桑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农技员也经常到我这指导,现在规模、产量都上去了,周围种植的人也多了起来。”古桑街道石龙村种桃大户韦联合告诉记者,2015年底,他开始栽种黄桃果苗,为古桑特色农业产业再添一品。谈起种黄桃的初衷,韦联合说,他是石龙村村委会的主任,多次参加街道组织的外出调研,萌生了在村里种植黄桃的念头。他说干就干,带头包地,带领百姓致富。目前,全街道已有黄桃林600余亩。除了黄桃,古桑街道还有山地西瓜田200余亩、葡萄园150余亩,由于古桑的地理位置优势,山上是沙壤土,而且日夜温差大,长成的瓜果不仅品质好,而且又大又甜。

江苏盱眙古桑街道:调优农业结构,打造“四季农业”样板

稻虾种养秋收满仓

要问盱眙人有什么特别的户外活动,到虾塘钓虾算其中之一,盱眙龙虾一向以个大肥美远近闻名。“稻虾共生是生态种养的结合,这种环境模式下,有利于龙虾生长,所施的有机肥,确保水稻绿色无公害,龙虾米口感甚佳,上市以来很受欢迎。”盱眙县古桑街道农技站站长陈春芳说。

街道农技站对稻虾共生农户进行定期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及龙虾养殖、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栽培技术。目前古桑街道境内共有虾塘5000亩,其中虾稻共生种养4000亩,每年产虾量约250吨,销往苏南、上海、浙江等地;龙虾米品牌2个,年产量约2400吨。

江苏盱眙古桑街道:调优农业结构,打造“四季农业”样板

冬日采摘别样红火

“我们田里本来种的是小麦和玉米,后来改种了草莓,它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更高,冬季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能接待百余人进棚采摘。”古桑街道磨涧村草莓种植户郑新杭说。

冬季是大棚采摘农业的旺季,大棚采摘不仅可以亲近大自然,还可以增进亲子互动,很受消费者欢迎。采摘农业一来增加了销售模式,二来打开了新的农业发展之路。古桑境内现有大棚草莓60亩,已成为周边群众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的好去处,为冬季添了一抹嫣红,让传统无农事的冬日,也发挥出了农业效益,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古桑街道还有砂糖橘、火龙果等大棚种植品种。

江苏盱眙古桑街道:调优农业结构,打造“四季农业”样板

据悉,盱眙县古桑街道围绕235国道建设工程,沿线规划千亩虾稻共生基地、苗木基地,百亩果蔬采摘园、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农家乐等,以样板先行示范,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姜彩兰 姚苏丹 谢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