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快評|給“一米帽”潑冷水,校園防控要多點實在的

文|巴扎黑

開學了,“神獸歸籠”,杭州養正小學的“一米帽”刷屏,直接上了熱搜。

單看照片,儼然給人一種夢迴大宋的感覺:一教室的學生,戴著五顏六色的長翅帽,左右兩側各伸出一米,“目的是增加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意識到在校園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保持一米”。

叮咚快评|给“一米帽”泼冷水,校园防控要多点实在的

從製作上,“一米帽”無疑是很有創意的,有參照神秘霍格沃茲學院魔法師的,有扮成“亭亭玉立、卓然超凡的黃梅戲小生”的,還有寫上“中國加油”充滿正能量的。按照校方說法,通過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不但加深了孩子們對特殊時期保持一米間隔的印象,而且在實際中也確實可以保證孩子避免近距離接觸。

雖然聽起來好處多多,不過還是要給“一米帽”潑些冷水。

正如有網友評論所言,單純從實用的角度,“一米帽”未必如校方所說的那樣完美,比如防範近距離接觸的間隔倒是有了,但互相干擾甚至戳到他人的風險增加了,並且長時間戴著“一米帽”,會不會干擾後排同學視線?孩子的頸椎會不會感覺不舒服?如果說“一米帽”在用途上屬於利弊各半,那有什麼必要折騰孩子和家長?

站在疫情防控的角度,人與人之間保持適度的間隔,只是一種日常倡導的做法,並且沒有任何依據證明只要保持“一米”就夠了。實際上,要是穩妥起見,一米五肯定比一米效果還要好。另外,相比於保持間隔,勤洗手、戴口罩是更重要的防護措施,

否則公交車上、地鐵上豈不是人人都要戴一個“一米帽”才放心?

毋庸置疑,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和自覺意識並不如高年級學生高。不過,既然在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使孩子形成對新冠病毒傳染的正確認知,而不是簡化成保持一定的社交間隔。

說到底,校園疫情防控也要抓住重點、要點,既要強化相關教育,也要在互動中培養孩子的日常習慣養成,把一些花樣想得太美好,就有可能變成想當然,華而不實。

【作者】 巴扎黑

【來源】 叮咚快評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