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喝過的那些烏龍茶

年輕的時候愛喝綠茶,因為綠茶不僅口感多鮮爽甘甜,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大有益處。綠茶沒有經過發酵,含有大量的天然抗氧化成分,可以抗癌等。不怕大家笑話,喝茶固然是一種愛好,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愛好最好可以有益身心健康。我始終主張我們在選擇喝什麼茶、怎樣喝茶時要考慮健康的因素,我涉足烏龍茶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這些年以來,我喝過的烏龍茶主要有:

一、臺灣高山茶

最先接觸到的烏龍茶是臺灣高山茶,孃家那邊的妹夫在一家臺灣企業裡做高管,老闆給了他兩罐臺灣高山茶,他不喝茶,就送了一罐給父親,送了一罐給我。那會兒我迷西湖龍井迷得厲害,而且對綠茶以外的茶基本沒了解,在那時我的概念裡,芽頭茶才是最好的茶。我打開罐子一看,哇,居然還有茶梗。心中當下不太喜,基於不浪費的考量勉強泡了幾次,真心喝不來這種口味。

臺灣高山茶的味道跟西湖龍井的輕苦澀、香氣清雅,入口甘甜大不一樣,臺灣高山茶蘭香高揚,苦澀比西湖龍井要突出,滋味厚重。雖然臺灣高山茶喉韻比西湖龍井明顯,但是那時我還不具備品鑑烏龍茶的能力,或者還是在拿綠茶的標準來評判烏龍茶的品質,所以這罐茶很快就被我拋之腦後,受潮以後就丟了。一直到現在,雖然喜喝烏龍茶,但是始終對臺灣烏龍提不起興趣,大概就是那時留下的“陰影”。

這些年我喝過的那些烏龍茶

保留部分茶梗的臺灣高山茶

二、安溪鐵觀音

有一年胃不舒服,中醫診斷說胃寒,且身體裡面也有寒氣,不適合多吃、喝涼性食物、飲料。我很信中醫,綠茶性涼,為身體健康計,所以就打算換茶了。工作的時候沒辦法,只能帶綠茶,在家還是儘量不要喝綠茶了。那麼該喝什麼茶呢,在網上找啊找,剛好在百度貼吧裡看到了鐵觀音茶吧,然後就選擇了鐵觀音。

鐵觀音按香氣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清香型(發酵度略低,不碳焙),口感稍清淡、鮮度高,花香濃郁,對胃的刺激比較大。一類是濃香型(發酵度略高,碳焙),有種炒米香,滋味醇厚,適合腸胃比較不好、體寒的茶友。還有一類是韻香型,介於前兩者之間,口感比清香型略濃厚,稍有花香,略帶鮮味。這三類都喝過一段時間,因為胃不好,以喝碳焙鐵觀音居多。

這些年我喝過的那些烏龍茶

色澤偏黃綠的清香型鐵觀音

鐵觀音按做茶手法來分,可以分為正味、消青、拖酸等。正味口感稍清淡,香氣淡雅,對胃的刺激性比較小。消青口感鮮醇、香氣高揚,對胃的刺激性比較大。拖酸香氣高銳,中略有酸味,口感最濃郁,對胃的刺激性非常強,沒有一個強健的胃,慎選拖酸。

這些年我喝過的那些烏龍茶

色澤偏黃褐的碳焙鐵觀音

鐵觀音的核心產區為福建安溪的西坪、祥華、感德三個地方。有段時間鐵觀音很出名,很多地方紛紛上馬種植鐵觀音,但是茶這個東西,很容易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當然了倒不至於嚴重到為枳的地步,但是茶的品質會大大降低,如果有條件,大家買茶時還是儘量選擇核心產區的茶。

三、武夷巖茶

喝了一段時間的鐵觀音,總覺得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那時喝清香型、韻香型鐵觀音胃不舒服,已經改成了碳焙鐵觀音。碳焙鐵觀音香則香矣,但是湯水有點薄,據說武夷巖茶也是碳焙茶,但是它巖骨花香,不僅香氣好,而且湯水特別厚重,所以輾轉又摸到了武夷巖茶吧,開始喝起來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武夷山的茶,根據產地和生長巖茶的地理環境分外山茶(武夷山以外)、洲茶(武夷山山腳河流兩邊及黃土壤茶茶)、半巖茶(武夷山核心景區以外的景區茶)、正巖茶(武夷山核心景區生長環境好的山岩)。正巖以內又分三坑兩澗和非核心正巖。牛欄坑、慧苑坑、大坑口、流香澗、悟源澗等三坑兩澗的巖茶品質最好,非核心正巖如馬頭巖、天心岩、慧苑巖、竹窠、九龍窠、三仰峰、水簾洞等地的巖茶也非常不錯。

這些年我喝過的那些烏龍茶

武夷山山場圖

武夷巖茶的品種極多,數以百計,我喝過的品種有大紅袍(北斗、奇丹等)、肉桂、水仙、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雀舌、佛手等,其中在茶葉市場最出名的是大紅袍,但是那種大紅袍多為用巖茶各個品種拼配茶,只是一個商業名稱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武夷巖茶品種名。武夷巖茶諸品種中,我比較喜歡辛香刺激的肉桂和湯水醇厚的水仙,但最常喝的是水仙,因為我喝茶比較偏好茶湯的醇厚。

這些年我喝過的那些烏龍茶

武夷巖茶水仙

喜歡武夷巖茶的茶友們經常戲謔武夷巖茶是個“巨坑”,武夷巖茶山場複雜、品種繁多,一不下心就會被繞進坑了。而且,這幾年以來,武夷巖茶市場亂標山場的現象非常常見,很多時候或者牛欄坑肉桂、馬頭巖肉桂只是一個商品名稱而已,裡面說不定裝的並不是肉桂,也不是牛欄坑、馬頭巖的肉桂。所以,有興趣進軍武夷巖茶的茶友一定要事先做好功課,選幾個品種喝懂,把握品種的特徵,然後從外山、洲茶、半巖、非核心正巖、三坑兩澗開始順著喝,建立自己的巖茶品感體系。但是這也許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因為武夷巖茶亂標山場的現象太嚴重了,而且很多茶廠的茶做得肉桂不像肉桂、水仙不像水仙,用其他品種假冒當前最為流行的肉桂、水仙的也有。

四、鳳凰單樅

鳳凰單樅屬於半發酵烏龍茶,產地在廣東潮安鳳凰山,核心產區在烏崬山區。鳳凰單樅品種很多,其中我喝過的有大烏葉、肉桂香、鴨屎香、黃枝香、蜜蘭香等,這些品種每一個品種都有著它鮮明的香型特色。鳳凰單樅的做茶手法分碳焙與非碳焙。非碳焙的香高、鮮爽,但是對胃的刺激性比較大。碳焙鳳凰單樅香氣略低,水稍醇厚一些。因為身體健康的緣故,我喝的基本都是碳焙型。

這些年我喝過的那些烏龍茶

鳳凰單樅

喝鳳凰單樅的時候正在迷武夷巖茶,比較了一下,碳焙鳳凰單樅的水沒有水仙好,所以喝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

五、漳平水仙

烏龍茶品種繁多,但其實圈子很小,接觸到了其中的一種,其他的品種經意間不經意間就會接觸到。喝茶的時候會經常和茶友交換茶樣喝,有一次一個茶友給了我我一塊方形緊壓茶,問他說是漳平水仙。漳平水仙的做法有點像韻香鐵觀音,但口感不盡相同,特色鮮明,好點的漳平水仙蘭香幽長,口感醇厚、喉韻比較出色。但是由於產區小眾,圈子裡很少有賣的,自己也懶得去找。對於不喜歡將就的茶友來說,尋摸到口感和價格都比較合適的口糧茶是一件比較費神的技術活。

這些年我喝過的那些烏龍茶

漳平水仙

當然了烏龍茶茶系龐大,品種繁多,肯定不止以上我所喝過的,但是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金錢有限,再加上口感偏好,肯定不能種種喝完,面面俱到。但是我們喝茶,尤其是中年以後的人們選茶、喝茶時一定要把握一個原則: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適的茶,健康地喝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