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香季節裡,您想去哪裡?

飄香季節裡,您想去哪裡?

又到鐵觀音秋茶季,

每天清晨露水剛剛曬乾,

迎著拂面的涼風,

我們成群結隊上山採茶來了,

為您採摘一片新綠,

留下一屢芳香。

這片“古早茶”茶園是祖輩留下來的,

處在深山老林中,

遠離村莊,沒有汙染,

流水潺潺,綠草茵茵,

茶與樹木、雜草、鳥兒、小蟲和諧生長。

我們精耕細作,精心呵護,

從不使用化肥和農藥。

採回來的茶青,

經過短暫的晾曬,

迅速搬入青房攤涼,

開始半發酵的漫長旅程。

科技時代發明了空調機,

讓做青更加快捷、輕鬆,

但也失去了茶的原味。

我們團隊的技術精湛,

依然堅持自然萎凋,

留下茶的本真自然屬性。

接下來,是死去活來的搖青,

一遍、兩遍、三遍、四遍、五遍……

一遍比一遍重,

這不是神話,

不是吹牛,

這是我們的茶青肥厚、強壯而耐搖,

這是我們的工藝始終秉承傳統,

發酵到位、精準。

殺青之後,是揉捻。

這道對鐵觀音乃至烏龍茶至關重要的工序,

卻被新工藝無情地拋去了。

做正宗的傳統工藝鐵觀音不能缺少揉捻,

減什麼都不能減這道工序,

我們的態度明確且堅決,

不但要揉,而且要揉得好!

新工藝在殺青和包揉之間,

增加摔紅邊這一道莫名其妙的工序,

通過用力摔打,

把發酵程度重的芽頭、葉緣打碎、去除,

雖然保持一致的發酵程度,

保證氣味純正、茶湯色淺、口感清純,

但失去了口感的多樣性、豐富性、飽滿度,

讓茶葉變得單薄而少了內涵,

也失去了許多難得的營養成分。

輕搖青+摔紅邊,

讓鐵觀音越來越像“綠茶”。

趁熱包揉,

讓揉捻出來的茶汁裹在茶葉的縫隙和表面。

包揉、烘焙,包揉、烘焙……

邊成型邊烘乾,

反覆交替進行著。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勞作,

一泡傳統工藝鐵觀音“古早茶”新鮮出爐了,

原產地、原生態,原汁原味,

山野的氣息與茶的蘭花香、觀音韻完美融合,

而精美絕倫,妙不可言!

外形雖然不那麼的翠綠,

但黝黑油亮,

蜻蜓頭、螳螂腿;

茶湯雖然不那麼的淺色、清澈,

但金黃色,油潤、明亮;

葉底雖然不那麼的青綠,

但綠葉紅鑲邊,

斑斕、肥厚、完整。

香氣雖然不那麼的高揚、飄逸,

但優雅的蘭花香,

以及淡淡的大自然味道,

沉穩、含蓄、清新、淡雅、純正;

滋味雖然不那麼的清純、柔順,

甚至微苦微澀,

但口感飽滿、甘醇、濃郁、稠滑、細膩,

層次感豐富,刺激性較強,收斂性激烈,

回甘快且長,觀音韻明顯,

含蓄雋永,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還有,傳統茶儲存方便,

不必使用冰箱冷藏,

在常溫條件下較長時間保存,

不易變味、變質。

是濃香型、陳香型最好的原料,

烘焙、陳化後品質更好!

“古早茶”,和家茶園的經典之作,

不一樣的香,不一樣的韻,

不一樣的感覺!

來吧,相約茶香裡,

共同品鑑這天賜的美味,

這淡雅的自然氣息,

這與眾不同的香韻,

感受那流連忘返、難以忘懷的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