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双一流”后,这所高校又有大动作


有一个古都,看过八朝兴亡;有一所学校,历经百年沧桑。有人说它英雄迟暮,不复当年,它却凭实力杀入双一流高校之列,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这所以省命名,承载了无数河南人建设教育强省愿望的高等学府——河南大学,成功逆袭之后发展得怎么样了?

逆袭“双一流”后,这所高校又有大动作

逆袭“双一流”后,这所高校又有大动作


一所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多方面资源的支持,资金便是头一个。2017-2018年,新晋“双一流”高校的年度总收入,有12所高校都在10亿元以上,而河南大学年度总收入超20亿,位居前列。
在资金投入上,河南省的支持也相当给力。2018年底,河南省出台文件关于支持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意见,拟在"十三五"期间筹措资金40.27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可见河南省建设“双一流”的力度和决心。

逆袭“双一流”后,这所高校又有大动作


除了资金,影响高校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区位。河南大学郑州校区近20万平方米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推进,有望于今年投入使用,郑州校区的建设被列为“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是河南大学发展未来的重中之重。学校长久以来“困守开封”的格局终于被打破,而郑州也是相当支持河南大学的新校区建设,更希望借助河南大学的发展,为河南高等教育再注入活力。

逆袭“双一流”后,这所高校又有大动作


如果龙子湖校区的新建象征着河南大学腾飞的希望,那么作为河南大学的大本营,开封明伦和金明两个校区承载了百年老校的雄厚底蕴。
学校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98个本科专业,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在学科建设方面,最为突出的要数生物学学科。
河南大学生物学学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宋纯鹏教授引领的逆境生物学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最终以教育部指定学科身份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带领河南大学重返“国家队”,这样飞跃式的发展堪称奇迹。
除了生物学,河南大学还有一批实力不俗的优质学科:

逆袭“双一流”后,这所高校又有大动作


学校还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建有国家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5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

逆袭“双一流”后,这所高校又有大动作


就在去年年底,河南大学顺利通过“双一流”中期评估,并取得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河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河南大学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
2020年1月 河南大学成功召开第11次党代会,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原风格的发展目标,将人才工程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现在正是和河南大学一起青云直上的最好时机。河南大学正式发布2020高层次人才召集令,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携手共同发展!

逆袭“双一流”后,这所高校又有大动作

河南大学和郑州颐和医院的合作,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将成为一流大学与社会办医深度融合的标杆。医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建立紧密型医教协同体,通过教学相长、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措施提升医院整体实力推进双方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努力建设成为中原地区竞争力较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和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助力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促进我省医学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