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嘉縣:立足優勢創新模式 推進產業扶貧新發展

近年來,獲嘉縣堅持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立足資源優勢,培育主導產業、鑄造優質品牌,帶動全縣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正在大棚裡採摘香菇的,是獲嘉縣中和鎮三劉莊的貧困戶陳麗霞。從2019年7月份開始,她就來到這裡工作,每個月有將近2000元的穩定收入。


獲嘉縣中和鎮三劉莊村村民 陳麗霞:平時摘香菇,(菇)棒不行了的話清棒。離家也近,工作方面和生活方面都能照顧到,幹得也非常開心。

陳麗霞供職的企業,是一家名為新鄉市潤輝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香菇種植企業。2018年,中和鎮結合自身香菇種植產業的優勢,引進了這家企業,建成了大規模的菌棒生產基地,年產值達1.2億元,帶動了全縣上千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獲嘉縣中和鎮黨委副書記 張晨曦:我們依託現有的產業基礎,引進工商資本,發展香菇產業,全力打造我鎮助力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2020年,我們計劃延伸產業鏈條,擴大種植規模,最終實現“讓農村變銀行、讓農民變金領、讓農業成為最賺錢的行業。”

香菇產業是獲嘉縣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根據因地制宜、創新完善的要求,獲嘉縣以中和鎮為核心,規劃了“一核一園兩基地”的香菇產業佈局。目前,獲嘉縣一期拿出1560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為26個脫貧村注入產業發展基金,建立了“龍頭公司+香菇基地+村集體+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力爭把香菇產業打造成全縣農業及扶貧產業的拳頭產業,實現村集體和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據瞭解,獲嘉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479戶15807人,目前已累計脫貧4031戶14635人。在持續抓好以潤輝生物、錦昌農業為龍頭果蔬產業的同時,獲嘉縣以同盟古鎮袁家村、千畝紅楓林為龍頭的文旅產業,以六和包裝、嘉泰塑業為龍頭的軟包裝產業,以奇幻玫瑰莊園、名樹苑為龍頭的花木產業,以中荷乳業、陶老大為龍頭的食品加工產業等扶貧產業不斷髮展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