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為什麼沒有提前察覺到李世民要發動玄武門之變?

伍弟


說明李世民做事比他爹和兩兄弟高明,唐朝開國是子打江山父座殿,而貞觀之治的突出是李世民殺戮兄弟的愧疚,來抵消民怨,所以才勵精圖治,治理天下的


遼寧中牧集團甦醒換然


首先,李世民保密工作做得好。李世民要發動叛亂肯定是秘密的事,需要保密,不相關人員一定不會知道。

其次,李淵高估了自己。李淵認為自己在,自己能夠鎮得住,他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

李淵沒想到自己還在,兒子們會相互傷害。


話史人


李淵不是一個無能的開國皇帝,對李建成和李世民爭奪太子的鬥爭,他非常清楚,而且,他的頭腦也非常清酲,他也儘可能地想彌合他們的裂痕。只不過,他低估了李世民的爭奪決心和手段,以致於,成了太上皇鬱鬱而終。


武德七年六月發生的楊文幹謀反亊件,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爭奪太子鬥爭的第一次衝突。告發者是太子手下的喬公山,爾朱煥,楊文幹也是太子的人。而且,楊文幹也的確反了。

李淵讓李世民帶兵平叛,且許諾,平叛歸來即廢建成,立世民為太子。

結果,李世民平叛歸來,李淵卻沒有兌現諾言。只是除理了建成和世民的幾個手下。明擺著,李淵想大事化小。

其實,不是李淵食言了,而是,他發現了整個事件箇中的許多問題,雖然,眾多的證據都指向了太子李建成。但是,李淵看到的卻是,李建成不可能反。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事前李淵並沒廢建成的舉動,假以時日李淵歸天,李建成穩妥妥就是大唐第二任天子,何苦要多此一舉呢?

從最後的處理結果來看,李淵清楚知道,亊件的幕後推手是誰,目的何在。也就是說,李淵不湖塗,頭腦狠清醒。


武德九年六月一日,李建成在東宮舉行夜宴,招待李世民,結果,發生了李世民中毒,且吐血數升幾乎喪命。

李淵聞訊後,立即下詔給建成,說:秦王不能飲酒,今後不準再舉辦夜宴。隨後,李淵去秦王府探視世民,說:讓世民居住洛陽,准許他建天子旌旗等等。

李淵的處理方式還是想一碗水端平,仍然沒有把問題上升到國家層面上去處理,仍想把矛盾解決在父子,兄弟層面上,還是想息事寧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清晨,太白金星從長安上空掠過,太史令傳奕密奏: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

李淵招秦王入宮,把傅奕的密奏扔到李世民面前時。李世民的玄武門政變計劃己經完善了,他等的就是一個契機,一個恰如其份的切入點,也就是說,即便是沒有這個機會,李世民也要創造出一個機會來實施他的計劃。因為,李世民在東宮的臥底送來密扳,李建成李元吉要利用突厥人入侵,借出徵的時機一網秦王府一眾人員。

所以李世民利用了這個契機,反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迫使李淵下旨讓二人同時進宮,然後舉行玄武門政變,對他們一網打盡。



也就是說,李世民雖然做了多種前期準備,但是,他下定決心進行政變,卻是在較短時間內。他自始至終,都準備在國家層面上解決這種衝突,他不認為這是家庭內部父子,兄弟間的矛盾。所以,李淵沒有發現,也就不足為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