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今年以来,华亭市把积极稳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不断调整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今年51岁的张进平是华亭市上关镇陈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从2017年上任至今他带领村民探索增收致富的步伐从未停歇,谈到如今的“一肩挑”工作,用张进平的话说,只要拿诚心换人心,就一定能把村里的工作干好。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华亭市上关镇陈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张进平 :“我们陈家河村总共有4个社,334户1231口人,2014年总共纳入的建档立卡户有104户297人,截至2018年年底还剩余3户8人,2019年已经全部脱贫,陈家河村过去村民收入单一,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在2019年年底人均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为有效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村民不返贫,张进平带领村两委班子反复探索着。该村村民张永林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负债累累,张进平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边做着张永林的心理疏导工作,一边与他攀谈今年的产业发展计划,鼓励他有了稳定的收入,就能站稳脚跟。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华亭市上关镇陈家河村村民 张永林:“我生病住院9次了,村上非常关心,给我补助了几千元,我不识字,表达不出来,心里难受,多亏了好政策这样帮助我,才有钱去医院看病。”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行走在上关镇陈家河村,张进平的“金点子”随处可见。贫困的帽子是摘了,但陈家河村仍然以小麦、玉米等经济效益低的传统种植为主,缺乏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支撑。该村村民张峰由于缺乏技术家庭收入单一,自打在张进平的动员下开始发展养牛产业,2018年他家稳定脱了贫。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华亭市上关镇陈家河村村民 张峰:“2019年村上合作社给我补助了1000元,打到我的账户上了,今年我们养了3头基础母牛,每头补助1000元一共是3000元,村上也鼓励我多养几头牛,我对养牛信心也大。”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现如今,上关镇陈家河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资源盘活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干部、群众鱼水情更深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也更足了。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华亭市上关镇陈家河村党支部书记 张进平:“一个村子就像一个家一样,有一个好的掌柜的,这个家庭就容易兴旺发达,2019年栽植了100亩优质花椒,由于前期各方面管护跟得上,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今年就会开始大面积挂果,预计2021年就可以上市销售,对提高村集体经济将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脱贫攻坚战,产业发展是关键。发展村级产业,支部的建设是核心。实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面推进村级组织带头人由“窄选”向“宽选”的结构转变,着力把村“两委”班子握成一个拳头,汇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副担子“一肩挑” “挑”出发展新活力

华亭市上关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办公室主任 戚陇利:“实施一肩挑工作以来,上关镇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统筹谋划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镇11个行政村推行一肩挑6个,推行比例达到55%,一肩挑工作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村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为下一步推行村干部专职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