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任命的團練大臣有43人,為什麼只有曾國藩成功了?

導讀:中國的團練傳統,源自周朝的保甲制。是一種利用自然村落鄉里鄉親保護自己的一種民兵制度。南宋岳飛的岳家軍和明朝戚繼光的戚家軍也是團練的一種形式。比如說明朝的李自成就是死於明朝地主組織的團練之手。每當國家有難,國家正規軍不中用的時候,統治階級就會拿出團練的法子。而曾國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走上歷史舞臺的。

但是,並不是說團練誰都能辦好,其實在晚清辦團練上,也就是曾國藩成功了。其他42個團練都以失敗告終。而後期的左宗棠的楚軍和李鴻章的淮軍都有湘軍的根基。而年輕的李鴻章還是和他的老師曾國藩一起被封為團練大臣,只是李鴻章幾仗下來被太平軍打的狼狽不堪只能千里迢迢找老師曾國藩的混口飯吃。

哪麼曾國藩為什麼能成功呢?

清廷任命的團練大臣有43人,為什麼只有曾國藩成功了?

半路出家的軍事理論家

從曾國藩唯一一次坐鎮指揮的靖港戰役失敗來看,曾國藩並不是帶兵打仗的材料。此後再也沒見過曾國藩親自指揮的戰役。軍事大將該有的臨機決斷和快速反應能力他都不具有。甚至在曾國藩辦團練之前從沒有接觸軍事方面的書籍。也就是在接下湖南團練大臣的差事之後,找了一本明朝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仿照著練兵。

但曾國藩的優勢是他有一套成熟的學習方法論和理學根基。所以他能從書中和戰爭中學習總結,然後制定出紀律。所以他就慢慢的成為了軍事理論家。

曾國藩知道自己的缺點,自己不是將才就得找有將才的人來幫自己,那麼就引出了曾國藩的另一個優點,慧眼識人才。看看他是怎麼延攬湘軍前期第一驍將塔齊布的

清廷任命的團練大臣有43人,為什麼只有曾國藩成功了?

塔齊布是滿洲鑲黃旗人,是綠營兵一名普通的下級官員。曾國藩當時在湖南長沙辦團練見到塔齊布,沒有綠營兵和八旗子弟的墮落現象,不但勇武異常而且為人俠義工作也很負責任。憑曾國藩見識,他覺得這個人是一位將才,就把他聘為團練軍的教官。而且曾國藩給皇帝上書給塔齊布升了官。塔齊布自然是對曾國藩感恩戴德。

湘軍前期的勝仗基本上是塔齊布打出來的,曾國藩親自指揮的靖港水戰失敗,如果不是塔齊布陸軍勝利,湘軍也就夭折了。

清廷任命的團練大臣有43人,為什麼只有曾國藩成功了?

曾國藩的“一根筋”和“結硬寨,打呆仗”

都知道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仗,這也看出曾國藩一根筋的性格。每到一地都要按規定把營寨打的結結實實。即便是部隊停半天,也要按要求結寨不能有半點馬虎。所以湘軍不管在軍事上勝利失敗,都有穩固的大本營。

而且從一個小故事能看出曾國藩對規矩的重視。據說李鴻章跟隨湘軍任曾國藩書記員,但李鴻章有個毛病,愛睡懶覺。那天又睡了一個懶覺。起來後才發現,整個湘軍的管理層都在等著李鴻章吃早飯。曾國藩對李鴻章說:

“戰場上一兩次勝負我不會在意,但如果不守規矩,就會出大問題,既然在我軍中為幕僚,就要守湘軍的規矩”

據說,李鴻章自此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這就是曾國藩能成功最大的原因

清廷任命的團練大臣有43人,為什麼只有曾國藩成功了?

結語:說來說去,曾國藩之所以能異於常人的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他善於總結,不管是延攬人才還是守規矩都是他經過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的寶貴教訓。我們後人要學習他首先就要學習總結經驗的習慣。

(喜歡曾國藩的請點關注,會經常分享關於曾國藩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