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裝變工裝,守護天路二十年,老兵初心依舊滾燙

軍裝變工裝,守護天路二十年,老兵初心依舊滾燙

天路彎彎守平安

——記西藏自治區公路局雁石坪養護段路政所負責人次軍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晏 良 通訊員 張 鑫

军装变工装,守护天路二十年,老兵初心依旧滚烫

一陣“迴旋風”,讓西藏安多縣雁石坪鎮出現倒春寒,也讓次軍的心懸到了嗓子眼。

當下正是雪域高原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進出藏車輛明顯增多。作為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的樞紐重鎮,雁石坪也成為不少南來北往客的必經之地。

前方一輛軍車駛來,次軍在路邊立正站好,抬起右臂。一個標準的軍禮,“暴露”了他的從軍經歷。

1997年,次軍入伍來到西藏軍區某工兵團,從此與天路結下不解之緣。

加入“哪裡不平哪裡有我”的工兵序列,次軍所見是山、所遇是川,很快成長為出色的探路者:修路、架橋技能全面過硬,多次獲得“優秀士兵”“優秀操作手”等榮譽。3年後,次軍脫下軍裝,轉戰地方。雖然城鎮崗位誘人,但他申請到平均海拔4700米的西藏自治區公路局雁石坪養護段工作,甘當天路“守護神”。

報到當晚,次軍就抓緊熟悉公路護養相關資料,伴著孤燈熬到拂曉。然而,次日出工,不熟悉作業流程的他先試著清理路面雜物,工友們卻先填補坑槽……

軍人出身的次軍沒有向一時的挫折低頭。從普通工人到工區長,後來又當上路政所負責人,勤學肯幹的次軍有了越來越豐富的公路養護經驗。

“車多遇上下雪,最容易出事。”次軍正說著話,就看到一輛越野車如脫韁野馬滑出路基,好在有驚無險,車刮掉了漆,人沒事……

目送越野車安全駛離,次軍召開短會,進一步完善搶險保通預案。他所在的八工區坡陡彎急,雪大氣溫低,怎樣降低行車安全隱患?如何提升應急搶險能力?次軍清清嗓門,叫響戰鬥口號:護路保通全覆蓋,關鍵少數作表率。

而他,更要作“關鍵少數”的表率。次軍提高保通級別,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要求工友輪流值班,隨叫隨到。他則擔任“一號巡路員”,一有時間就上路巡查,帶頭統計上行下行車輛的流量變化。

與次軍打過交道的人,都說他“有一手”。次軍張開十指,滿手老繭,天路上的許多保通經驗,都出自他這雙粗糙有力的大手。比如,設施缺損影響行車安全,可以突破先報告後補救的限制,急事先辦再補報告。又如,補坑不怕費料,要求按照“圓坑方補、小坑大補、淺坑深補、及時修補”的原則,使公路病害“手到病除”。再如,推行預防性養路計劃,把可能發生的問題放大看,禁於未萌,止於未發。

“有困難,找次軍”是天路行者的共識。2017年9月,李雲一家自駕遊經過雁石坪附近的無人區時突遇翻車,孤立無援的他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深夜,李雲看到了遠方出現一束微光。“快看!有光!”李雲頂著嚴重的高原反應,搖醒處於昏迷中的家人。

那束微光由遠及近,是次軍在帶隊夜巡。那一夜,高原大雪,寒風呼嘯,但坐上路政巡邏車的李雲一家個個心暖。“現在呼吸好一點了嗎?”“要再喝一點溫水嗎?”次軍像對待家人一樣對他們關懷備至。

大雪又不期而至。青海一家物流公司的車隊被困唐古拉兵站路段,進退不得。次軍逆行而戰,除障保通。支援力量調集保障物資前往堵車路段,大家眾志成城,耗時四天三夜,終於打通“雪梗阻”。聽到司機鳴笛致謝,次軍下意識地回敬標準軍禮。

雖然離開軍營多年,但次軍無數次夢迴吹角連營。他的“口頭禪”,依舊兵味十足,“看我的”“跟我來”……

參軍三載,受用一生。次軍把當兵時的好習慣,用到養護作業中:出工前先檢修車輛,提醒工友穿戴標誌服和帽子;施工時設置安全標識,做好預警;接裝後帶頭熟悉性能,做到“門兒清”……

迎著天路上的第一縷晨光,次軍又踏上護路征程。儘管身上的衣服從綠色軍裝變成橘紅色工裝,但不變的是他焐熱高原的滾燙初心。

军装变工装,守护天路二十年,老兵初心依旧滚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