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陷疫情政治化旋渦:美國指責為哪般,真會“斷供”嗎

世界衛生組織可能沒有預料到,在全球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關鍵時刻,自己會被推向國家間政治博弈的前臺,成為一國領導人口中的“責任方”。

但這確實發生了,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7日、8日連續兩天在白宮記者會上將矛頭指向世界衛生組織甚至是總幹事譚德塞本人,稱世界衛生組織淡化了疫情風險,假如世衛組織給出正確的分析,“本來可以更好地為人們服務”。特朗普還威脅美國將暫停向世衛組織繳納會費。

世衛組織多位官員以及譚德塞本人也出面回應了這些批評之聲,譚德賽表示不應將新冠病毒大流行政治化,因為團結是戰勝這一疾病的“唯一選擇”。譚德塞說,“沒有必要利用新冠病毒肺炎來獲取政治得分,我不在乎誰怎麼說我。 我只專注於挽救生命。”

美方的三項指控並非事實

特朗普在其兩次指控中,將矛頭聚焦在三個點上,總體來說都是在質疑世界衛生組織在這場疫情應對中的有效性與公正性。

首先,美方認為世界衛生組織本可以做得更好和更為及時。對此,譚德塞8日在記者會上詳細介紹了疫情以來重點開展的五項工作,其中包括努力支持各國的應對能力建設,包括髮布戰略準備和應對計劃,確定各國需要採取的主要行動以及實施這些行動所需的資源;與夥伴合作提供疫情準確信息並打擊信息犯罪;確保為一線衛生工作者提供必要的醫療設備;培訓和動員衛生工作者;協調加速和疫情有關的研發工作。

世衛組織在官網上詳細公佈了疫情之下組織聯合中國、伊拉克、吉爾吉斯斯坦、阿塞拜疆、沙特、歐盟等各個國家應對防控的具體內容。

世衛組織的疫情信息時間表顯示,1月5日世衛組織正式將這一新的疫情通知所有會員國;1月10日世衛組織就如何發現、測試和管理潛在病例以及保護衛生工作者等問題向各國發布全面指導;1月20日世衛組織派團對武漢進行了考察;1月30日世衛組織宣佈新冠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值得注意的是,那時中國以外全球只有98個確診病例且無一死亡病例。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研究員、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專家湯蓓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世衛組織在這次疫情應對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警報器的作用,世衛組織及時宣佈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包括後來宣佈大流行,警示國際社會做好應對準備;第二是提出了政策建議和技術指南;第三是幫助發展中國家做好應對準備,特別是在全球個人防護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協調物資的國際調配,特別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相關物資。

針對世衛組織有效性的問題,湯蓓指出,第一是要根據成員國對它的實際授權來看,世衛組織不可能扮演世界政府的角色,它主要是協調和建議的作用,而且由於世衛組織的預算非常有限,而且長期處於財政緊張狀態,要求它像國家那樣行事是不現實的。第二個要考慮的問題是,新冠病毒(Covid-19)是個全新的傳染性疾病,全球科學家對它的瞭解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世衛組織也一直強調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攻擊世衛組織的第二個點針對世衛組織的一個具體發言“存在很大問題”。4月9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再次提及了這個具體表述,並稱世衛組織一直到1月14日還在推特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沒有“人傳人”的跡象。

澎湃新聞翻看原文,世衛組織在1月14日推文的表述並非直接對“人傳人”予以否認,而是表示“截至目前的調查沒有明確證據確認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即便如此世衛組織還在1月14日刊發的官方報告中重申病毒“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需要進行進一步調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4月1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這一問題時表示,世衛組織在中方對外確認出現“人傳人”現象並進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第一時間發佈了權威信息,任何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或機構都不會在不掌握充分有效證據的情況下就貿然下結論。

再者,就是特朗普表示世衛組織“偏袒”中國。對此譚德塞4月8日回應時表示不應將新冠病毒病大流行政治化,他同時號召美國和中國團結起來,共同與這個危險的敵人作戰。

湯蓓分析認為,多邊主義和“以規則為基礎”可以說是所有國際組織防止受到單一國家影響甚至操控的法寶。不論是世衛組織中來自中國的財政資源還是中國籍工作人員的數量,都是非常有限的。所謂世衛組織變成“中國衛生組織”的說法是很可笑的,譚德賽對中國的讚揚是基於中國積極應對的政策,以及實踐證明這一策略的有效性。湯蓓反問道,如果是“中國的衛生組織”,那其他國家為什麼都會尊重甚至聽從世衛組織的建議呢?

正如專家所說,目前全球對於世衛組織在疫情應對的中的關鍵作用是存在共識的。就在不久前,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聲明表示,“我們完全支持並承諾進一步增強世衛組織在協調國際抗疫行動方面的職責”。

4月6日,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百餘名前政要及學者也簽署了“致二十國集團成員倡議書”,強調支持世衛組織在協調國際抗疫行動中發揮領導作用,以及採取緊急措施促進世界經濟儘快復甦,並呼籲各國增加支持力度。倡議簽署人中就包括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等。

即便是在美方表達了對世衛組織的不滿與質疑後,其他國家也公開表達了不同意見。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8日致電譚德塞,表達了對世衛組織的支持與信任。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9日表示,美方立場在新冠病毒疫情規模上升的情況下不具有建設性,不合時宜。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也在9日同法國外長勒德里昂的通話中表示,世衛組織秉持科學公正立場,在第一線引領統籌全球抗疫鬥爭。譚德塞總幹事和他的同事們夜以繼日工作,為人類公共衛生事業傾注了心血,作出了努力,他們的重要貢獻理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他們的專業意見理應受到世界各國的尊重。

此前,美國疾控中心(CDC)前主任費和平博士(Tom Frieden) 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是所有國家共有的全球性資源,可以為應對新冠病毒以及各國防控提供技術支持。

湯蓓認為,世衛組織的改革進程一直沒有中斷過,但是維護多邊主義、保證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衛生治理中的公平發言權一定是要維護的。

指控背後與威脅成真的可能性

但是,美方對世衛組織的指控並不止於特朗普的“嘴炮”而已,在此之後,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都先後表示將“重新評估我們對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美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除非世衛組織改換領導層,否則作為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外交行動小組委員會的主席,他不會在下一個撥款法案中為世衛組織撥款。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9日報道,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White House's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已經在制定一項旨在削減美國對世衛組織援助的計劃。美方官員表示,“世衛組織所瞭解到的情況與所做的反應與美國政府在疫情中的應對直接相關。”

的確,目前美國正面臨新冠疫情暴發的壓力。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美國累計確診人數超過50萬例。

面臨重壓的美國政府急需轉移民眾視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美國疫情持續加劇,特朗普的民調在3月13日宣佈國家層面的緊急狀態後曾經上升,但他現在第一波操作拉昇民調的效果已經結束,民眾不滿意度持續上升,越來越多的民眾認為疫情在美國持續擴散,政府甚至特朗普本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導致他們必須‘甩鍋’,之前他們選擇中國,現在則是瞄準世衛組織。”

英國《衛報》在10日的分析中給出美方這麼做另一種可能的解釋,即譚德塞2017年當選世衛總幹事更多是因為得到了亞非國家的支持,而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集團當時更多支持的是他的競爭對手英國人大衛·納巴羅。這次選舉塑造了世衛組織新的結構,顯然這並非美國所樂見。

不過,此時此刻探討美國接下來會怎麼做已經沒有更多意義,因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已經走在削減對世衛組織支持的方向上。據新華社此前報道,美國白宮在向國會提交的2021財年聯邦政府預算報告中,將對外援助資金大幅削減21%。尤為引人關注的是,當全球各國正在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白宮提議大幅削減提供給世界衛生組織的經費和全球衛生項目撥款,削減幅度分別達53%和35%。

按照預算報告,美國2021財年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資金支持從上一財年的1.23億美元減至5800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白宮預算報告大幅削減對世衛組織和全球衛生項目的撥款,只是美國政府連續三年大幅削減對外援助經費計劃的一部分。

目前,各國的評定會費仍然是世衛組織經費中主要來源。根據世衛組織官網公佈的資料顯示,世衛組織的規劃預算資金來自評定會費和自願捐款。每一會員國交納的費用按本國的財富和人口狀況計算。不過,評定會費佔規劃預算的總百分比有所減少,近幾年佔比還不到世衛資金總額的四分之一。其餘資金通過自願捐款籌集。

而根據世衛組織官網公佈的2016-2017年度《預算執行報告》來看,2016、2017兩年,各國一共自願捐款19.61億美元,其中美國7.25億美元,佔比37%。而據世衛組織公佈的2018-2019年度攤款比額表顯示,美國的評定會費攤比仍然維持在22%,在各國中位列第一。

刁大明認為“斷供”雖然具備實際上的可操作性,但美國徹底切斷對世衛組織援助的可能性並不大。

湯蓓指出,若美國持續削減對世衛組織的支持將造成嚴重影響,世衛組織很可能需要削減職位數量,減少在發展中國家開展的項目,對最不發達國家受到的影響將會是最大的。世衛組織可以通過“籌資對話”進程,以及成立新的合作基金的方式緩解一些壓力,但是客觀來說,這種補充會非常有限。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內在政府官員一系列表態之後並沒有一味跟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月9日在頭條報道中寫道,“特朗普在我們最需要世衛組織的時候將矛頭指向了它,現在並不是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