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三天《清平乐》网播量过亿,有个不易察觉的大败笔,无人提及

一部宫廷历史剧要想达到优秀的程度,首先剧情内容肯定要层次丰富,单讲朝政大事过于正剧范,观众不爱看,说多了宫闱秘史又成了宫斗剧,做到两者兼顾才不偏不倚,即态度端正又生动有趣。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在剧情构建上就做得不错,它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块,一是讲宋仁宗赵祯与皇后曹氏、青梅苗氏、贵妃张氏等几个女人痴缠一生的情感纠葛;二是讲仁宗一朝君明臣贤,家国繁荣、名臣辈出的盛世局面;三是讲宋仁宗因女儿赵徽柔不惜抵抗封建礼制的慈父之爱。

三条剧情线络网交织,互有影响和浸透。

上映三天《清平乐》网播量过亿,有个不易察觉的大败笔,无人提及

历史中的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承其父宋真宗开创的咸平之治,造就了宋朝历史上近七十载的一个盛世,是宋朝成就最高的帝王之一,

由于宋仁宗宽厚仁慈、善纳谏言,他在位期间朝野上出现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历史名臣,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六位均出自当朝,另外还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司马光等等治世能吏以及家喻户晓有“青天”之称的大清官包拯也都是仁宗之臣。

上映三天《清平乐》网播量过亿,有个不易察觉的大败笔,无人提及

讲完历史背景,回到《清平乐》剧情本身。由于早期赵祯身边的女性没有全部登场,女儿赵徽柔更是出生之日甚远,所以前几集主要讲的是朝野政事,截止第六集,已经登场的名臣就有晏殊、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夏竦、王曾、薛奎、富弼。

上映三天《清平乐》网播量过亿,有个不易察觉的大败笔,无人提及

上映三天《清平乐》网播量过亿,有个不易察觉的大败笔,无人提及

上映三天《清平乐》网播量过亿,有个不易察觉的大败笔,无人提及

他们每个人都在关键事情上起了重要作用,只是不知为何,剧中这些人物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看不清性格特征,全都是面孔模糊的直臣。

皇帝太后决策有误,谁都会直言不讳冒死进谏;处理国政要事,一色聪敢果决、能力超群;私下行为作风,又全部爽朗不羁,他们做的事换个名字就可以直接互相替代了。

好的故事剧情会把内中人物描绘出清晰的轮廓,《红楼梦》中出场人物近千个,但你看每一个形象都鲜明,谁跟谁都不会串线。

就拿被人调侃一事举例,林黛玉必定会犀利地反唇相讥,且妙语连珠,说得别人哑口无言;但如果是薛宝钗,则可能引经据典地岔开话题,一笑了之;换到贾迎春身上呢,她就会讷讷地说不话来,让调侃的人自生尴尬,所以根本没人会跟她开玩笑;最有意思的是刘姥姥,如果有人调侃她,说不定她还会应和着自嘲几句。

同样的情况,四个人反应完全不一样,自然因为各自性格不同。

一个人一件事想要被记住,必定要基于自身特色。范仲淹等人能名留青史,肯定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但他们擅长什么,脾性如何,《清平乐》中一概未展现。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朝臣竟然是偏执鲁莽的八大王赵元俨。

上映三天《清平乐》网播量过亿,有个不易察觉的大败笔,无人提及

若非不同年龄不同模样的演员来饰演的这些角色,真怀疑他们拿的是一套剧本。

不得不说,在剧集很多方面都处理得当的《清平乐》,对名臣形象的刻画太失败了。

所以很多人觉得剧情寡淡,只以为是节奏太慢的缘故,其实如果剧中每个人物都棱角分明,这种没有滋味的感觉定能消去大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