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急性心源性猝死倒在疫情防控一線--王調兵 :熱心腸的靦腆輔警

突發急性心源性猝死倒在疫情防控一線--王調兵 :熱心腸的靦腆輔警

本稿首發於法制週報2020年第44

文|法制週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雷昕

通訊員|蔡越姝

本文2357字,閱讀約需5分鐘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逆行的人們中,除了直面病魔的白衣天使,還有一群人備受矚目,他們就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政法幹警。

董銳、王調兵、彭永見、劉明鐵……他們身負保衛群眾生命安全的重擔,暢通道路安全的責任,護衛公平正義的使命,用血肉之軀、無畏精神抵擋住疫情的肆虐,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戰“疫”答卷。本報今日推出“致敬!政法逆行者!”主題特刊


他是所長心中勇於擔當的好戰士,是同事心中做事靠譜的好戰友,是百姓心中熱心村務的貼心人。他,就是邵東市公安局駐水東江鎮芽江村輔警王調兵。

2月29日,細雨綿綿,如訴如泣。芽江村村部活動中心王調兵的辦公室簡陋卻整潔,警服、水杯、工作筆記、彙報材料……整整齊齊,一如往常,只是它們的主人卻再也回不來了。

1月30日傍晚,王調兵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工作8天后,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休息。晚9時,他突發急性心源性猝死,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2歲。


第一個站出來堅守一線


“勇於擔當”是水東江派出所所長劉曉星對王調兵的評價,“疫情暴發開始設卡時,他是第一個站出來主動申請守卡口執勤的輔警。”

1月23日,湖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邵東市防控指揮部迅速響應、緊急部署,在全市範圍內各交通要衝佈置卡點,嚴防疫情輸入。水東江鎮位於邵陽、衡陽交界處,卡點密集,需要大量人員值守。

鎮派出所緊急調兵遣將。所領導問:“315省道邵東與衡陽交界處的交通卡點誰去?”平時話不多的王調兵主動請戰:“那地方我熟,我去!”

“那天下著雨,不好安排人員。而且卡口剛建起,沒有物資保障,第一個去守卡口的人要搭帳篷、組建卡口。”劉曉星介紹。

事出緊急,監測點物資尚未到位,連攔車的路障都沒有。王調兵只能用手勢和身軀攔停車輛,引導進入監測點檢查。有好幾次,司機不配合猛踩油門往前衝,差點撞上他。王調兵從來沒有打退堂鼓。卡口剛建好,他就在卡口值守了24小時。

同事劉申餘介紹,有天晚上氣溫特別低,下著凍雨,颳著大風,監測點的紅色大棚幾乎被吹倒。王調兵依然徹夜值守,一遍又一遍地忙碌著:“您好,請打開車窗測量體溫。”“您好,請登記身份信息。”直到第二天早上8時,同事前來換班,他才離開監測點。

在室友申檮林眼裡,王調兵是個靦腆的大男孩,做事靠譜。值守過程中,王調兵總是最忙的一個。引導車輛進監測站、給司乘人員測體溫、登記身份信息……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實在累了,王調兵便趴在桌子上眯一會兒。徹夜值守,成了他的家常便飯。申檮林說:“在監測點,王調兵就是一堵牆,嚴格排查每一輛車、每一個人。”

值守監測點的3天裡,王調兵累計參與檢查車輛500餘輛,排查人員1400餘人。


疫情排查馬不停蹄


“1月30日,他還在我家門口貼宣傳紙,我們還聊了幾句。多好的一個小夥啊,怎麼說走就走了?”望著王調兵貼的《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芽江村78歲的老大娘曾繡梅無比感慨。

從1月23日開始,王調兵的家人就很少見到他。疫情防控戰中,王調兵除了主動請戰值守卡點外,由於鄰村永興村輔警春節前離職,他還承擔起了永興、芽江兩個村與輔警職責相關的防控工作。

“多一個村,就多一份責任。”王調兵說。為做好兩個村的湖北返鄉人員摸排管控工作,他經常來回奔波。晚上,他還要打電話反覆詢問,一一排查。

1月27日晚上9時,邵東市公安局提供了一名湖北返鄉人員的信息,王調兵立即騎著警用摩托車趕去。20多分鐘後,王調兵到達此人所在的村民家時,村民不願開門。在他的耐心勸說下,村民才開門,此人配合他完成登記出行信息、量體溫等摸排工作。王調兵交代返鄉人員落實好自我隔離措施後,才放心離開。

那段時間,在芽江、永興兩個村,村民們時常見到王調兵的身影,他不是在村裡上門入戶瞭解情況,就是協助村醫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我剛回鄉的那3天,王調兵每天都來給我測兩次體溫,一次也沒落下。”芽江村村民申憲洪說。在芽江、永興村,王調兵共排查外來返鄉人員160餘人,監督25名湖北返鄉人員實行居家隔離。

“水東江老街暢通無阻。”“芽江、永興村重點人員管控排查工作已完成。”水東江派出所工作交流群中,王調兵彙報的一項項工作,描繪了他每天的工作軌跡。


服務村民心貼心


“調兵為人老實、誠懇,是個熱心腸。”“有事找他幫忙,他從不搪塞,總是盡力而為。”提起王調兵,芽江村村民讚不絕口。

王調兵是邵東市水東江鎮高塘村人,高中畢業後在廣西桂林從事裝修行業。2016年,聽說家鄉要招考輔警,從小就有警察夢的王調兵報了名。當年12月,他順利通過邵東市公安局“一村一輔警”統一考試,成為水東江鎮派出所駐芽江村輔警。

穿上輔警服裝,王調兵備感光榮。他常說,“輔警也是警,雖然肩章不同,但肩負的責任是一樣的。我要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輔警。”

剛參加工作時,王調兵對村裡的情況不熟悉,他便挨家挨戶走訪,和群眾嘮嗑。3年多來騎壞了2臺警用電動車。翻開他的工作日誌,上面寫滿村裡各家各戶的基本情況。

“村裡532戶1648人,每戶他都去過幾次。”芽江村黨支部書記申燎說,“哪個村民家裡養了幾條狗,他都一清二楚。”

正因為對村裡的情況瞭如指掌,在去年底破獲的一起系列盜竊案及吸毒案中,王調兵帶著辦案民警直接來到犯罪嫌疑人的住處,一舉抓獲嫌疑人。

2018年7月,村裡一戶人家因小孩溺水身亡與他人引發矛盾。王調兵和村幹部上門處理,從早上一直協調到晚上10時,終於將矛盾化解。

去年4月,一天下著雨,王調兵在路上遇到一村民的三輪車陷入泥塘,他二話沒說跳進泥塘,幫村民把三輪車推了出來。

“輔警的工作很瑣碎,也很平凡,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王調兵把工作做得實做得細,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劉曉星說,“他無愧於輔警的稱號。他的精神將激勵我們繼續奮進,守護好腳下這片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