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新你知道吗?

自从人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就创造了各种工具分辨时间,从最初的时钟慢慢演变成座钟,又慢慢缩小到表,怀表,腕表等。而这其中的演变过程以及代表性人物事件又是什么呢?让妙时空之《时腕个为什么》给大家小科普一下~

远古时代

日晷,本意指太阳的影子,现指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人类使用日晷的历史非常遥远,古巴比伦在远古时期的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中国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虽然最初是在古巴比伦被发现并发展起来的,但这种计时设备在埃及和希腊才得到了最多的关注。然而,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日晷和其他简单的计时设备就没有得到更多的推广使用了。

钟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新你知道吗?

日晷

在此之后的12世纪和13世纪发生了一些变化,文艺复兴早期的贸易远征给欧洲带来了伊斯兰钟和中国复杂的水钟,为欧洲创新者带来了新的知识理论来提升他们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古代对水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最著名的例子是北宋初年(大约公元1086年)苏颂设计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学家苏颂按照宋朝英宗皇帝的诏令进行设计并于公元1090年建成的“水运仪象台”堪称中古时代中国时钟的登峰造极之作。

钟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新你知道吗?

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

整座仪器高约12米,宽约7米,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中浑仪等为铜制。全台共分三隔。下隔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中隔是间密室,放置浑象。上隔是个板屋,中放浑仪。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1600年以前

机械表最初出现于14世纪,但它们存在一个不足的问题——重量。然而,在16世纪初,德国锁匠彼得·亨利发明了第一台主发条和小型便携式时钟之后,时钟终于开始在欧洲各地传播开来。虽然当时的时钟不够精密,也很容易破碎,但他们为所有未来的手表创造了基础,并使制表工业开始在全世界传播。

钟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新你知道吗?

早期的便携钟表

1600-1675

在此期间,钟表进入了“装饰时代”。它们在机械意义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它们高昂的生产成本吸引了全欧洲富人、贵族和皇室的注意。奢侈的设计和使用宝石和金属使手表成为每一个高地位的人的理想对象。在此期间,意大利将一天分成24个小时的习俗传遍了世界。

1675-1700

平衡弹簧(摆式)的引入最终消除了当时手表的一个主要缺陷——精度低。有了这项发明,时钟终于可以开始非常精确地测量“小时”,机械时钟的不精确终于可以以分钟计。由于精确度的大幅度提高,分针终于成为所有手表的标配。从时尚的意义来说,这25年内,人们终于纷纷开始将时钟用小链子系在腰带或外套上(怀表)。而这标志着人们开始不再把手表像吊坠那样挂在脖子上。

钟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新你知道吗?

平衡弹簧(摆式)

1700-1775

这一时期以手表的不断创新为标志,而航海员和科学家们对手表的需求更是大大加速了这一时期的发展。那个时期最著名的人无疑是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他成功地制造出了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时钟之 - 海洋天文钟。借助天文导航计算经度的能力,著名的航海时代终于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钟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新你知道吗?

约翰·哈里森

钟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新你知道吗?

最初的海洋天文钟

1775-1900

在手表变得足够精确到可以用于科学实验之后,普通怀表和挂表的价格也大大降低,钟表开始在人群中普及。当时最重要的机械发明无疑是擒纵装置(一种机械能量传递的开关装置,这个开关受“计时基准的控制,以一定的频率开关钟表的主传动链)。随着工业制造的兴起,手表变得更加便宜和也更精准,时尚风格的变换也加速了手表制造业的迅速扩张。

钟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新你知道吗?

擒纵装置

1900-现在

手表逐渐在人群中完全普及,人人都可以买到手表。现如今,电子手表也开始普及,且尤其得到年轻人的喜爱,而传统手表则依旧屹立不倒,相信在未来,无论是传统手表还是电子手表都还会有更多创新,妙时空腕表也将在2019年推出创新款式,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妙时空腕表祝大家周五愉快!Happy Friday!

钟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新你知道吗?

钟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革新你知道吗?

欢迎评论与提问~!谢谢大家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