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招安宋江的張叔夜,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紅紅火火講歷史


張叔夜(1065年-1127年), 字嵇仲,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人。侍中張耆曾孫,北宋將領、大臣。

初以父蔭任蘭州錄事參軍。後歷任陳留知縣、通事舍人、泰州知州。大觀年間,任庫部員外郎,開封少尹,不久賜進士出身,升任右司員外郎。後歷任秘書少監、中書舍人、給事中、禮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曾鎮壓宋江起事。靖康之變中率軍守衛汴梁城,失敗後隨宋欽宗被金國擄走,途中自縊而死,終年六十三歲。

南宋朝廷為表彰張叔夜,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忠文”。

戍邊建功

張叔夜年輕時喜歡談論兵法,長大後以父蔭被任命為蘭州錄事參軍。蘭州地處宋朝邊境,依靠黃河天塹自固,每年黃河結冰時,都要處於戒備狀態,以防羌人入侵,士卒幾個月不離武器。張叔夜說:“這不是上策。不找險要地勢防守,卻讓敵人逼近黃河,我方就危險了。”有個叫天都的地方,介於五路之間,羌人侵犯內地,一定先到那裡集中,然後商議侵犯的方向,每次一集中五路所達之地都受到震動。張叔夜巡視那裡的地形後,謀劃攻取之策,最後成功奪取該地,朝廷在此建了一座叫做西安州的可戍守城池,從此蘭州再沒有羌人之患。

官場跌宕

此後張叔夜在河北轉運使蔣之奇的推薦下擔任過襄城、陳留知縣,後改任禮賓副使、通事舍人、知安肅軍,但因為輿論認為朝廷對他待遇太優厚了,所以還擔任原來的職務。張叔夜向朝廷獻上自己的文章後,先後被任命為舒州、海州、泰州的知州。大觀年間,任庫部員外郎,開封少尹。不久,張叔夜再次向朝廷獻上自己的文章,朝廷召他考試製誥,賜他為進士出身,升任右司員外郎。張叔夜出使遼國,在宴射中,張叔夜首先射中目標。遼人驚歎詫異,想查看他所用的弓。張叔夜以無前例為由拒絕。出使歸來後,張叔夜畫出遼國的山川、城郭、服器、儀範共五篇資料,上呈宋徽宗。

大觀三年(1109年),張叔夜從弟張克公彈劾宰相蔡京,蔡京遷怒於張叔夜,找出張叔夜的小過錯,將他貶為西安草場監司。數年後,張叔夜被召回京師擔任秘書少監,後又升至中書舍人、給事中。當時的官吏為政懶惰懈怠,凡是出自門下省的命令,都要預先列出官銜,讓人寫上名字,之後遇事才填寫具體內容,稱為“空黃”。張叔夜極力要求革除這種弊端。後升任禮部侍郎,又被蔡京忌恨,以徽猷閣待制身份再次到海州任知州。江蘇海州白虎山的“張叔夜題名碑”石刻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在河朔起事,起義軍轉戰十郡,官軍不敢觸其鋒芒。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軍轉戰至海州,張叔夜預設埋伏,宋江軍大敗,副帥被擒,宋江被迫投降。 不久張叔夜被加任為徽猷閣直學士,並改任濟南府(今山東濟南)知府。在任期間,因斬殺數千盜匪的戰功而升任龍圖閣直學士,青州府知府。

浴血勤王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張叔夜上章請求撥給騎兵,與諸將併力截斷敵人歸路,但這一奏議未能得到批覆。隨後張叔夜被改任為鄧州知州。朝廷增設四道元帥,張叔夜兼任南道都總管。不久金兵逼近京都開封,宋欽宗下手令催張叔夜入京保衛。 張叔夜接令後立即自己統率中軍,他的兒子張伯奮率領前軍,另一子張仲熊率領後軍,共三萬人。第二天出發,到了尉氏,與金人遊兵遭遇,張叔夜率軍且戰且進。十一月十五日,到達京都,皇帝到南薰門接見他們時,軍容依然整齊。入宮談話,張叔夜認為敵人兵鋒銳利,希望皇帝能像唐明皇避安祿山之亂那樣,暫時到襄陽然後再準備到雍。皇帝點頭同意,加任張叔夜為延康殿學士。閏月,皇帝登上城樓,張叔夜在玉津園排列軍隊,鎧甲放光,在城下拜舞。皇帝越發高興,升任他為資政殿學士,令他帶兵入城,不久任籤書樞密院。在金兵進一步對京都圍攻後,張叔夜接連四天與金兵大戰,斬殺金兵金環、貴將二人。 宋欽宗派遣使者出京傳遞檄文,告示全國各道,宣揚褒獎張叔夜的戰功,令各州郡長官率兵勤王,但仍沒有軍隊來勤王。開封城陷後,張叔夜受傷,父子仍竭力作戰。宋欽宗駕車出城準備前往金營投降,張叔夜叩馬而諫,皇帝說:“我為了百姓,不得不親自前往金營啊!”張叔夜痛哭著再次跪拜,在場宋朝軍民都哭了起來。皇帝回頭喊著他的字說:“嵇仲努力吧!”

張叔夜

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繼位後,以張叔夜曾支援京師力戰,跟隨宋徽宗北上的功勞,遙授其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並未實際就任)。

明志殉國

金人打算另立異姓為帝,張叔夜對少傅孫傅說:“現在的事態,只有一死而已。”隨後寫信給金兵兩位元帥,請求立太子為帝以符民望。金兵兩位元帥大怒,追到宋軍中問罪,但張叔夜仍然抗請如初,於是被金兵押著跟著皇帝到北方金國去。張叔夜在途中不吃飯,只不時喝些湯而已。到達白溝時,車伕說:“過了界河了。”張叔夜突然驚起,仰天大呼,隨後不再說話。

張叔夜

第二天,張叔夜自縊去世,終年六十三歲。死訊傳來,南宋朝廷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為忠文。

紹興八年(1138年),宋金議和,張叔夜的遺骸得以迴歸故國。船行到鄱陽湖時,遇到大風,船無法前進,只得將有的遺骸葬於湖畔。

主要成就:平定宋江起義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軍轉戰至海州,奪取了官軍鉅艦十數艘。時任海州知州的張叔夜探知宋江帶著十餘船金銀珠寶,準備攻打海州城,便招募了近千名死忠之士,在城郊設下埋伏,又派兵輕裝前去海邊,引誘宋江軍出來交戰。同時,張叔夜又吩咐士兵潛匿在海邊,等到宋江軍上岸與誘兵對戰時,突然放火焚燒宋江的船隊。宋江軍隊的士兵看到船隻被燒,立刻沒了鬥志,這時張叔夜的伏兵殺出,宋江軍大敗,副帥被擒,宋江只好投降。

消滅群盜

在平定宋江起義後不久,張叔夜改任濟南府知府。當時山東各地賊寇突然來到濟南府境內,張叔夜估計自己無力抵擋,便對僚佐們說:“如果束手等待援兵,百姓將沒有一個能夠活下來,應當用計拖延。如果能拖延三天,我的大事就能成功。”於是拿出原來用過的赦免賊寇的文書,讓郵卒送到郡裡,賊寇們聽說後,果然稍稍鬆懈。張叔夜則在譙門聚眾飲酒,顯示自己的悠閒從容,並派官員把恩旨告訴賊寇。賊寇們猜疑不止,到晚上還未做出是否進攻的決斷。張叔夜則調派五千士卒,趁賊寇鬆懈時加以攻擊,賊寇們潰逃,張叔夜派兵追殺,斬首數千人。



愛影劇


《水滸傳》中的張叔夜(公元1065~公元1127)生於官宦世家,其祖父是河南開封人。他出生在信州永豐縣塔下(今江西廣豐嶺底鄉潭村塔底)銅鈸山區。

張叔夜擔任過襄城、陳留知縣,以及舒、海、泰三州知府。宋徽宗大觀年間為庫部員外郎、開封府少尹,後又得賜進士出身,曾出使過遼國。

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張叔夜招安宋江有功,被獎為微猷閣直學士,改任濟南府知府。


粵北空谷


是梁山被一個叫張叔夜的人說服的,可以說能在三個月內完成一次徹底軍事打擊的軍事將領不多,在漢朝這個人將領比張叔夜要厲害的多,他三個月就平定了七國之亂,為大漢王朝四百多年傳承作出了有力的保障,但是戲劇性的是,他當年取勝主要手段就是讓敵人無糧可吃,再進行有力打擊,而他的死卻也和糧食有關,即被冤枉下監獄,絕食而亡。他的功勳和死亡的方式有著天壤之別,他是誰?他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經歷?

他就是漢高祖劉邦得力大將絳候周勃的兒子——周亞夫。周勃和周亞夫兩父子都是皇帝所倚重的人才,在關鍵時刻想到的都是他們,劉邦臨時前對漢文帝所說,我死後周勃是大漢的護國棟樑,你要好好用周勃,結果周勃平了專權的呂氏家族,漢文帝才能夠順利掌政。在漢文帝臨死的時候提起的就是周亞夫,他對漢景帝劉啟說,“在危難的時刻,周亞夫是大才,你可以放心的使用”。周亞夫就在關鍵時刻平定了七國。

初獲文帝之心。少年封侯漢文帝在位,周亞夫初出茅廬。周亞夫從軍後只是一個郡守,管理河內地區。公元前一百五十八年,北邊匈奴來犯,周亞夫奉命守在細柳,防止匈奴突襲京師。那天文帝劉恆突然來了興致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就直接去巡檢京師周邊的軍營。京師周邊有三座軍營,前兩軍營,文帝的太監在軍營門口叫一聲皇帝駕到,軍營的大門就立刻打開了,大小官員都來跪拜。

可是跑到周亞夫的軍營前,太監的叫喊沒起作用,細柳戰地的大門就是不開,這讓太監很惱火就在門口大罵,這時從軍營裡走出一個小統領,這個太監就立馬用皇帝來壓這個小統領,這個統領一句話,“我們將兵在外,只聽軍令,不聽聖旨”。就把皇帝的面子給懟回去了,文帝也沒法,拿出符印,周亞夫才打開了城門。雖然這次文帝碰到了釘子,但是文帝還是相當的有氣魄,文帝被周亞夫威嚴的軍紀所折服,暗暗的把周亞夫記在心上,並要周亞夫做了中尉,掌握京師皇城的軍權。過了幾年,漢文帝去世了。

平七國,景帝封賞。漢朝時期的領土是採用分封制的,誰的功勞大誰就負責一片區域,公元前一百五十四年,“漢景帝三年”,被漢朝分封為吳王的劉濞拉攏了楚王和膠西王其他分封諸王共七國反動了推翻漢朝的戰爭,大漢皇權收到了極大的威脅,這時漢景帝想起了先帝劉恆的話,任命周亞夫為太尉鎮壓反叛。

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的兵力可是比大漢的軍隊多的多,七國總兵力50萬,而大漢才10萬兵力,敵眾我寡,周亞發沒有采取跟七國的正面對抗,與景帝商量之後,由梁王守住通往京師的關卡,要梁王死守。他帶主力而是繞到了七國聯合軍隊之後,切斷各國的糧草供應。

梁王被七國聯軍輪番攻打,快支撐不住了,就寫信給要漢景帝,要周亞夫回援,但是周亞夫在七國背後,就展開了一場糧食戰,他挑段聯軍的糧食供應,還對派3000騎兵對七國軍營的糧倉進行打燒,七國要攻擊他時,他卻堅守不出,幾經周折,七國叛軍因糧食不足撤兵,這時周亞夫派精兵出擊,殺的叛軍人仰馬翻,並取到了叛軍首領劉濞的人頭。這場戰爭前前後後才三個月,卻打出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周亞夫一戰揚名,不過也因此得罪了梁王,後世傳說他的死還和梁王有關。

後來周亞夫又多次帶兵攻打匈奴,發明了車騎戰術,聲東擊西,巧妙布兵,重重的打擊了匈奴,為後來的漢武帝劉徹清掃匈奴奠定了相當重要的基石。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封了他做丞相,雖然地位提升了,但同樣把他的兵權給解除了。周亞夫任丞相後,漢文帝就曾多次想冊封一些異性人為候,與周亞夫商量時,都被周亞夫拿劉邦時期的制度來頂撞了漢文帝,周亞夫頂撞之後就沒理景帝直接走了,周亞夫老年的時候,他的兒子周陽見周亞夫身體不行了就為周亞夫準備身後事的傢伙,但隨葬品是朝廷禁止搞得,周亞夫因此哐當入獄,在獄中想不通絕食而死。

功臣之死一般有會因君主昏庸,忠奸難辨;擁兵自重,威脅皇權;奸臣陷害;居功自傲,言語不當而死。或許從曾國藩後對周亞夫的評價即周亞夫剛正的氣度開闖了新的風氣,看細柳軍勢,天子動容,神聖不可侵犯,戰場上全局觀念強,說話也是按理說話,不屈皇權。”之中可以看得出一點點端詳。


小軍影視剪輯


張叔夜,北宋著名將領,忠臣。

寥寥幾字,怎道得盡這位北宋名臣的英雄事蹟……

《水滸傳》中轟轟轟烈烈的梁山108條好漢,由宋江帶領,攪得大宋朝野寢食難安。一個個都是天神下凡,英雄了得。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事件中,在我們今天的主角張叔夜大人的手下,只走了幾個回合,輕輕鬆鬆地被拿下了。

招安宋江投降,這只不過是張叔夜英雄事蹟裡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要想全面的瞭解張叔夜是怎樣的一個人,來來來,請您先搬個凳子坐好,聽我慢慢道來。

建西安州,阻羌人之患

張叔夜是個世襲官二代;自小喜談兵法戰略,是個天生的將才。在父親的蔭護下年紀輕輕就擔任了蘭州錄事參軍之職。

蘭州地處北宋邊界,自古依黃河天險防守外族入侵。每臨冬季黃河冰結,就無險可守了。羌人在一個叫大都的地方集結,越過黃河冰面,侵犯掠劫內地百姓。

張叔夜到任後巡視了那裡的地形,謀伐了用兵之策後,連夜率兵突襲五路之羌兵,迅速佔領了大都方圓之地。並在此建了一座叫西安州的城池,常年派兵戍守,自此蘭州再無羌人之患了。

仕途風順,文武全才

張叔夜不但打仗在行,建議書也寫得不錯,經常上書朝廷。上面認為他有功升任他為知安隸軍。張叔夜深諳厚德載物,德要配位之官場定律,他認為自已沒有大功,靠動動筆就升遷,朝廷對他待遇太優厚,婉拒不肯上任,還是擔任原職為安。

是金子總得發光,後來還是一路飛昇,先後任命為舒州,海州,泰州知府。文章寫著寫著也日益精進,又被朝廷召為考試製誥,(也就是現在的教育部長,)賜進士出身。(頒發了大學文憑。這架式怎麼和現代的官員一樣呢,仕而優則學問等身。)

我們的張大人終於成長為一個文武全才了。

出使遼國,技壓群雄

大觀年間,張叔夜出使遼國。

當時宋遼金三國聳立,宋為抗金而想聯遼。派文武全才張叔夜出使遼國聯盟。

遼本狼子野心,狼視中原日久,宴請張叔夜席間,要同文質彬彬的張叔夜比試他們賴已強勢的射箭技藝,想讓張大人出出醜,趁機辱笑大宋無能懦弱。好個張叔夜大人,二話不說,從懷中掏出一把小弓箭,嗤嗤幾箭,箭箭中標。唬得遼人驚詫不已,爭著要查看張叔夜的小弓箭。張叔夜豈肯將中原這等神兵利器讓他們窺察,找個理由搪塞了過去。

回到國內,連夜畫出遼國山川、城廓,服飾,武器、儀範等五篇資料,上呈給宋徽宗。

完美,不辱使命,原來還是一個優秀的間諜奇才。

伏擊宋江,緝匪功高

宣和元年,官逼民反,宋江在河朔起事,起義軍迅速攻戰了沿途十郡,所向披靡。

宣和三年二月,宋江軍轉戰海州,張叔夜連夜在義軍路經途中設下重兵埋伏,一向勇猛的宋江軍在張叔夜拿手的夜襲戰中不堪一擊,高帥勇的副帥盧俊義被擒,張叔夜許以邀槍不殺、高官厚祿迅速瓦解了宋江軍的鬥志,迫使宋江投降。

後升任濟南知府,又陸續斬殺了幾路盜匪,因戰功卓越又升任龍圖閣大學士,青州知府。

被施耐庵大咖寫成洋洋灑灑幾百萬言的梁山好漢就這麼被張叔夜解決了。本想作為本文重頭戲來大書特書的章節,也就被張大人的鎮壓功夫輕描淡寫地解決了。我也只能輕描淡寫,我被這種歷史上真實的梁山好漢氣得吐了一口血。

浴血勤王,明志殉國

靖康元年,金兵大舉南侵;畫畫寫字很厲害的宋徽宗慌忙把皇位傳給了兒子宋欽宗。宋欽宗慌忙下旨召六十多歲就要退休了的張叔夜進京勤王。

張叔夜立即率領他的倆個兒子連夜進京,接連四天四夜與金兵大戰,斬殺金兵將士無數。宋欽宗又令各州府官兵快速來勤王,但各路州郡軍無一來援助。張叔夜父子血戰數天,開封城快守不住了,宋欽宗嚇破了膽,不顧還在受傷血戰的張叔夜的極力阻止,竟開門前往金營投降,宋徽宗欽宗倆皇帝被金兵俘擄。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難。(真是被這倆位藝術皇帝氣得吐了三口血。)

張叔夜陪護著倆位亡國之君準備渡過黃河時,他看著倆位懦弱窩囊的昔日皇帝,自知復國無望,不免仰天大呼哀慟,自縊殉國。

各位親,你說張叔夜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北宋名臣,文武全才,剿匪功臣,抗金名將,護國忠臣,千秋功業留予大家評說。

我掩卷一聲長嘆:忠烈千秋。


文之戈


張叔夜是北宋時期名將,在金軍入侵北宋的時候,火速率二子上京勤王。一直到金軍攻破都城他都在浴血抵抗,後來與宋欽宗一道被金軍俘虜。押解北上的時候,路過界河殉國而亡。

  張叔夜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祖上有在朝為官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張叔夜父親那輩的時候,已經輾轉遷移,沒有什麼名氣了。

  張叔夜於公元1065年,在信州永豐縣塔下銅鈸山區的一個山鄉小村出生。張叔夜小的時候就喜歡軍事,與夥伴們玩耍也愛玩帶兵打仗的遊戲。等到長大之後,他毅然投身於軍營,以祖蔭入仕任蘭州錄事參軍。

  蘭州地處邊界,經常有羌人來犯,特別是冬天黃河結冰的時候,更是成為羌人進攻的最佳時期。

  張叔夜到了蘭州任職之後,在巡視的時候發現羌人每次前來進犯的時候,都會在一個叫大都的地方集結。發現這個地方之後張叔夜立即建言,在此地修建城池堡壘,搶先破除羌人進攻之機。這個建議得到採納,後來羌人侵犯北宋邊境的情況果然得到緩解。北宋因此節約了不少戍邊之力,而張叔夜也憑藉這個功績襄城、陳留知縣,以及舒、海、泰三州知州。

  


宋徽宗大觀年間,張叔夜得賜同等進士出身,遷右司員外郎。大觀三年,張叔夜和弟弟張克公一起彈劾蔡京,最終使得蔡京被罷職。雖然為朝廷除掉了一個害蟲,但是張叔夜張克公兩兄弟卻因此得罪了蔡京。蔡京為了報復他們,到處收刮兩人的罪狀,使得張叔夜被貶為西安草場監司。

  幾年之後張叔夜得到重新啟用,被召回京師當秘書少監,後又升至中書舍人、給事中。因為改革了門下省“空黃”的政務弊端,而得到提拔,升為禮部侍郎。也許是因為升遷迅速,張叔夜因此受到蔡京忌憚。因為先前就有被張叔夜兄弟兩人彈劾罷官的前例,蔡京害怕張叔夜再次攻擊他,於是搶先出手。在蔡京的運作下,張叔夜被貶到海州做知州。

  在《水滸傳》中,張叔夜軍事能力出眾,憑藉自己的能力降服梁山泊眾人,使得宋江等人帶兵歸順。在真實的歷史中,張叔夜也是一方猛將。

  北宋後期,國勢衰微,北方草原的金國卻與之相反迅速強大起來。宋徽宗晚期,金軍終於發動對宋朝的大肆進攻。面對金國的強勢,宋徽宗毫無辦法,只想著逃跑。在大臣的建議下,最終禪位給太子趙桓,自己帶著親信難逃了。

  宋欽宗繼位後,形勢越發嚴峻起來。那個時候張叔夜就已經知道金軍遲早為圍攻汴京,於是建議搶先下手。四方大將聯合,率領騎兵以迂迴之勢抄到金兵之後,切斷金兵歸路然後再行合擊破敵。

  可惜的是這條建議沒有得到統治者重視,張叔夜還被朝廷調任鄧州任知州,兼任南道都總管。剛到任地沒有多久,就接到了宋欽宗發來的勤王令。張叔夜馬不停蹄的,又帶領士兵和兩個兒子前往汴京援救宋欽宗。

  途徑尉氏地方,便與入侵金兵遭遇,於是張叔夜率軍且戰且進,一路殺敵,終於入京與宋欽宗匯合。宋欽宗親自接見了他,並對此表示感謝。隨後宋欽宗接連賜予張叔夜延康殿學士、資政殿學士之銜,授予簽署樞密院之職,委以指揮軍事全局之重任。

  張叔夜有效指揮,取得了局部的戰爭勝利。但是勝利的天平早就倒向了金國,張叔夜一直領兵浴血奮戰,最終還是被金軍攻破城池。

  汴京城破,北宋滅亡,張叔夜被金國俘虜。初始金國對其禮遇有加,想要利用他的聲望來建立偽楚政權。遭到張叔夜嚴詞拒絕後,將張叔夜於二帝一起押解北上。

  張叔夜在北上途中,想要絕食而亡,始終未能成功。等到了宋、金兩國之間的界河白溝之時,仰天大呼,扼吭而亡,終年六十三歲。


克洛的夏天


張叔夜(1065—1127年) 字嵇仲,信州永豐縣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人,北宋名將宋徽宗大觀年中賜進士出身,曾任右司員外郎、禮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曾鎮壓宋江起事,靖康之難中率軍守汴梁城,失敗後隨宋欽宗被金國擄走,途中自縊而死。張叔夜深憂國事,他在任所火速上奏朝廷,請求率領騎兵,與眾將合力以迂迴之勢抄到金兵之後,切斷金兵歸路然後再行合擊破敵。張叔夜探知宋江帶著十餘船金銀珠寶,準備攻打海州城,便招募了近千名死忠之士,在城郊設下埋伏,又派兵輕裝前去海邊,引誘宋江軍出來交戰。



秦能能呦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此章中明確寫出,最終解決“橫行河朔”三年的梁山泊起義軍的關鍵人物,是濟州太守張叔夜。朝廷在對梁山泊多次鎮壓損兵折將,兩次招降無功而返之後,採取懷柔政策,讓太尉宿元景帶著聖旨、禮品去收編。具體執行這一方案的人是濟州太守張叔夜。張太守親赴梁山水泊,成功勸說宋江接受了招安。《宋史》記載張叔夜曾經擔任舒州(州治在今潛山縣)、海州(濟州)、 泰州知州。張叔夜在舒州是有德政的。


拆書有道


張叔夜是被公認為宋朝末期著名將領、在宋江勢大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敢討伐的時候,只有他敢以臨時招募的一支千人軍隊設伏誘敵,將宋江的海船燒燬,伏兵齊上擒獲了副將,迫使宋江投降!但是他的主要功績不是這個!具體有三點;1,西北戍邊建工,張叔夜早年當蘭州錄事參軍時曾攻取天都,並建戍城“西安州”,從此蘭州再沒有羌人之患!

2:出史遼國. 張叔夜曾出使遼國,在宴射中首先射中目標讓遼人驚詫不已,歸國後,張叔夜圖其山川、城郭、服器、儀範為五篇,上呈宋徽宗。

3:靖康勤王. 靖康元年,金人南下,張叔夜再上章請求撥給騎兵,與諸將併力截斷金兵歸路,但得不到任何批示。金兵逼近京城,張叔夜與兩兒子率三萬軍隊擊敗金人遊兵到達開封守城,一連四天張叔夜都與金人大戰,斬其金環貴將二人。開封戰情危急,欽宗令各州郡長官率兵勤王,但始終沒有軍隊來勤王,開封城陷後,張叔夜受傷,但父子仍竭力作戰。

為保全百姓,欽宗駕車出郊準備向金人投降,張叔夜叩馬哭諫,欽宗回首對他說:“嵇仲努力!”

徽欽二帝被擄往北地,張叔夜隨從而去,途中絕食明志,過國界時仰天大呼而死,卒年六十三。


琴軒醉人煙


張叔夜年輕時喜歡談論兵法,長大後以父萌被任命為蘭州錄事參軍。蘭州地處宋朝邊境,依靠黃河,每年黃河結冰時,都要處於戒備狀態,以防羌人入侵,士卒幾個月不離武器。張叔夜說“這不是上策,不找險要地勢防守,卻讓敵人逼近黃河,我方就危險了。”


阿彌陀佛最美


真實世界平息梁山一夥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