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虚静的六个方面,你能做到一点便足以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主要是讲虚静。虚静就是放空自己内心,让自己宁静下来。

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如何才能抵制诱惑呢?除了制度、规则外,恐怕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内心了。只有我们内心虚静,我们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抵御外界的各种干扰和诱惑。

做人虚静的六个方面,你能做到一点便足以


第十章一开篇老子就用了六个反问句。反问句虽是疑问的句式,但是表达的是肯定的观点,答案就在句子里。老子用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生需要做到虚静的六个方面。

0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这句话是说,人的肉体就像车一样载着魂魄,两者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离的。有个词叫“魂飞魄散”,如果魂魄都没了,人就是行尸走肉了。

万物负阴而抱阳,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肉体和魂魄就是人的阴阳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不可分离,如果人的肉体和灵魂分离了,人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

做人虚静的六个方面,你能做到一点便足以


你看电视里演的谍战片,很多地下革命工作者,一旦被抓,宁愿死都不会苟且的活着,他们有伟大的革命信仰,他们的灵魂和肉体是不能分离的,他们不会为了肉体的生存而出卖自己的信仰。相反,很多汉奸走狗,只是为了吃香的喝辣的,出卖自己的灵魂,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没有任何尊严和信仰。

我们现在总说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信仰。

我们开始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初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忘了初心,我们开始随波逐流,我们离最初的信仰越来越远,我们甚至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开始做这件事情。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把一件事做完的时候,结果与开始的想法背道而驰。我们经不起过程中的各种诱惑,我们失去了自己的信仰。所以我们要做到肉体与灵魂不能分离。

做人虚静的六个方面,你能做到一点便足以


02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这句话是说,人能不能像婴儿一样?婴儿大家都喜欢看。老子和孔子都是婴儿的崇拜者。孔子有一次在街上看到一个婴儿,还调转车头追着看呢。人们最喜欢看婴儿的眼睛。婴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天真无邪,一点杂质都没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婴儿心无杂念,内心纯净。婴儿睡着的时候气息非常柔和,因为他内心非常平静。所以老子希望人们像婴儿一样,心无杂念,保持平静状态。

都说孩子精力旺盛,因为孩子心里不装事,没有杂念,挨打了哭完就忘了,不会老放在心上。孩子白天再怎么折腾晚上睡着了安安静静的,也不打呼噜,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

成年人睡眠不好的非常多。失眠的人大多数都是心病。有的可能是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害怕睡不着;有的可能是担忧这个思量那个,心里装的事太多睡不着;有的可能是想得到的太多得不到而失眠。只有把自己的心放空了,才能放下杂念,才能静下心,才能养精蓄锐。


做人虚静的六个方面,你能做到一点便足以


03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这句是讲照镜子。平时我们照镜子都是照表面,而这里强调要站在更高的地方照镜子,不仅要照外表还要照内在。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思维要有高度,你看问题要全面、清晰。

二是你的心要像明镜一样,外界是怎么样的,你不要歪曲,我们常说心如明镜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你要照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缺点要及时改正,让心灵没有瑕疵。

嫉妒之心是非常害人的,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有时候难免就会陷入嫉妒他人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比如,我们都是在一个培训班学习的作者,当看到别人很快就写出了好的作品,很快就积攒了很多粉丝,心里就产生嫉妒,不去学习别人的好作品,陷入自我欣赏中不能进步。

有时候我们还会嫉妒自己的好朋友或者兄弟姐妹,当他们比自己工作好、工资高、家庭美满的时候,我们就产生嫉妒之心。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照镜子”,理性认识别人取得成功的原因,看看别人做出的努力与牺牲,也许别人做出的努力和遇到的挫折是我们的10倍,只是我们不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能改正的一定要改正。有空杯心才能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才能学到新知识。


做人虚静的六个方面,你能做到一点便足以


04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这句话是讲一个领导,能不能做到无为?“无为”是爱国治民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不要妄为,不要瞎折腾;二是说不多为,抓住重要关键的事情,做事有边界,不该做的不做。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单位一换领导制度就要重新制定一次。新的领导总是认为旧的制度不好,总想着自己新官上任,搞点创新,做出点业绩。可是下面的人是经不起折腾的,制度这样变来变去,下面的人心就不齐,对单位也不会忠诚,工作也不会尽心。

作为领导你要想做到无为,你就要内心虚静。你的内心没有那么多贪利,没有那么多贪念。你就不会为了自己的名气,为了自己的政绩,搞一些不必要的改革。

我们也看到一些小地方,本来就不富裕,新来一个领导大搞基础建设,钱都花在工程建设上,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很苦。一个内心虚静,无杂念的领导,一定是一心只想着做对人民有益的事,能够使人民富裕而不是自己富有,也不会去做扰乱民心的事。


做人虚静的六个方面,你能做到一点便足以


05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这句话是在讲人的感官和理性思维的关系。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接触万事万物。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什么事情都跟着感觉走呢?当然不是。

我们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我们要把这种感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用理性的思考来统率这些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内心保持无杂念,保持雌柔。这里的雌不代表女性的意思,而是指宁静的状态。

如果我们的感觉失去了理性的思考。我们就会陷入各种诱惑。


口的欲望

比如我们现在有些人吃腻了家常便饭就要吃点新鲜玩意,那么就造成野生动物被残杀;还有的人非常贪吃,吃的多,不仅肥胖难看还会引起疾病;还有的人喜欢吃辣,无辣不欢,最后他的嘴巴就吃不出什么味道了。我们现在很多小孩,不喜欢吃家里的饭喜欢吃外面的饭,外面的饭口味重,各种调料添加剂,吃着美味却不健康。口味越吃越重,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要吃什么了。

耳朵的欲望

很多人喜欢整天戴着耳机,音乐声音开的很大,而且都是劲爆的歌曲,长期这样必然损伤耳朵;另外长期听这些劲爆的歌曲,就会失去对真正好的音乐的欣赏,人心也必然浮躁,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做事。

眼睛的欲望

有的人每天追剧,看完一集又一集,浪费时间,虚度人生;

很多人玩手机游戏,连天连夜,不吃饭的不睡觉,造成家破人亡的都有。

现在网络时代,为了博人眼球,网上五花八门什么样的东西都有,有的人就会看的上瘾,看这样不好的东西多了,必然会造成人心贪婪。

身体的欲望

现在是一个穿着五花八门的时代,夏天大街上有的人穿的实在是太少了,一方面不雅观,另一方面也会引起歹徒起坏心眼。

还有的人穿的戴的很复杂,一个脖子项链戴几条,手链手表手环也是同时戴。

当然有钱的人穿什么戴什么我们也管不着,就怕有些人没有钱还要跟风。有些人购物成瘾,花呗、白条欠下一堆。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一定要理性。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诱惑,当我们能够做到内心无杂念,我们的欲望就会减少很多,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宁静。

06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这句话是讲,一个通情达理、知识丰富、有智慧的人,你要怎么样呢?你能不能把技巧去掉呢,能不能不要老是用套路呢?能不能不要欺骗人呢?

这里的“知”字读成智,指技巧,套路。老子认为一个明白四达的人,应该是一个厚道的人,厚道是最高的智慧。

我们看的一些商战电视剧,里面总会有一个善用技巧、套路的总裁,他身边的人都和他一样,勾心斗角,阿谀奉承,这样的总裁即使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功,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是长远来看,他不会获得大家的尊敬,事业做的不会太大。他的亲信也不会对他忠诚,必然是谁有利就站在谁的身边。

一个人做事总是把厚道放在第一位,肯定会得到大家的拥戴和认可,不要耍小聪明,用各种套路,这些最终都会被大家识破。


做人虚静的六个方面,你能做到一点便足以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最后一句是这章的总结,也是将虚静意义的升华。

你看这天地创造万物,给万事万物提供土壤、雨露、阳光,任凭万物生长,繁殖,天地不是用占有的态度来对待;

天地滋润万物,没有要求回报,没有把对万物的恩德当成是凭借、勒索的手段;

天地也不会主宰万事万物,任凭他们自由自在。

一个虚静的人,如果能做到像这天地一样,内心无限的旷达,容得下万事万物,不占有、不依仗、不主宰,必然会受到大家的敬仰和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