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悲劇的根源在於一場“讓梨”

《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孔融讓梨》的故事,做為謙讓的美德成為教育兒童的經典案例廣為流傳,但筆者通過了解孔融被曹操殺害的經歷,認為他的悲劇的根源就是被渲染的“讓梨”。我寧願想信,四歲的孔融是因為小梨的小巧可愛而喜歡,或者是隨便的無意選擇,但是被家長有意的一問,點燃了本該純真心靈中的虛榮之火,又經點讚的一誇,小聰明的野草便在空白的心田紮根,再經傳頌和渲揚,使這種野草隨風瘋長。我真不願意幼小天真爛漫的心靈過早佔滿沉甸的“謙讓”。請別讓孩子過早接受這一說教。孔融悲劇的根源在於一場“讓梨”​孔融得確年少聰慧,才氣甚高,我認為正是從小的受人注目和誇讚,造就了他譁眾取寵,恃才傲物,狂妄不拘的性格缺陷,最後殘遭殺害。

孔融悲劇的根源在於一場“讓梨”​1、耍小聰明,譁眾取寵。孔融雖然才華出眾,但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本職工作上,而是自做聰明,做譁眾取寵之事。他雖是曹操下級,卻總以為比老闆聰明,頻頻兜售自己的小本事,以博取眾人的眼球,自以為會受到大家的關注和曹操的欣賞,但久而久之,卻得到了同僚的反感,曹操也逐漸生出被諷刺,甚至被遇弄的感覺。即使曹操度量再大,也難以忍受。
孔融悲劇的根源在於一場“讓梨”​2、恃才狂妄,我行我素。孔融雖身處官場,因恃才不諳為官之道,不知低調做人,為人狂妄,忘乎所以。妄議曹操出兵:“出師無名,難以建功”。後又上書漢獻帝遏制曹操勢力,受到曹操警告並上書曹操“苦言旨意,終身誦之”。但不久仍信口開河,廣交“清議”廣徒,我行我素的行徑,招至曹操不安,最終將其殺害。孔融悲劇的根源在於一場“讓梨”​3、定位不準,越權出位。孔融做為曹操部屬,應當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盡責,但孔融卻自以為是,多次越權出位,還把觸角伸到曹操敏感的政治領域,這就觸犯了曹操的忌諱。孔融既無奇謀,又無寸功,既無地位,也無勢力,卻不識時務地限制曹操,那能不激起曹操的殺心。

另外,孔融還自恃強詞奪理,公然詭辯,對抗曹操禁酒令:“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堯不飲千鍾,無以成其聖。且桀紂以色亡國,今令不禁婚姻也”。看看,字理行間是多麼的無理取鬧,這種做派不是譁眾取寵又是什麼?這一切,都源自一場“讓梨”造就的性格決定的必然,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