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战争;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外战争;以及平定安史之乱的平叛战争;唐刀成为了唐帝国威仪和武力的代表,随着唐文化的输出,唐刀对东亚地区刀剑产生了近千年的巨大影响。

接上文......



《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图19)山东博物馆藏 徐敏行墓石雕武士像

四、隋、唐刀剑的演变

隋、唐两朝刀剑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又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产生变化。山东博物馆藏隋开皇四年(公元 584 年)徐敏行墓石雕武士像(图 19),手中长刀住地,明显可看出有环首,柄入鞘室,鞘室有双附耳提挂。河南省博物馆藏隋瓷武士像,身穿两档甲手住长刀,刀首形制不甚清晰,推测为环首,鞘室有一附耳,鞘室有多节装饰形式,鞘尾呈圆弧形,朝鞘室开口方向有凹形装饰。此两尊塑像中隋刀形制上与北周李贤墓所出佩刀几乎一致(图 20),李贤为北周上柱国将军,公元 568 年卒。此刀银质装具,鞘室有较长的筒形银鞘尾,尾端包铜件,出土时已朽坏。鞘室木质髹漆,双附耳银质,柄首铁质环首,接银柄束,柄入鞘室,推测柄与刃交界处有一银柄束。隋朝立国时期礼仪典章都是采用北周制度,刀剑形制也是采用的北周形式,隋朝刀剑至今未见国内考古界公布,徐敏行墓石雕、隋磁武士是目前相对准确的隋刀形式。孙机先生曾经对此类附耳曾经做过精彩了的论述,总体来说是萨珊风格提挂的东传影响到中原刀剑的携挂方式。窦皦墓中的唐刀应该也是此种鞘室风格,笔者曾经在陕西考古研究所和相关人员询问此刀出土细节,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无资料保存。此类风格的刀都无格。

《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图20)北周李贤墓佩刀



唐横刀除了这些入鞘类型,武周时期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开始出现了新型剑格形式,此种剑格形式在唐中期后成为主流。此种剑格形式略呈星型或浅十字形,左右两端相对较长,此种剑格形式在国内几个收藏家手中都有收藏(图 21)、在唐陵中也有较为清晰的表现、在中国的辽系刀剑中也得以继承。正仓院保存的“金银钿装唐大刀”、“弥陀绘唐大刀”都是此种风格刀格。唐朝此种刀格形式也是受到了明显的西域文化影响,公元 6 世纪末 7 世纪初期东亚地区,突厥风格的此类格形式,开始从西域传播至东亚地区,大英博物馆保存的丹丹乌里克遗址所出的馆藏编号 1907,1111.7 木版画(图 22),是斯坦因在新疆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的,1907 年移交至大英博物馆。丹丹乌里克唐朝时的本名是杰谢(于阗文 Gayseta),唐朝在此设杰谢镇,是安西四镇中于阗军镇防御体系中的一环 。木板画中的武士佩剑是典型的十字格形式,此种浅十字格在新疆出土的温泉县阿尔卡特墓地发现的9-10 世纪的石人中有明确的体现(图 23)。阿尔卡特墓石人为典型的突厥人形象,此类石雕在蒙古乌布苏省、南西伯利亚图瓦盆地、阿尔泰边疆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我国新疆境内大量出土,突厥石人身上都能看到双附耳提挂、浅十字格与长刀的形象。唐朝的此类刀格都是受到突厥文化的影响,突厥又是受到萨珊、粟特文化的影响,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来自库拉吉什 7-8 世纪的镀金银盘中可见此类格的形象(图 24)。

《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图21)唐刀格

《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图22)大英博物馆藏 丹丹乌里克遗址所出的馆藏编号1907,1111.7木版画

《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图23)新疆阿尔卡特墓出土突厥石人

《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图24)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库拉吉什7至8世纪镀金银盘中的粟特人形象

隋唐刀中的环首在壁画、雕塑中显示有素环和龙凤环,隋税村壁画中环首为典型素环,唐长乐公主墓壁画仪卫武士图中两只唐横刀的环首明显有云头造型。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唐环首数量较少,陕西省考古所藏大明宫考古中有摩羯环首、狮子环首出土(图 25)。广元皇泽寺摩崖石刻中也有初唐时期凤环造型(图 26),此种凤环与图(3)一致。说明除了仪刀之外,横刀环内也装饰有龙、凤纹、三叶纹等。

《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图25)唐刀 考古资料

《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图26) 唐 四川广汉千佛岩缳首刀

目前显示的考古、壁画资料中,唐横刀基本就是这几种类型,从刀首来看,分有环和无环两种,无环柄逐渐发展成圭形手柄 ;环有素环和龙凤环、摩羯环等 ;鞘提挂有双鞘束型和附耳型 ;刃型有剑形和斜直尖两种 ;有剑格和无剑格两种。

尽管环首刀从汉至唐,成为中国早期佩刀中不可替代的形象,甚至成为士人诗词歌赋的素材,但是随着唐朝和西域文化的交流日盛,唐朝开始更多的学习西域的佩刀风格,逐渐放弃了具有中国风格的环首形式,采用无环横刀风格,早期此类刀首只是做弧形金属覆盖,后期逐渐成圭形,圭形逐渐演变成如意型。现在已知的壁画、陶俑都证明了王援朝、钟少异在《谈昭陵六骏石雕中邱行恭佩器》提出的“唐代短柄长刀又可分为环首刀和无环首刀两大类”的观点。

环首唐刀的消亡是个极其缓慢的过程,无环刀的发展也是沿着螺旋式的轨迹上升的,两者都是唐军计入典籍的主战兵器,都曾在唐朝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壁画和陶俑等文物上来看,在使用数量和出现频率上,环刀逐渐显示出颓势,而无环刀愈发流行。



五、唐刀装备与制作

作为唐军短柄佩刀,横刀的使用率极高,既位居“䪓韘七事”之首,也是府兵的“随身七事”之一,唐前期府兵制度之下,每个卫士必须配备的制式兵器。据《新唐书·兵志》记载,太宗贞观十年(公元 636)规定 :“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觿、毡帽、毡装、行縢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并其介胄、戎具藏于库。有所征行,则视其入而出给之。其番上宿卫者,惟给弓矢、横刀而已” 。从史料记载可知横刀是唐初府兵全套装备中唯一的近战武器,需要自行购买。

从现有史料来看,唐内庭的唐刀是由少府监制作,少府监主要是为皇室及朝臣服务的,其职责就是提供“天子之服御,百官之仪制”,唐初期造御兵刃之职权转隶至右尚署,生产刀剑、斧钺、甲胄、具装等。比如皇族自行携带的“弓刀杂用之物”,皇帝亲赐臣下的“佩刀”、“宝刀”等都应来自右尚署 , 其中佩刀应该就是横刀。

普通横刀是可以由民间制作,并在市场销售。吐鲁番籍帐《唐天宝二年(743)交河郡市估案》中清晰地记录了横刀的品种和价格 :“镔横刀壹口鍮石铰 :上直钱贰阡伍伯文,次贰阡文,下壹阡捌伯文”;“钢横刀壹口白铁铰:上直钱玖伯文,次捌伯文,下柒伯文”。

在窦皦墓横刀上错有“百折百练”四字铭文,这说明隋唐继承延续的是两汉以来一直延绵不绝的百炼钢技术。此横刀因为无法研磨,所以不太清楚其锻造形式。中国传统锻造,刀剑都锻造纹理,唐朝诗文中对当时的锻造纹理的优美是有极为浪漫的记载,李白《暖酒》诗云:“热暖将来宾铁文,暂时不动聚白云”;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金刚锥透玉,镔铁剑吹毛”。刀剑周身如因为折叠锻造形成的独特的纹理与云气相似,刀剑经过高级研磨吹毛透风的锋利形象另诗人用最妙的词句加以赞颂。北宋刘敞的《公是集》中有一篇《贞观刀记》,写的是他收藏的一把贞观年间的刀,刀背上也错嵌金字,记载了制作的时间、地点、参与的工匠及监管的官员。其铭曰 :“贞观十六年∕并州都督府造锷∕刀匠苏四等造∕专当参军事王某”;刘敞认为:“物勒工名,盖古制也,其字体劲,金亦精好,足以明当时总核名实,百工所制作,后世鲜及之” 。收藏家江龙先生保存的唐刀(图27),经过研磨后,才使我们可以一睹唐刀锻造的神采,也能体会李太白不吝赞美的原因。

《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图27)私人研磨唐刀



六、小结

唐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其刀剑形制的复杂程度远超过史料记载,史料中只言片语和考古实物的稀缺造成研究唐武备的困难,从这些史料和考古实物中,我们只能一窥唐制刀剑的凤毛麟角,远远无法触及唐制武备的核心。目前对横刀的研究已经相对较为清晰,其他武备类型研究基本都仅限于史料文字和有限的壁画、陶俑图像。

《唐六典》中记载的陌刀、障刀目前都无考古实物,尤其是陌刀无出土实物,为大唐开疆拓土,平定内患的这件军器几乎就是大唐神武的代表,令人神往不已,至今无法一睹其造型,甚为遗憾。


①《唐六典》李林甫

②《隋书》魏征

③《新唐书》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

④《太白阴经》李筌

⑤《陕西新出土文物选粹》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 吴镇烽主编

⑥《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图例》文物出版社

⑦《中国出土壁画全集》陕西上卷


图片提供:龚剑

本文发表于《艺术品鉴》杂志2019年11期


《艺术品鉴》物志第11期——唐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