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回你微信的人,就別再主動了,不值得深交,勸你趁早說拜拜!

微信能成為當今市面上,運用範圍最廣的社交軟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出行、吃飯、付錢等等,一部手機就可以走天下。

這樣回你微信的人,就別再主動了,不值得深交,勸你趁早說拜拜!


而微信,也可以算是我們的小小縮影,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越來越習慣於“微信識人”,你的朋友圈、暱稱、頭像,無一不在告訴別人,你是個怎樣的人。


而微信的又一重要功能,是即時通訊,動動手指頭就可以聯繫到朋友,而你對某個人生了興趣,有了想了解的念頭,你的第一步,也是從微信和他產生關聯,先建立彼此的初印象,繼而再發展到現實,有了這樣一個過渡,你們的來往才不會顯得唐突。

這樣回你微信的人,就別再主動了,不值得深交,勸你趁早說拜拜!


而怕就怕在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萬一對方沒有結交你的想法,你的主動就顯得很自降身價。而你想知道對方是如何看待你,他回你微信的態度就暴露得七七八八。

這樣回你微信的人,就別再主動了,不值得深交,勸你趁早說拜拜

很乾脆利落的就不回

在我這裡,第三次不回消息,就可以漂流瓶聯繫了。

我的主動只有三次,我是對你有想法,可尚未達到非你不可的地步,哪怕我再喜歡你,我也得要臉。第一次主動石沉大海,我還能寬慰自己,我的消息被湮沒了;

第二次,我攥著手機踱步了十來分鐘,糾結要以怎樣的話為開場白,終於我鼓起勇氣,摁下發送鍵的那一瞬間,我的心吊到了嗓子眼,手機一發出聲響,我就馬上打開微信,可都不是你,隔了好久好久,我的期待都已經冷卻了,還是沒有等到你。

這樣回你微信的人,就別再主動了,不值得深交,勸你趁早說拜拜!


第三次,我想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可又是失落而歸,那我死心了,你以這麼直接的態度告訴我,我們不可能,那就刪了吧,免得我對你還抱有不可能的幻想。

在朋友圈活躍,在私聊裡裝死

這種行為,比不回更讓我生氣。你明明在玩手機,可對我的消息熟視無睹,我向你說的每一個字都是我的真心,可是你以這樣的方式把我的真心摔得粉碎。

希望大家在發朋友圈之前,能夠翻一下消息列表,有沒有漏回誰的信息,不然對方看見你在朋友圈活躍,但不回他的私聊,他心裡會很不好受,這的確是個很小的細節,但又真的很膈應人,若他是個敏感多慮的人,他會想你是不是對他有意見?若他心裡產生了這樣的質疑,他就會有意識地遠離你的生活。

一次兩次可以當作你馬虎粗心,可是第三第四次,那對不起,你這個朋友我不交了。

說話陰陽怪氣的人

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有些人就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做一句話,就把人得罪的死死的?你的一句無心之語,直接斷送了你的前途。

同樣的意思,人家說出來就舒心順耳,可你呢,哪哪都讓人覺得刺耳,知道你不是那個意思,可是你的表達就很容易讓人誤解,你總是這樣的話,人家也會覺得你是故意的。


什麼是說話帶刺?簡單來說,就是人家70大壽,你的祝壽語是“您這日子也不多了,祝您天天開心,身體健康”;同事升遷,你酸溜溜地說“爬到這位置上好好幹,不然哪天掉下來就貽笑大方了”,請問你是陰陽人嗎?好好說句話都不會。

會變著法嘲諷你的人,說白了就是看不起你,你對他推心置腹,他卻想著怎麼把你賣了。習慣於心口不一的人,還是趁早跟他拜拜吧。

不管是找朋友還是談戀愛,我們的善意都應該給予真誠的人,撇開外部條件,我們的人格是平等的,你不尊重我,那我幹嘛在你身上浪費時間呢?我寧願缺也不要濫。


如果你想結識的人,以文中的三種態度跟你聊天,就不要再對他付出熱情了,你們根本不是一路人,趕緊跟他撇清關係才是上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