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大运河日记—D5

5月21日 星期五 从绥中到北戴河 骑行111公里 总行程514公里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这次出来骑行,本来想低调岀发。可有朋友想早点看到我的行程,于是就发到了朋友圈里。
  好家伙,万能的朋友圈儿,这一下地球人全知道了,想低调也低调不成了。好几位朋友跟帖,强力要求我每天汇报骑行状况,直播我的骑游行程,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只好在每天辛苦骑行之余,努力写日记。尽量把一路上所看所想所悟记下来汇报给大家。因为都是些随记,比较粗糙。我答应大家,等骑行完毕,回到沈阳再写详尽的图文游记奉献给大家。
  昨天绥中县的天气预报是,今天天气晴,温度14度到27度,西南风4到5级。本来前天还预报说今天开始刮东北风,我以为会顺风,没想到天气又变了,还是要顶风,真让人泄气。不过看山海关和秦皇岛的天气预报,说是那边今天刮北风,看来还是可以有顺风的机会的。
  昨晚弄微信,10点才上床睡觉。早上2点半就醒了,上了趟厕所。回来继续修改昨天的微信内容。在每天的骑行日记上,加上了骑行路线图。这样就更直观了,让朋友们能更明确的知道我每天从哪到哪。只是很遗憾所有的照片都在相机里传不到微信中来,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编辑,所以只有等回去,再写详细的骑行日记,那时候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


  回到床上,磨蹭到4点半起床,洗漱,5点出发。今天计划从绥中到北戴河,进关了。
  5点上路,太阳刚刚出来。今天早上基本没风,真是骑行最好的时候。天气凉爽,路上车少,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天气终于开始变好,早晨风不大,只有2一3级,和前两天一早起就顶着大风相比,这点风根本算不了什么。我终于可以以二十公里左右的时速自由的骑行了,心情畅快的无与伦比。
  出来旅行才知道世界上牛人甚多。早上刚出绥中不远,迎面又看到一个背着大包徒步旅行的年轻朋友。因为我正骑车下坡,来不及和他对话,只是扬手和他打了个招呼。比起这些徒步旅行的朋友所面临的困难,我骑车岀行再困难,一切简直都不算什么,这让我对长途骑行更充满了信心。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早上七点钟,骑到前卫镇。在路边的一家安徽牛肉板面店,要了一碗牛肉板面。虽然里面只有一小块牛肉,但牛肉汤的味道不错,板面也很有特点,很有嚼头。除了这碗牛肉板面,我还吃了一张前天在凌海买的烙饼和一个咸鸭蛋。
  和在家时不同。在家里我基本只吃一顿正餐,早餐简单对付一下。晚餐基本不吃。这样才能保持体重。骑车上路我一般会一天吃两顿正餐,偶尔吃点零食。毕竟长途骑行也是个体力活儿,需要保持一定的营养。不过我还是尽量使自己少吃一点儿,到饭点儿也尽量拖后一点儿,保持一点饥饿感。因为适当的饥饿感,对于消耗体内脂肪,调动体内免疫机制非常有好处。这也是我出行减肥的秘籍。管住嘴,迈开腿,如此而已。

快到山海关的时候,路过了一个九门口酒厂,这个酒厂的大门做得非常有意思,是一个巨大的蒸馏罐,充分显示了酒厂的特点。酒厂的房顶上,两边还分别放两个巨大的酒瓮,特色鲜明。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快到中午的时候,离山海关很近了,这里是辽宁和河北的交界处,巨大的省界大门标志明显。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快到中午了,感觉有点发困,我在一座高速立交桥的下面,找到一个远离道路的旮旯儿,铺上防潮垫儿休息了一会儿,感觉好多了。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中午十二点,我到达山海关,这里也是和袁崇焕关系密切的地方。当年吴三桂也是在这里,献城投降把清兵引入了关内。
  山海关来过多次,这几十年,老是在不断变样,如今关城内已经好像没有住家了。完全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我骑车,走进古城,在城里四处转了转,天下第一关城楼早已封闭起来,一批批游客跟着导游,顺着景区大门进进出出。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古城内新修建的开发了好多景点,还有摆渡车带着大家四处转,其实这样一个小城,如果时间充裕,一个人慢慢溜达是挺好的,可现在大家都时间紧迫,又懒得走路,只能是坐车四处逛,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罢了。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我没有兴趣细看,骑车在古城内转了转,就出了古城。
  在古城的西南角,有一个小公园,里面立着一座榆关抗战纪念碑。
  看碑文介绍:榆关即山海关,负山面海,形势险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先后侵占我国东北全境,榆关便成为抗击日军的前沿阵地。1933年元旦,日军由绥中开来一列兵车,在车站一带鸣枪挑衅,继而从南海兵营向域内炮击,旋即向车站及南关一带发起进攻,妄图迫使我守军撤退,实现其长驱直入侵占华北的野心。此时,驻守榆关原东北军爱国将领第九旅旅长、临(榆)永(永平府)警备司令何柱国将军率领负责城防的六二六团全体官兵同仇敌忾,奋力阻击,日军多次进攻,终未得逞。


  二日下午,敌又从锦州调增援部队三千余人,重炮四十余门,向南关车站、威远城一线迂回包围。并出动飞机七架、铁甲车三辆、兵舰四艘、坦克二十辆,向我方阵地轮番轰击。全团将士誓与关城共存亡,奋起抵抗,使敌人再次受挫。二日午夜,敌军继续增援,陆海空联合进攻。至三日上午南门城楼及商民住宅多处炸毁,我方官兵居民伤亡严重。三日中午,南门及东南城角魁星楼失守。负责守城的石世安团长命令预备队趁敌人立足未稳,增援反击,又夺回阵地。下午日军又增加兵力,重点进攻东南城角,用炮轰开一大豁口,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冲入我方阵地,我军奋起迎击,展开肉搏战。这时,守军一营长安德馨(回族)、二连连长刘虞宸、三连连长关景泉、四连连长王宏元、五连连长谢振藩等相继阵亡,一连连长赵壁身负重伤,其余官兵伤亡殆尽。在四个城门均告失陷,五位连长四死一伤的危急情况下,团长石世安亲率余部与敌巷战。城陷时,石团长欲以死报国,曾引枪自戕,幸被部下拦阻始免。尤其安德馨营长,战前就抱定死守榆关的决心,曾对战士说:“我安某一日在山海关,日本人就别想过去,欲过去,只有在我尸首上踏过。”南门失守后,安营长率领余部退守最后一道防线与敌血战于城头和西水门外,不幸头部负伤,继而肘部中弹,仍裹创苦战,最后用大刀与敌肉搏,终于壮烈殉国。事后,由当地慈善团体将烈士遗骸集中于西水门外义地合葬。安营长遗骸运往保定安葬,张学良将军亲自题赠匾额:“重侔泰岱”。

  榆关守军以一团之众,抗击着当时一度称雄亚洲的日军,并使敌付出四百余具尸体的惨重代价,严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敌人妄图通过榆关直取平津的战略阴谋。守土将士以自己的身躯和无比忠勇的爱国赤诚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为中国现代民族斗争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据说榆关抗战极其惨烈,1933年1月1日,当日寇从山海关城东、南、西三面进攻山海关城时,何旅将士奋起抵抗!何柱国旅长毅然发下《告士兵书》:“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旅争生存,为国家血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黄炎祖宗在天之灵,下以救我东北民众沦亡之惨!”在守城激战中,安德馨营长率部浴血奋战,直至壮烈牺牲!
  1月3日中午,日军从角楼湾架云梯攻城,我守军将士奋勇抵抗!其中的一位排长手握鬼头大砍刀,单等鬼子一露头上去就是一刀片。这鬼头大刀碰上鬼子的头,真是如砍瓜切菜的一般,仅他一个人就砍下42个日本鬼子的脑袋。南城豁上的武术教官王乃忠也挥舞着大刀片,鬼子上来一个砍一个,“当”的一脚将头颅踢下城墙去再继续砍杀!后身负重伤被经北门救护到西付店。鬼子坦克撞开南门,冲进西八条县署胡同,坦克手看到等待后面的鬼子都被门洞西面胡同里的机枪打死了,就向机枪阵地开火,结果射手壮烈牺牲!

  在西关,鬼子架云梯攻西门瓮城,防守这里的勇士们用鬼头大刀砍,用手搬下一块块城砖往下砸,杀死很多敌人!后来,敌人从城内攻上西门,剩下的八勇士回头一看膏药旗已经打到西门上了,便一齐从瓮城跳下城墙,全都壮烈牺牲!西门外桥头路北曹家店的曹绍文等人都亲眼看见了这极其悲壮的一幕!
  1月3日即腊月初八下午,鬼子攻陷山海关后,将战俘全都关在天下第一关下的瓮城里。天黑后,只见瓮城里火光冲天,惨叫声摄魂夺魄!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用里面原来堆着的军马草将战俘们全都给秘密地活活烧死了!第二天一早,家住东罗城当年9岁的贾恩祥,父母让他进城去看看叔叔大爷们怎么样了。他当时还是个孩子,也不懂什么叫害怕,从端着刺刀的鬼子旁边机警地溜过了天下第一关的门洞。他看到在天下第一关瓮城南门洞里面东侧,垛着好几垛比他还要高的死尸垛,尸身都被烧得没剩下多少了!这件骇人听闻的烧死榆关抗战众多战俘的暴行至今还都一直鲜为人知!
  1988年9月3日,山海关《榆关抗战纪念碑》在南园建成,成为人们瞻拜榆关抗战英烈们的纪念地。而那道“关山雄峙、壁垒森严”的影壁墙和在榆关抗战中砍杀出了威风的鬼头大刀,也和那些英烈们的英勇抗战事迹一起,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出山海关,笔直的大道直通秦皇岛。可出城不远,有一条岔道通海边公路。我一看主道上车太多,想海边公路应当比较肃静,于是就拐了下来,这条公路又叫机场路,直通山海关机场。我沿着幽静的机场公路来到著名的山海关机场,这里以前一直在使用,从3月20号关闭,并改名叫秦皇岛机场。从此山海关机场这个历史名词不复存在了。非常重要的历史记忆也被一抹而净。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离开机场路进入秦皇岛港区,所见的是一片港口繁忙景象。
  继续前行,逐渐接近秦皇岛市区。下午两点多钟,路过秦皇岛港一个职工家属小区,对面有一排小餐馆。正好该吃饭了。我走进一家叫家常包子的小餐馆。里面有两个男的,好像是爷俩正在忙活。我要了一碗馄饨两个包子,吃过以后感觉味道不错。味道鲜美,分量很足,不仅一碗馄饨里有十几个馄饨,而且每个馄饨个很大,里面的肉馅儿也很足。包子也是味道不错,很地道。一打听爷俩是从黑龙江过来的,东北人就是实在,做买卖也都是真材实料。老板告诉我。做生意就得凭良心。做包子,用后丘肉,和用前槽肉,味道肯定是不一样的,这里的食客都是对面小区的回头客,你做的不好,人家就不来了。看来,这里的饭店和车站前的饭店就是不一样,做回头客的生意,比作流动客的生意的老板要实在的多。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告别了餐馆老板,继续上路。进入秦皇岛市区。看有指路牌儿,指示去秦皇入海处。那是一个主题公园儿,建造的很不错,我上次来秦皇岛曾经去过,这次就不去了。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出了秦皇岛,前行二十几公里就是北戴河。下午4点到达新建的北戴河火车站。车站前有个海螺女的雕塑,我看了半天,觉得比例不对,缺乏美感。像一个刚进城的乡下大妞。
  在火车站前找了一家旅社住下。宿费30元。我说20元,老板娘不同意。她说你到屋里看看,肯定物有所值。
  我随老板娘走进来一看,屋子确实很大,可以放自行车,地方宽敞,就在一楼。进出还方便,对门就是卫生间。我一看真不错,行了,就住这儿了。30就30吧,无所谓了。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骑行大运河日记—D5

安排住下后,先冲了个澡,洗漱完毕,躺到床上,然后开始看微信,发微信,整理和上传今天的游记,并为明天的骑行做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