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大運河日記—D5

5月21日 星期五 從綏中到北戴河 騎行111公里 總行程514公里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這次出來騎行,本來想低調岀發。可有朋友想早點看到我的行程,於是就發到了朋友圈裡。
  好傢伙,萬能的朋友圈兒,這一下地球人全知道了,想低調也低調不成了。好幾位朋友跟帖,強力要求我每天彙報騎行狀況,直播我的騎遊行程,為了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只好在每天辛苦騎行之餘,努力寫日記。儘量把一路上所看所想所悟記下來彙報給大家。因為都是些隨記,比較粗糙。我答應大家,等騎行完畢,回到瀋陽再寫詳盡的圖文遊記奉獻給大家。
  昨天綏中縣的天氣預報是,今天天氣晴,溫度14度到27度,西南風4到5級。本來前天還預報說今天開始刮東北風,我以為會順風,沒想到天氣又變了,還是要頂風,真讓人洩氣。不過看山海關和秦皇島的天氣預報,說是那邊今天刮北風,看來還是可以有順風的機會的。
  昨晚弄微信,10點才上床睡覺。早上2點半就醒了,上了趟廁所。回來繼續修改昨天的微信內容。在每天的騎行日記上,加上了騎行路線圖。這樣就更直觀了,讓朋友們能更明確的知道我每天從哪到哪。只是很遺憾所有的照片都在相機裡傳不到微信中來,也沒有更多的時間編輯,所以只有等回去,再寫詳細的騎行日記,那時候內容會更加豐富多彩。


  回到床上,磨蹭到4點半起床,洗漱,5點出發。今天計劃從綏中到北戴河,進關了。
  5點上路,太陽剛剛出來。今天早上基本沒風,真是騎行最好的時候。天氣涼爽,路上車少,空氣清新讓人心曠神怡。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天氣終於開始變好,早晨風不大,只有2一3級,和前兩天一早起就頂著大風相比,這點風根本算不了什麼。我終於可以以二十公里左右的時速自由的騎行了,心情暢快的無與倫比。
  出來旅行才知道世界上牛人甚多。早上剛出綏中不遠,迎面又看到一個揹著大包徒步旅行的年輕朋友。因為我正騎車下坡,來不及和他對話,只是揚手和他打了個招呼。比起這些徒步旅行的朋友所面臨的困難,我騎車岀行再困難,一切簡直都不算什麼,這讓我對長途騎行更充滿了信心。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早上七點鐘,騎到前衛鎮。在路邊的一家安徽牛肉板麵店,要了一碗牛肉板面。雖然裡面只有一小塊牛肉,但牛肉湯的味道不錯,板面也很有特點,很有嚼頭。除了這碗牛肉板面,我還吃了一張前天在凌海買的烙餅和一個鹹鴨蛋。
  和在家時不同。在家裡我基本只吃一頓正餐,早餐簡單對付一下。晚餐基本不吃。這樣才能保持體重。騎車上路我一般會一天吃兩頓正餐,偶爾吃點零食。畢竟長途騎行也是個體力活兒,需要保持一定的營養。不過我還是儘量使自己少吃一點兒,到飯點兒也儘量拖後一點兒,保持一點飢餓感。因為適當的飢餓感,對於消耗體內脂肪,調動體內免疫機制非常有好處。這也是我出行減肥的秘籍。管住嘴,邁開腿,如此而已。

快到山海關的時候,路過了一個九門口酒廠,這個酒廠的大門做得非常有意思,是一個巨大的蒸餾罐,充分顯示了酒廠的特點。酒廠的房頂上,兩邊還分別放兩個巨大的酒甕,特色鮮明。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快到中午的時候,離山海關很近了,這裡是遼寧和河北的交界處,巨大的省界大門標誌明顯。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快到中午了,感覺有點發困,我在一座高速立交橋的下面,找到一個遠離道路的旮旯兒,鋪上防潮墊兒休息了一會兒,感覺好多了。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中午十二點,我到達山海關,這裡也是和袁崇煥關係密切的地方。當年吳三桂也是在這裡,獻城投降把清兵引入了關內。
  山海關來過多次,這幾十年,老是在不斷變樣,如今關城內已經好像沒有住家了。完全變成了一個旅遊景點。
  我騎車,走進古城,在城裡四處轉了轉,天下第一關城樓早已封閉起來,一批批遊客跟著導遊,順著景區大門進進出出。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古城內新修建的開發了好多景點,還有擺渡車帶著大家四處轉,其實這樣一個小城,如果時間充裕,一個人慢慢溜達是挺好的,可現在大家都時間緊迫,又懶得走路,只能是坐車四處逛,走馬觀花,到此一遊罷了。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我沒有興趣細看,騎車在古城內轉了轉,就出了古城。
  在古城的西南角,有一個小公園,裡面立著一座榆關抗戰紀念碑。
  看碑文介紹:榆關即山海關,負山面海,形勢險要。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先後侵佔我國東北全境,榆關便成為抗擊日軍的前沿陣地。1933年元旦,日軍由綏中開來一列兵車,在車站一帶鳴槍挑釁,繼而從南海兵營向域內炮擊,旋即向車站及南關一帶發起進攻,妄圖迫使我守軍撤退,實現其長驅直入侵佔華北的野心。此時,駐守榆關原東北軍愛國將領第九旅旅長、臨(榆)永(永平府)警備司令何柱國將軍率領負責城防的六二六團全體官兵同仇敵愾,奮力阻擊,日軍多次進攻,終未得逞。


  二日下午,敵又從錦州調增援部隊三千餘人,重炮四十餘門,向南關車站、威遠城一線迂迴包圍。並出動飛機七架、鐵甲車三輛、兵艦四艘、坦克二十輛,向我方陣地輪番轟擊。全團將士誓與關城共存亡,奮起抵抗,使敵人再次受挫。二日午夜,敵軍繼續增援,陸海空聯合進攻。至三日上午南門城樓及商民住宅多處炸燬,我方官兵居民傷亡嚴重。三日中午,南門及東南城角魁星樓失守。負責守城的石世安團長命令預備隊趁敵人立足未穩,增援反擊,又奪回陣地。下午日軍又增加兵力,重點進攻東南城角,用炮轟開一大豁口,步兵在炮火掩護下,衝入我方陣地,我軍奮起迎擊,展開肉搏戰。這時,守軍一營長安德馨(回族)、二連連長劉虞宸、三連連長關景泉、四連連長王宏元、五連連長謝振藩等相繼陣亡,一連連長趙壁身負重傷,其餘官兵傷亡殆盡。在四個城門均告失陷,五位連長四死一傷的危急情況下,團長石世安親率餘部與敵巷戰。城陷時,石團長欲以死報國,曾引槍自戕,幸被部下攔阻始免。尤其安德馨營長,戰前就抱定死守榆關的決心,曾對戰士說:“我安某一日在山海關,日本人就別想過去,欲過去,只有在我屍首上踏過。”南門失守後,安營長率領餘部退守最後一道防線與敵血戰於城頭和西水門外,不幸頭部負傷,繼而肘部中彈,仍裹創苦戰,最後用大刀與敵肉搏,終於壯烈殉國。事後,由當地慈善團體將烈士遺骸集中於西水門外義地合葬。安營長遺骸運往保定安葬,張學良將軍親自題贈匾額:“重侔泰岱”。

  榆關守軍以一團之眾,抗擊著當時一度稱雄亞洲的日軍,並使敵付出四百餘具屍體的慘重代價,嚴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粉碎了敵人妄圖通過榆關直取平津的戰略陰謀。守土將士以自己的身軀和無比忠勇的愛國赤誠築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為中國現代民族鬥爭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據說榆關抗戰極其慘烈,1933年1月1日,當日寇從山海關城東、南、西三面進攻山海關城時,何旅將士奮起抵抗!何柱國旅長毅然發下《告士兵書》:“願與我忠勇將士,共灑此最後一滴血,於渤海灣頭,長城窟裡。為人類張正義,為民旅爭生存,為國家血奇恥,為軍人樹人格。上以慰我黃炎祖宗在天之靈,下以救我東北民眾淪亡之慘!”在守城激戰中,安德馨營長率部浴血奮戰,直至壯烈犧牲!
  1月3日中午,日軍從角樓灣架雲梯攻城,我守軍將士奮勇抵抗!其中的一位排長手握鬼頭大砍刀,單等鬼子一露頭上去就是一刀片。這鬼頭大刀碰上鬼子的頭,真是如砍瓜切菜的一般,僅他一個人就砍下42個日本鬼子的腦袋。南城豁上的武術教官王乃忠也揮舞著大刀片,鬼子上來一個砍一個,“當”的一腳將頭顱踢下城牆去再繼續砍殺!後身負重傷被經北門救護到西付店。鬼子坦克撞開南門,衝進西八條縣署衚衕,坦克手看到等待後面的鬼子都被門洞西面衚衕裡的機槍打死了,就向機槍陣地開火,結果射手壯烈犧牲!

  在西關,鬼子架雲梯攻西門甕城,防守這裡的勇士們用鬼頭大刀砍,用手搬下一塊塊城磚往下砸,殺死很多敵人!後來,敵人從城內攻上西門,剩下的八勇士回頭一看膏藥旗已經打到西門上了,便一齊從甕城跳下城牆,全都壯烈犧牲!西門外橋頭路北曹家店的曹紹文等人都親眼看見了這極其悲壯的一幕!
  1月3日即臘月初八下午,鬼子攻陷山海關後,將戰俘全都關在天下第一關下的甕城裡。天黑後,只見甕城裡火光沖天,慘叫聲攝魂奪魄!慘無人道的日本鬼子用裡面原來堆著的軍馬草將戰俘們全都給秘密地活活燒死了!第二天一早,家住東羅城當年9歲的賈恩祥,父母讓他進城去看看叔叔大爺們怎麼樣了。他當時還是個孩子,也不懂什麼叫害怕,從端著刺刀的鬼子旁邊機警地溜過了天下第一關的門洞。他看到在天下第一關甕城南門洞裡面東側,垛著好幾垛比他還要高的死屍垛,屍身都被燒得沒剩下多少了!這件駭人聽聞的燒死榆關抗戰眾多戰俘的暴行至今還都一直鮮為人知!
  1988年9月3日,山海關《榆關抗戰紀念碑》在南園建成,成為人們瞻拜榆關抗戰英烈們的紀念地。而那道“關山雄峙、壁壘森嚴”的影壁牆和在榆關抗戰中砍殺出了威風的鬼頭大刀,也和那些英烈們的英勇抗戰事蹟一起,永遠銘記在人民的心中。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出山海關,筆直的大道直通秦皇島。可出城不遠,有一條岔道通海邊公路。我一看主道上車太多,想海邊公路應當比較肅靜,於是就拐了下來,這條公路又叫機場路,直通山海關機場。我沿著幽靜的機場公路來到著名的山海關機場,這裡以前一直在使用,從3月20號關閉,並改名叫秦皇島機場。從此山海關機場這個歷史名詞不復存在了。非常重要的歷史記憶也被一抹而淨。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離開機場路進入秦皇島港區,所見的是一片港口繁忙景象。
  繼續前行,逐漸接近秦皇島市區。下午兩點多鐘,路過秦皇島港一個職工家屬小區,對面有一排小餐館。正好該吃飯了。我走進一家叫家常包子的小餐館。裡面有兩個男的,好像是爺倆正在忙活。我要了一碗餛飩兩個包子,吃過以後感覺味道不錯。味道鮮美,分量很足,不僅一碗餛飩裡有十幾個餛飩,而且每個餛飩個很大,裡面的肉餡兒也很足。包子也是味道不錯,很地道。一打聽爺倆是從黑龍江過來的,東北人就是實在,做買賣也都是真材實料。老闆告訴我。做生意就得憑良心。做包子,用後丘肉,和用前槽肉,味道肯定是不一樣的,這裡的食客都是對面小區的回頭客,你做的不好,人家就不來了。看來,這裡的飯店和車站前的飯店就是不一樣,做回頭客的生意,比作流動客的生意的老闆要實在的多。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告別了餐館老闆,繼續上路。進入秦皇島市區。看有指路牌兒,指示去秦皇入海處。那是一個主題公園兒,建造的很不錯,我上次來秦皇島曾經去過,這次就不去了。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出了秦皇島,前行二十幾公里就是北戴河。下午4點到達新建的北戴河火車站。車站前有個海螺女的雕塑,我看了半天,覺得比例不對,缺乏美感。像一個剛進城的鄉下大妞。
  在火車站前找了一家旅社住下。宿費30元。我說20元,老闆娘不同意。她說你到屋裡看看,肯定物有所值。
  我隨老闆娘走進來一看,屋子確實很大,可以放自行車,地方寬敞,就在一樓。進出還方便,對門就是衛生間。我一看真不錯,行了,就住這兒了。30就30吧,無所謂了。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騎行大運河日記—D5

安排住下後,先衝了個澡,洗漱完畢,躺到床上,然後開始看微信,發微信,整理和上傳今天的遊記,併為明天的騎行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