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与痊愈两极相通


死亡与痊愈两极相通

“某尝病,今则愈矣”


唐宣宗大中二年,曾任歙州刺史的邢群在洛阳养病,他的友人、曾任淮海从事的朱琯罢官后,也在伊水和洛水一带闲居。一天,邢群昼卧在床,忽听有人叩门,叫人开门去看,见是朱琯骑马来访。此前邢群已听说朱琯生病,这时见他无恙,高兴地说:“向(昔)闻君疾,亦无足忧。”朱琯说:“某(我)尝病,今则愈矣。然君之疾,亦无足忧,不一二日,当间(痊愈或好转)耳。”谈笑多时方才离去。后来才知道,朱琯在拜访邢群时刚刚死去。(《宣室志》)

朱琯既然已死,那么拜访邢群的就是他的灵魂——这是志怪小说中常见的情节,不足为怪。耐人寻味的是,朱琯承认自己曾经生病,却说“今则愈矣”,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反映了古人将死亡视为痊愈的观念。再说邢群本已“疾甚”,从他昼卧来看,恐怕不是一两天就能好起来的,而朱琯却说他“不一二日,当间耳”,按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故事虽然没有下文,但补充一句“后二日,群果卒”,似乎更符合志怪小说的逻辑。这样,朱琯的“愈”和邢群的“间”就在死亡的意义上统一起来。


死亡与痊愈两极相通

“不须药,只到南京便好”


明代松江人姚蒙善医,为巡抚邹来学诊病,仅从脉象就诊断出他不为人知的隐疾。邹向姚求药,姚说:“不须药,只到南京便好。”并为其掐指推算日期。邹说:“知之矣。”如期动身,到南京而卒(据《玉光剑气集》)。姚蒙所谓好,听起来像是痊愈,实际上却是死亡,可见他也是将死亡视为痊愈的。而邹来学所谓“知”,很可能是对姚蒙的意思心领神会。倘如此,则可见以死为愈的观念在古人中并不偶然,而近乎一种共识。

如果说这种观念对上述诸人来说尚属无意识的表达,那么在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那里则可能是自觉的意识。据柏拉图《斐多篇》,苏格拉底临终,喝下去的毒药已经在身上发挥作用,他的脸被盖起来,但当他腰部以下都已冷却时,他又揭开盖头,对陪伴在身边的学生克里托说出最后遗言:“克里托,我们必须向阿斯克勒庇俄斯祭献一只公鸡。注意,千万别忘了。”克里托说:“不会忘,我们一定会这样做的。你肯定没有别的事了吗?”苏格拉底没有回答,他的嘴和双眼已经合上。


死亡与痊愈两极相通

苏格拉底接过毒药


这是一件什么事,以至于成为苏格拉底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牵挂?如果知道阿斯克勒庇俄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医药之神,疾病痊愈后向医神献祭是古希腊人的习俗,那么就不难理解苏格拉底最后嘱托的寓意:死亡就意味着痊愈。据罗素《西方哲学史》,“苏格拉底是害过一生间发性的寒热病而痊愈了的”,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如果他在生前某个时期已经痊愈,那么在他看来如此重要的一件事,生前亲自去做岂不是更能表达自己的诚意?为什么直到最后时刻才留下遗愿?也可能他的寒热病生前一直未愈,直到腰部以下僵死之后,他才感到百病全消,于是在他智慧的头脑里闪现出生平最后的思想之光。是不是这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思想的内涵,正如《斐多篇》提要说:“对苏格拉底本人来说,他痊愈了,而不是死亡了。他不是正在进入死亡,而是正在进入生命,一种‘更加丰富的生命’。”(《柏拉图全集》中文版)这与他相信灵魂不灭有关,因为倘若死而有灵,今生的病痛未必还会带进彼世,如果是那样,也就谈不上善恶报应了。撇开这一点,这一思想仍有其价值,事实上也的确可以在后世思想家中找到知音,如基督教理论家圣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写道:

当好朋友去世时,我们有某种喜悦;因为尽管他们的死,留给我们的是悲伤,但是我们得到令人安慰的信念,他们摆脱了此生中甚至最好的人也会被其搞垮的疾病。

就生理上的疾病而言,人一死,病痛的确就不存在了,在这个意义上,死亡与痊愈也可以说是两极相通。据体验过濒死状态的人讲,濒死和弥留之际的确病痛全失,仿佛灵魂在瞬间脱离躯体,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极度轻松。古今中外,不只一位作家在其作品中描写过这种感觉。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的小说《主教》中,主教彼奥德尔得了伤寒,拖着病体去做礼拜,头痛起来,腿渐渐失去知觉,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还能坚持念完《十二福音》而没有倒下。做完礼拜,他连祷告都没念就躺到床上,觉得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他通宵没睡,早上肠子开始流血,觉得自己越来越渺小,过去的事情退到远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

这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他也听不懂别人的话了,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平凡的人,正在很快的、高高兴兴的走着,穿过田野,用手杖点着地,在他的头顶上是开阔的天空,阳光普照,他现在自由,逍遥,跟鸟一样,爱上哪儿去就可以上哪儿去!

主教临终感觉不错,除了一死就摆脱了主教的身份对他的束缚,从而获得精神自由外,他身体的病痛至少在自己的感觉中是好起来了,否则就不会出现上述美妙的幻觉。


死亡与痊愈两极相通

灵魂仿佛脱离了躯体


南宋洪迈《夷坚志》记:“李成季少时得热疾,数日不汗,烦躁不可耐。自念若脱枕席,庶入清凉之境,便觉腾上帐顶。又念此未为快,若出门,当更轩畅,即随想跃出。信步游行,历旷野,意殊自适。”这里所谓“意殊自适”,固然是灵魂出窍的感觉,却也是死亡(至误入阴府)的感觉,还是疾病痊愈的感觉。清代袁枚《子不语》中,保定督标守备李昌明死而复生后说:“我将死时,苦楚异甚,自脚趾至于肩领,气散出不可收。既死,觉身体轻倩,颇佳于生时。”袁枚的同时代人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也说:“有乡人患疫,困卧草榻,魂忽已出门外,觉顿离热恼,意殊自适。”可见古人相信,灵魂一旦离开躯体,也就从病痛中解脱出来。人吃五谷杂粮,少有不生病的,所以在古人的观念中,死后的感觉往往好于活着的时候。

上述濒死的感觉恐怕不完全出于作家的想象,而有某种现实依据。在笔者有限的经历中,就不止一次听临终的亲人说过类似感觉。他们原本不曾离开病床,却告诉你刚刚去过什么地方,那里如何美好,而他的感觉如何。大约大脑尚未完全死亡,却已失去对身体上病痛的感觉,意识里就可能出现某种幻觉。那一刻确乎到了死亡的边缘,也确乎有种痊愈之感,死亡与痊愈于是在瞬间交融。这也许可以作为架设在死亡与痊愈之间的一道桥梁,但这恐怕还不是以死为医的全部内涵。

(作者简介:焦加,原某报高级编辑、高级评论员。从事编辑工作34年,任评论员26年。所编栏目获首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奖、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个人获第二届韬奋新闻奖提名奖。所撰评论在全国性评奖中获奖数十次。编辑出版该报杂文系列近20种,写作出版杂文集《亲自读书》等4种,其中《亲自读书》一文入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志公主编初中第六册《语文》课本。近年致力于系列文史随笔写作,出版了《我眼中的风景——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