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兩頭是一老一少,而不是單方面付出

“孝”字兩頭是一老一少,而不是單方面付出

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對“孝”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

而從字形看“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孝道”已逐漸變化,這變化之中有好也有壞。

“孝”字兩頭是一老一少,而不是單方面付出

從劉慶邦先生的《燕子銜泥到梅家》簡談“孝”。

《燕子銜泥到梅家》講述的是女主人公長蘭的奶奶本應被自己的兒子所贍養,但這個老人卻被自己拉扯大的兒子嫌棄,只願讓老人住院子裡的塑料棚中。而長蘭是被嫁出去的女兒,她從回家探親的同莊二大娘口中知道這件事,在二大娘的勸阻下仍是堅持的去接奶奶,並且贍養著老人……這樣一篇短篇小說,通過父親與長蘭的對比,將現在社會中的兩種對待“孝”不同的做法體現的淋漓盡致。

  • 一、現代對於孝的幾種態度

孝道和世間萬法一樣,也是有條件的,有因有緣,有賴於父母和自己共同維繫。可在歷史慢慢推進,“孝”在人們的眼中發生了分歧,於是便有了不同的看法。

1.受之無愧的享樂主義

現在的我們更應該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道德習俗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和背道而馳,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不肖兒女還要父母反過來“孝敬”他們。

在這些不孝兒女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他們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他們把父母的苦難置之度外,把父母的恩義看做理所當然,由此而增長內心的麻木不仁。

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艱難痛苦和把一個弱小嬰兒撫養長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沒齒難忘”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拋棄。

如同《燕子銜泥到梅家》中長蘭的父親,不顧自己的母親生養他,將他撫養長大,可他只因為自己母親反對他娶木蘭的後母,在長蘭後母的“耳旁風”下,自己住著自家蓋的兩層樓房,卻狠心在寒冬臘月中將自己的母親棄至院子中的塑料大棚中,只給吃結了冰的稀飯和乾硬的饃。

但在文中,並不是長蘭家才有這種情況,如長蘭在二大娘口中聽見的村中某一戶兒媳對婆婆不尊敬,兒子對於自己媳婦這樣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如二大娘村中退休的村主任,被自己的兒子兒媳嫌棄……由此可見,這種情況其實在現在的社會中並不少見。

2.一味的追尋傳統禮教

在某些老一輩眼中便有著“父要子死,子不得不亡”這樣的思想,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於是,老一輩將自己的想法加之於自己的兒女身上。有的人在兒女年輕時只有生養之恩,並無撫育之情,可當他們老了的時候,他們對於兒女贍養他們仍不滿足,甚至干涉兒女們自己的事情。

多加干涉兒女的事情這件事可以從《燕子銜泥到梅家》中一個小細節可以影射出,長蘭的奶奶對於長蘭的父親再娶這件事情,儘管長蘭的奶奶“姜的還是老的辣”對於長蘭後母的不喜是正確的,長蘭奶奶對於自己的兒子也是好心,且長蘭父親是一個不尊敬自己母親的人。

但是在現在的社會上,多的是為老不尊的人,他們對於自己孩子的一生指手畫腳,糟踐兒女的金錢與感情。也有些兒女被灌輸了“父要子死,子不得不亡”這樣的思想,他們拘束了自己一生的自由和幸福。

3.琴瑟和鳴的和諧境界

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尋找琴瑟和鳴的處理方法,以有限的付出、以智慧,換取自己需要的情感或物質補償。即有付出而有回報的因果機制,如此可以確保良性發展。如果只是某一方,一味的付出,而沒有任何回報,任誰也會寒心。

所以善巧的維持平衡,父母子女的關係才能維持的長久,不要拘束於世俗禮教的教條,追求一味的付出,那可能會換來 一方變得理所當然的冷漠,以及自己的竹籃打水式的寒心,最終所導致的是抑鬱與憤怒。

孝道是兒女奉養父母,力所能及實現父母的夙願的具體行動和理想。每一個人都應對父母心存孝敬和敬畏,可反觀現實又有多少人盡了自己的孝心呢?其實做有孝心的兒女並不難,只是看你有沒有這份孝心,如果有了這份孝心,不論大小它們在孝心的天秤上都是等值的,天下的父母都會真切地體會感知到,可以說確定做人的根本,檢驗一個人的品質優劣,沒有比孝道更重要的標準和尺度了。 在《燕子銜泥到梅家》這篇文中,長蘭對自己的奶奶便是將“孝”徹底詮釋。

“孝”字兩頭是一老一少,而不是單方面付出
  • 二、如何對待“孝”

飲水思源,知恩圖報。小孝父母,大孝國家,這就是忠孝雙全,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為公”。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百善孝為先,萬福家是源,孝道感恩實乃貫穿每個人生命的組成部分和始終如一。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無異於行屍走肉,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 那麼什麼是孝,我們又該如何對待“孝”。

1.如何看待“孝”

從積極的一面去看,“孝”是修身養性的基礎,儒家倡導“孝”,正是因為如此;“孝”同樣是一個家庭和諧的基本之一,沒有家哪來的國,所以家是國立足之本;“孝”亦是建立一些禮儀制度的根本,有了“孝”才能更好的凝聚社會的力量,家庭和諧,社會安定。

“孝”是我們傳承的文化,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於諸子百家,歷代都有損益變化,但孝道的思想和傳統始終統領著幾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方向。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同化無數外來文化,其根本原因在於孝道文化。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經久不衰,成為古代世界文明延續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於孝道文化。

從消極的一面去看,孝道文化作為歷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經歷了孔子、孟子以及後來歷代儒家特別是統治階級文人的詮釋修改,已經成為一個極為複雜的思想理論體系,其消極的一面也是突出的。儒家思想在本質上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思想體系,併成為幾千年來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意識形態,而從古傳至今的“孝”也染上些許封建思想。

將它的危害放大來講,“孝”包含著不平等性,也就是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關係以及“禮制”中的等級觀念滲透著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的關係表現為上對下、尊對卑的單向性服從,雖然也有尊老愛幼的思想,但長永遠在上,幼永遠在下。無論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還是社會生活,充斥著扼殺平等的價值觀。但當然,這種不平等,只是放大了來說,並不代表現實就是如此。

2.“孝”的斷層

現如今孝道觀念冷漠,是因為孝道文化在傳承中出現了斷層。中國傳統“孝道”文化經過歷代封建統治者及御用文化的“改造”,已經成為封建統治的意識形態,消極作用極為突出,集中表現在愚民性、不平等性、封建性和保守性等方面。在傳統孝道中,“孝”不僅僅是對父母的尊敬,更是父母對於孩子的統治,這是一種極度的不平衡。而封建統治階級更是將“孝”運用的登峰造極。

到了近現代,自“五四運動”以來,在反帝反封建過程中,對中國傳統孝道文化的內核進行科學的、理性的研究和探討很不夠,出現良莠不分、矯枉過正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存在“左”的思想對意識形態的長期影響,禁錮人們的思想。尤其是十年浩劫,對孝道文化進行了全面批判和全盤否定,使人們難以正確對待孝道文化的合理內核。而從這時候起,孝道就開始有了斷層,也正是因為如此,“孝”就開始在人們心中變得不那麼重要,人們誇大了孝的消極作用,削弱了孝的積極作用。

儘管中國傳統孝道文化出現了一段時期的斷層,但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意識形態領域。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中國傳統孝道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孝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它刻在我們的骨子裡,我們的血液裡,就算曾經的人們因為它的壞將它摒棄,但現在的人們依然從滿地狼藉中重拾“孝”的光輝。

3.如何對待“孝”

“孝”不是一個簡單的字眼,它有著非同尋常的價值和意義,而且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事關是否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社會意義。孝順父母也是一件長期的事情首先要有耐心,然後還要多和父母交流溝通,使父母不必為自己再擔心,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其實古代的孝文化,是崇尚忠孝的,忠是對於一個國家,而孝是對於一個家庭。

對於孝,在現代孝順父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畢竟父母是生養我們的長輩,父母的恩情是無法報答的。動物都知報恩,羊有跪乳之恩;鳥有反哺之僕,連動物都能做到如斯,而人卻不全能做到孝。有的時候我常常想,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父母也許在時間的衝擊中,變得專職,強橫,不講道理……但是父母的生育之恩,是從來都不會變化的,只是一個循環的開始到逐漸演變的結束。在對待父母的轉變,或者已開始的霸道,我們要採取先應聲後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但這只是在對明知道父母是錯的情況下。

父母有的時候,只是想我們更好,卻忘了我們的真正需要,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或者說出我們的認為的,好的事物,與父母好好溝通。父母和孩子,是需要彼此知道,瞭解溝通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用自己的行為把愚孝變成過去,把彼此溝通,相互關懷,互相信賴。共同承擔,學會分享。享受真誠。做新一代的孝順典範。

“孝”字兩頭是一老一少,而不是單方面付出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做那種不忠不義的不肖子孫被人恥笑辱罵,那就讓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順父母。

但是,孝順父母並不是讓我們一味地愚孝,而是應該和父母和諧相處。不再是單方面的付出,不管是父母的付出,還是兒女的付出,都需要兩方面的平等。所以,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我們應該盡全力去孝順父母,而不是冷漠的去對待這份親情。

“孝”字兩頭是一老一少,而不是單方面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